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今年年初,寶礦力水得(ポカリスエット)成為東京馬拉松的指定飲品,發布了一支讓我印象深刻的形象廣告 — 由初音未來、ミライアカリ等「虛擬明星」參與演出,165萬訂閱YouTube鋼琴家まらしぃ撰寫主題曲。虛擬明星們翱翔在東京街頭,陪著馬拉松跑者,清新、正向,卻有濃濃網路文化影子。2016年里約奧運閉幕的交接儀式上,日本的演出就已經暗示了2020年東京奧運的城市包裝將會是日本IP、虛擬實境、智慧城市等。儘管2020年的現在,新冠肺炎的攪擾讓東京奧運生死未卜,但這個城市發展的方向在這四年並沒有停下腳步。

ポカリスエットweb movie|「バーチャル東京サプライ少女2020 青く駆けろ!」篇 Full Ver.

參加這支廣告的初音未來&MEIKO、ミライアカリ、富士葵、YuNi、星乃 一歌雖然廣義上來說都可以稱之為「虛擬明星」,但剛好各自代表了一種虛擬明星的獨特思維,其中幾個是在日本特殊的文化背景下誕生的創作模式,綜觀全世界幾乎見不到。

「不准你說初音是軟體!」這句宅圈知名的台詞的出現,說明了初音是擬人形象代言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因為初音真的是軟體。他不只是軟體,他還只是一張角色設定圖。初音所有的人性、故事、形象都是廣大業餘創作者們共同創作出的 。因此沒有人說得清楚初音是什麼,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已經不再是個軟體。

初音的前輩軟體MEIKO,是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於2004年根據Yamaha VOCALOID語音合成引擎開發的電子歌聲合成軟體,由專業聲優錄製軟體的聲音素材,使用者填詞填曲後即可成為一首有人聲演唱的歌曲。同年年初美國一家名為Zero-G的公司已經率先上市了LEON和LOLA兩款男聲和女聲的電子歌聲軟體,可惜銷售成績不佳。因此年尾Crypton在上市MEIKO之前,決定在包裝上繪製一個日式動漫風格,短髮紅衣的歌手形象,希望可以獲得電子音樂玩家以外的消費者關注。而這個決定,創造了後續幾年的VOCALOID傳奇,包括那個將傳奇底定,同一家公司於2007年發售,有著醒目藍綠色雙馬尾的二代VOCALOID初音未來(初音ミク)。

2004年上市的MEIKO

隨著更多不同性別、音域、音色的VOCALOID誕生,加上Crypton採取對版權的寬鬆政策並主動建立創作者協作平台,吸引大量作詞、作曲、編曲、繪圖、動畫人才加入創作。在那個YouTuber商業模式還未健全的年代,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一群業餘的創作者憑著創作的熱情,在2008–2013的五年間,於當時日本最大的影音分享平台,ニコニコ動画上開啟了VOCALOID的創作顛峰。在那個期間,出現了千萬點閱的名曲如「マトリョシカ(俄羅斯娃娃)」、「千本桜」、「炉心融解」等。那時還是國中生的我也深深的愛上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的第一台mp4 player還掛著「悪ノ召使」的吊飾(這個年代感嗚嗚)。

我們很容易就記得一首名曲的演唱歌手是誰,但卻鮮少也記得它的作詞作曲。VOCALOID以軟體取代歌手,移除了明星歌手的光芒,回歸創作本質,讓詞曲創作者們成為被欣賞和讚美的焦點,間接地也鼓勵更多創作者加入創作的行列。VOCALOID也沒有停止在詞曲創作,它逐漸向外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業餘音樂生態系,插畫家、動畫師、建模師、翻唱歌手、小說家一一被納入這個生態系。2008年樋口優製作了MikuMikuDance(MMD)這款簡易的3D動畫軟體無償提供給創作者們,其後VOCALOID的3D舞蹈動畫成為另一個火熱的創作領域,更深深地影響了之後日本虛擬YouTuber的出現。

2009年遊戲公司SEGA製作了第一款VOCALOID音樂遊戲「初音ミク -Project DIVA-」登陸在PSP上。2010年,第一場使用2.5D半全像投影技術的VOCALOID演唱會在Zepp Tokyo舉辦。2009年VOCALOID創作者ryo的樂隊被Sony簽下,以「supercell」為名出道,在隔年獲得日本金唱片大獎的五大新人獎;2012年「ハチ」成為那個炙手可熱的「米津玄師」,2018年獲得日本唱片大獎優秀專輯獎,歌曲被選為NHK 2020年東京奧運會應援曲。

隨著ニコニコ動画在日本逐漸被YouTube取代,失去了主舞台,VOCALOID的創作也開始退燒,如今業餘的創作社群已遠遠不復當年盛況。然而VOCALOID的成果被主流企業接手,成功商業化,推動了產業的前進,也推動了下一波民間創作熱潮 — VTuber的誕生。

2016年12月,第一位自稱是「虛擬YouTuber」的絆愛(キズナアイ)開始活動,現在已是285萬訂閱的一線YouTuber。ミライアカリ緊接著絆愛,於2017年開始活動,現今也是僅次於絆愛的知名虛擬YouTuber之一,有著「虛擬YouTuber四天王」的稱號。

虛擬YouTuber大概可以拆分成三個主要組成元素 — 企劃、建模、中之人。企劃決定這個虛擬YouTuber應該有什麼樣的人物設定、背景知識、頻道要做怎麼樣的內容等等。建模依照成本和質量高低可以分為2D模擬3D的Live 2D技術和真正的3D建模。中之人則是負責在建模背後利用動態捕捉和配音,演出這個角色的真人。由於虛擬YouTuber的三個元素缺一不可,進入門檻較一般的YouTuber為高,因此很大一部份都是由團隊或專門的公司所製作,呈現高度集中化的趨勢。如試圖打造「虛擬YouTuber偶像團體」的虛擬YouTuber事務所Hololive,就負責了大量虛擬YouTuber的製作和經營工作。

ミライアカリ

富士葵,由從事手遊課金服務和IP相關業務的公司Smarprise營運的虛擬YouTuber,因為外型太醜,於群眾募資網站makuake募資設計新的角色形象。是粉絲經濟和消費者參與相當有趣的案例。

YuNi,自稱第一位的「虛擬YouTuebr歌手」,不同於初音未來使用聲音庫、微軟小冰使用機器學習,YuNi就是一位真人歌手,只是以虛擬YouTuber為外在形象進行活動。YuNi可能是第一位在YouTuber上活動的「覆面歌手」,但這個形式的歌手在日本流行音樂界早就不是罕事。近年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由四個牙醫組成的樂團「GReeeeN」了。

對很多夢想成為明星的人來說,變得有名是最主要的目的。在這個思路下,「覆面歌手」的存在就顯得很難理解。如果成功變得有名但卻不露臉,除了本人不會有相應的社會地位之外,不是也平白放棄掉很多經濟上的機會嗎?(例如廣告代言等)。很多重金屬樂團雖然也有覆面的習慣,但那更多是為了角色扮演,同時也幫助自己進入角色(功能像是宗教儀式、摔角手、蘭陵王的面具等等)。畢竟一個早上買咖啡可能還會糾結要不要第二杯半價寄杯的「普通人」,要在夜晚以一樣的面孔大吼「我是來自地獄的克勞薩二世」,真的是不太容易。

然而日本覆面歌手之所以覆面的理由似乎更多樣。有像是GReeeeN這樣因為不想影響正職的,有因為不擅長面對鏡頭、人際交往的,也有服務在動漫IP之下的(從最早1982年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到90後的童年 — 《真珠美人魚》,近年的《Love Live!》都是有名的例子)。可以說是群體主義、內向的民族性、只追求音樂卓越的職人浪漫、和動漫IP的吸金能力等諸多因素下造成的特殊現象吧。

說到因為動漫IP吸金而產生的覆面歌手,這次的最後一個虛擬明星,星乃 一歌就是另一個例子。星乃一歌是SEGA去年公布,最近剛上線的音遊手遊《Project SEKAI COLORFUL STAGE! feat.初音ミク》中樂團Leo/need的成員之一,由聲優野口瑠璃子配音。Project SEKAI 的世界觀設定成初音未來等虛擬歌手來到現實世界,和喜歡音樂的年輕樂人們一同演唱,是SEGA這兩年一個相當大的企劃,很早就讓主要角色星乃 一歌頻繁出現為遊戲預熱,也可以算是Vocaloid在商業化後試圖強勢回歸的企劃。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是在一個網路匿名社群、二次元動漫產業都已經相當成熟的時代,自己又曾經深陷其中,我發現自己對虛擬明星的接受度相當地高。在這個數位時代裡,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太容易擁有第二個身分。在匿名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成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做平常不敢做的事(像是成為明星,唱歌給觀眾聽)。YouTube、IG上更多大方展現檯面下生活的明星、網紅,也讓我們清楚意識到,那些我們以為認識的明星們的人格,其實都只是我們自己的主觀幻想。螢幕上的人格就讓它留在螢幕上,沒有必要把它當作這個人的全部。而既然螢幕上的人格不等於全部,只是特定時間地點下的扮演,那麼由虛擬角色擁有它又有何不可呢?

--

--

Ben Yuu 陳秉揚
見習文明人的玩具箱

Comme des Garçons,一點未來科技,一點昔日榮華,從不同角度看文化娛樂產業,這就是我的happy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