「譯事三難,信達雅」,而嚴復選了「達」

默泉
西潮騷動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r 7, 2019

--

「譯事三難,信、達、雅。」這三大判別翻譯作品好壞的條件,今天幾已成為常識,但恐怕不是太多人知道,「信、達、雅」之說乃出自嚴復《天演論》的「譯例言」。

翻譯作品常有「譯例」置於正文前,解釋譯者選取詞彙的準則。嚴復的「譯例」第一點是這樣的:

一、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譯文取明深義,故詞句之間,時有所傎到坿益(顛倒附益),不斤斤於字比句次,而意義則不倍本文。

雖然劈頭就列出譯事三大條件,但這位開創一代先河的譯者其實並不認為自己能全部做到。他很清楚在其所處時空,實難兼顧三者。其中「信」(忠於原著)與「達」(文意能傳達給讀者)最難兩全。

嚴復坦承,顧得譯筆的徹底忠實,往往就顧不上譯文的流暢好懂(顧信矣不達),因為「西文句法,多者數十百言」,照足原著會令譯文冗長佶屈,讀者看得一頭霧水;如此則譯了等於白譯(雖譯猶不譯也),所以嚴復認為「達」更重要(達尚焉)。

可見,嚴復是有意識地使用在地意譯法。他曾如此形容:

譯者將全文神理,融會於心,則下筆抒詞,自然互備。

先將全書咀嚼一次後,再用自己文字重述。這種做法,在當時確是適宜的,只可惜嚴復有時做過了頭,加進太多個人見解,尤其在書的第二部分,幾乎是越說越遠。他曾在「譯例」表示,「遇原文所論與他書有異同者,輙就翦陋所知列入後案,以資參考,間亦附以己見」,但其實正文也常見暗渡陳倉。這就很難說是「達」了。

當然,晚清是翻譯西學的1.0時代,一切規矩尚待設定,「翻譯」該怎麼做還很有彈性。但嚴復深明意譯非「正法」,所以特意為自己帶上「頭盔」:「題曰達恉,不云筆譯,取便發揮,實非正法。」晚清以至民初讀者若翻開《天演論》刻印版,會發現正文前有兩行字:

英國赫胥黎造論

侯官 嚴 復 達恉

也就是說,他並不以「譯者」自居。福建侯官出身的嚴復,不過是一個傳達書旨的人而已。

--

--

默泉
西潮騷動

香港寫作人。嗜書如命,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毫末書社」,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著有《吃一碗玉米飯,再上路》、《浮生誌》、《因自由之名》(合著)、《廢墟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