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未盡-博物館的展陳設計

Yvonne Chen
藝文展演參訪筆記
10 min readAug 8, 2020

2019/11/10 Adrien Gardère at富邦講堂 台北文創大樓

講座內容策重在展覽設計和博物館設計及在做設計時的思考流程與執行

由於Adrien並不是建築師背景,他開始做的是家具設計,因此在思考方面傾向以手可以掌握的尺度去構想,通過觀察取得連結,慢慢才由展覽設計到特展設計再進階到常設展的設計。他認為:只要願意用心觀察,會發現解決方法都是由內而外的,而非透過人工外加的方式賦予的。萬物的運作方式都是類似的,只要細心觀察,都可以找到解決方法與可以借鏡之處。

他以一把法國人身上經常會攜帶的小刀為例,觀察刀的形態與運作邏輯,將它運用在燈具設計當中,將小刀的彎折方式應用到燈具,燈照的地方可以往上照或往下照,這個案例成功為他賺進了成立公司的第一筆資金。

以一手可以掌握的規模去思考,讓他在後續的展覽設計得到很大的啟發。Adrien的每一個設計作品,都是從「內在」去找尋答案,從展場的空間內部有的元素、從展品、…去找答案,而不是自己覺得漂亮然後加上去的。

Adrien的思維模式,都是從掌握開始,不管是英文、法文還是中文,都有這個字,意謂當你可以掌握、可以深刻地去瞭解它的話,你所得到的解決方法會是最適切的。同時也希望透過他的作品,讓來訪的參觀者也能掌握這個空間、掌握這些作品,「掌握」就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你自己的,它可以影響你,可是你自己也可以跟這些作品或空間建立關係或互動,同時不再懼怕你面前的這樣東西,不會因陌生或懼怕而感覺自己很渺小。

羅浮宮 朗斯(Lens)分館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第一個案例是羅浮宮的朗斯(Lens)分館,是與日本的建築團隊SANAA(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帶領的團隊)合作的案例。主要參考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做的設計,由於這個地區長期缺乏觀注而變得疏離,因此想要讓這個地方變得很親民。在建築和地景的設計上是非常低調且容易親近的,擁有10個不同的入口,從各個方向都可以進入。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在這個時間長廊的設計上,整個空間是一個長形的方盒子,並且是一邊高一邊低,Adrien在規畫時不想讓觀眾一進到這個場域只看到一望無際、幾無邊緣的場館感到自身渺小,因此在設計時在上面做了一個台面,讓踏入的人對整個空間可以一覽無疑,同時賦予觀眾選擇的權力。如同登上山頂可以看見所有的景像,可以決定要往哪個方向參觀。當時羅浮宮的陳列方式是以類別,例如不同的雕塑、繪畫做為區分,無法看到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作品,而在這條時間長廊裡,可以透過時間軸呈現同一個時代的各種作品,也因此能夠與展品產生不同的對話。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由於長廊的形態細長,若只將作品釘置牆上加以說明,會相當無聊,因此透過與室外一樣的具透明感和穿透感的霧面鋁牆,可以看到作品、觀者的倒影,這些倒影也成為其他作品的背景;牆上僅有時間標記,讓觀眾更有時間感,更容易了解時間與作品的關係。跨出的一步會是多長的時間,與面前的展品的時間性產生更深刻的連結。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觀眾透過走動與作品建立不同的關係,這種感覺有點像在劇場裡,演員動,觀眾不動;然而在這裡則是相反的關係作品不動,觀眾動。觀眾透過動作與作品建立可預期或不可預期的關係與想像,而走動的觀眾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展間就好像是一個劇場,當中的留白空間讓觀者運用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想像去建構出自己的理解、系統與故事,與作品產生不同的互動。而每一年本館和分館都會調換10%作品,讓這個空間成為一種活的展示空間。

https://www.detail-online.com/article/integrative-transparency-louvre-lens-by-sanaa-16498/

Mottimes
Archi Daily
Detail

多倫多 阿迦汗博物館

AGA KHAN MUSEUM

透過多媒體同時進行收藏、展示與倉庫的導覽

這座建築的設計是以一個大空間,以方塊式的方式分配所有的展間與其他空間,同時也是與賣家致敬的動作,全部都圍繞在一個中心點朝聖的概念。本體展場和其他的空間同樣是以環繞的方式做為動線規劃,由於入口設計在展場的中央,因此需要做些特殊設計、安排具吸引力的展品引導參訪者繞行到周圍的空間。中間設計了一道牆,做為動線引導,同時符合伊斯蘭的教義,不會直接進到入口處,有點像中式四合院的概念。但中間這段10多公尺的牆面對參觀者而言會顯得很無聊,因此運用了多媒體,將接下來會看到的作品的片段與圖騰的製作原理與當時的使用方式、光影的變化等加以呈現,讓進入展區的觀眾以更新鮮且深刻的方式與展品產生互動。

其實在博物館或美術館運用多媒體是非常危險的,並不是只要讓觀眾像滑手機一樣玩一玩而已,而是要去找出正當性,與其他展品一樣,需要去思考它存在的意義與為什麼一定要在這裡不可。Andrien認為他的工作是要把這些建築師/策展人/科學家/…把這些有知識的人所想傳達的東西,翻譯成人們可以用眼睛、用腳和身體來參觀、感受和體驗的盛宴,因此對於多媒體的運用,其重要性與對待其他展品的思考是一樣的。

南法 羅馬古物美術館(預計2020年9月開幕)

多媒體運用案例二~需思考如何將展品的精髓呈現出來

這個地方在法國、西班牙與羅馬的交界,很久以前是羅馬的古都,當時蓋了相當多建築,後來在基督教化時期曾經被摧毀,這些被摧毀的石塊成為後來的羅馬的圍牆建材。在19世紀工業化的過程,因應馬車和現代化的需求,圍牆後來又被炸毀,直到有人開始蒐集這些歷史久遠具有文化價值的石塊,才成立了這個博物館。

這些石頭每個約有1噸重,總數大約1萬5千多個,要如何在一個場館中同時進行研究與呈現這些石頭,如何構造這樣的空間呢?

這些石塊本來是碎片(只是很大的碎片),是很大一面牆的碎片。研究人員需要研究這些石塊,又要展示給參觀者去欣賞與了解,同時也希望能夠呈現原來那種巨大的尺度。從碎片去思考,碎片就像像素,像是一個個的點,構築出一整道牆,因此何不將城牆做為研究和展覽的中界線、天然的一道牆。由於考古工作經常會搬動石塊去做研究,因此這道牆就像是一道不斷變動的牆,有點像一個石頭圖書館。

每個石頭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其針對一顆石頭做獨立的展示,不如建立一套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移動其中一個石頭,針對這個石塊去展現、想像這個石頭的背景,它是怎麼被使用的,用不同的短片去呈現,當有更深入的研究,就能夠不斷增加,而這道牆就是不斷演化、變動的博物館。這道牆總共90公尺長,12公尺寬,成為了整個博物館的脊錐,同時適切地區隔了研究空間與公共空間。由於展出的是羅馬古物,因此團隊也研究了古羅馬當時的庭院造景、如何運用光線和陳設圍牆等知識,讓古物在一個自然的狀態下展現。牆的兩側預留了些微間距,讓陽光可以自然灑落,與石塊產生對話。

前面分享了幾個常設展的案例,由於常設展的展期很長,可能是8年10年,在規劃時會希望觀眾每次到訪都有不同深度的收穫,但特展的展期大多3~4個月左右,策展人必需找出很有相關性的作品一次展出,主題性要非常明確。

【特展案例】

賈柯梅蒂特展 上海 YUZ MUSEUM

當時的展覽空間原本是飛機的製造場,當時的策展人並不想使用這個空間,覺得太大無法掌控。但Adrien認為既然要在Yuz美術館展出,就應該使用他們自己的場地,同時策展人認為展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尺寸(尺度)與規格,那正好是個挑戰。

賈格梅蒂對尺寸和規格的要求是很細緻的,而他終其一生的創作都在自己30㎡的工作室完成,甚至他的最後一個作品,在紐約曼哈頓廣場的雕塑作品,因為無法清楚理解紐約以及曼哈頓廣場的確切尺度,而未能完成,最後是由另一位建築師來完成,由此可見規格、尺度、比例對他而言的重要性。

Adreien採用了新的作法是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至高點的一個閣樓,可以看到所有的作品,進入後不會覺得被藝術品統治的感受,而是有掌握大權的感受,讓自己有力量能夠感覺。一開始先展示他的工作室樣貌,以及如何從立體派走進超寫實,以及後來如何對細長樣式和人頭的著迷,做了很多人頭的雕塑。中央主要大廳分為四個區域,展示他當時最著重的四件作品以及他是如何去完成的。

運用旁邊兩根原有的樑柱,再加上一些柱子,形成一條天際線和下方的台階組構出一個空間,透過這些高聳的柱子(如廣場林立的大廈)與未封閉的柱間(人們可穿梭其間),象徵賈格梅蒂當時未能完成的曼哈頓廣場的雕塑存在的空間,並將這些雕塑放在這個空間去做呼應。為了呼應空間,也將原始製作的小模型放在這個空間,也製造了一些休息、停留的空間,呼應廣場空間。

在這個案例當中,就是以它的主體-賈格梅蒂非常注重的比例、大小等去傳達他所有的作品,真正的解決方案就存在於它的主體,透過這樣的方式觀眾不需要讀很多文字,就能感受並理解這些作品和賈格梅蒂所要傳達的比例、尺寸還有大小的概念。

這場講座不只是「藝遊未盡」還讓人「意猶未盡」,會後仍有許多人抓著提問。透過Adrien清晰而有條理的分享,開啟了不同的視野與想像。過程中也想起上回Michael Rock聊到的許多視覺規劃原則,這同時呼應了Adrien在開頭所提到的萬事萬物都有相近的理則,而我也是這麼相信的。

前一段時間,察覺自己仍跳脫不出以外界的視角和眼光來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設計、專案,不免有些焦慮。提醒著自己開始嘗試挖掘內在,練習用自己的視點找尋連結,仍顯生澀,總歸是做了點改變,期待在這過程中看見不一樣的可能。

--

--

Yvonne Chen
藝文展演參訪筆記

沒定性的訊息雜食者/善感理性矛盾並存雙子座/做設計但不想被設計/也許已被設計給設計了/期許熱情不滅/做一 個謙虛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