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銀島》從看似理所當然的畫面,發現偉大的說故事方法

子雍 Tzu-Yung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
8 min readSep 20, 2018

上篇我們聊到《星銀島》的創作歷程,以及迪士尼陰謀般的想讓這部電影成為「傳統手繪時代」的終結之作,我們要來聊聊這部作品的故事、畫面、攝影技巧;我將告訴你為什麼它在我心中是「最喜愛的電影 Top 1」。

再說它的故事劇情之前,我想分享一段很個人的經驗,當時《星銀島》台灣已經下映,正在等待 DVD 的發行,我的一位國外網友告訴我:「子雍,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心癢難耐的我從他那邊取得了電影檔案(PS. 當年「看盜版」雖然非常普遍,但我也知道這對一部作品非常不尊重,所以之後台灣發行時我立刻把這部電影買下來。);但傳輸過程中可能因為檔案太大,畫面是好的、聲音消失了,因此我是在「完全無聲」的情況下第一次看《星銀島》。

才看沒幾分鐘,就給當時才國中的我帶來非常大的震撼!即使完全沒有聲音,我仍能從畫面中的背景、物件、人物、肢體、表情,來理解整部劇情的發展;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一部好的作品即使失去了配樂聲效,依舊能用「畫面」傳遞它的故事與理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部作品。

製作過程星銀島最初的代號是「星際海盜」

海盜與星際大戰的融合之作!

早期迪士尼電影大多是公主被王子拯救、壞人惡有惡報的老梗劇情,但《星銀島》既然是改編自《金銀島》這部海盜故事,自然就不會像《白雪公主》、《小美人魚》那麼柔和;本質上這部電影其實不是給小朋友看的,劇情中有融入許多黑暗、深入探討人性的元素,在當時算是迪士尼裡偏暴力、陽剛型的作品,有眾多的勾心鬥角、打鬥爭奪等畫面。

有別於傳統的《白雪公主》我們會先看到一面玻璃彩繪,並由「旁白」直接訴說著劇情開端;《星銀島》一上來就給我們一段印象衝擊:一場激烈的宇宙海盜搶掠戰!在 1 分鐘左右的戰火交鋒中,突然一位男孩巨大的臉龐出現在兩船之間,打破了虛擬與現實間的框架,我們才發現原來這場戰爭只不過是一位小男孩手中的「具像投影故事書」,這是關於傳奇海盜弗林特船長在宇宙中四處搶掠、並將財寶存放在名為「星銀島」的行星上。

一看到這個設定我眼睛就亮了!因為它把我最喜歡的兩個元素:「海盜」與「星際大戰」同時放在電影中,因此我注定會愛上這部作品!

遵循原則:70% 復古:30% 科技

導演在決定故事的「世界觀」時針對畫面美術設計,他們想在「科技感」與「古典大航海時代」間找出一個平衡,因此他們訂下了「70% 復古:30% 科技」的比例原則,既不會太過冰冷科幻、又能保有一點復古時代的溫暖氛圍;我們可以看到《星銀島》的太空船造型完全就是大航海時代的傳統帆船,但他們讓桅杆上的帆採用「太陽能動力傳輸」,而船體後方設有「火箭推進器」,船上還有「重力製造裝置」能讓甲板上的人不會飄到太空中!

這麼多科幻又誇張的元素,卻能讓觀影者的我們在第一時間就信服,其實就仰賴這個世界一開始就明確定下的「70:30」比例原則,從電影中的第一幕,到之後每個場景、物品、人物都照著這個原則走。這對我的創作習慣來說影響非常深遠,至今我在拍攝一支作品時,仍會去想說:

  • 我現在的美術設計是怎麼規劃的?
  • 我想呈現的感覺是什麼?
  • 我的服裝要怎麼貼合我的理念?
  • 這個物品出現在畫面中能幫助我說故事嗎?
  • 光會從哪裡來? 我的燈光要怎麼幫助我?

不斷的問自己這些問題,就像是先在腦海中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而拍攝時,你其實要做的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將這些元素聚在一起,讓一切有意義的事物存在於畫面中,而不是「為了好看、有 fu」才這樣做。

運用轉場、台詞、配樂,說同一段故事

《星銀島》的一大特色就是「轉場」,大部分的迪士尼動畫受限於世界背景,通常不太會用酷炫的鏡頭與畫面轉折來切換場景。

但星銀島特別的地方在於它同時具有復古與科幻的元素,因此它的畫面有大量的運鏡空間能發揮;電影開始沒多久就有一個很棒的轉場,小男孩原本躲在被窩中看著故事書,童貞與好奇的臉龐下一秒瞬間變成青少年的面孔,而手中的故事書換成了一面太陽能衝浪板的帆布;這段劇情讓你知道主角從小就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有「勇敢追尋」與「渴望」的情緒,同時帶有點叛逆的性格,而轉場直接將你帶跳到 12 年後,告訴你「主角在成長」與「時間在推進」兩個事實。

第二個很棒的轉場更加入了「比例尺」的概念;所謂的比例尺是當你想呈現畫面上一個東西很大時,得先在畫面上放一個極小的東西,藉此來凸顯出兩者差異;而在這段劇情中,當博士的手指著窗外小小的月亮後,鏡頭緩慢的 Zoom in 到月亮上,逐漸靠近我們才發現原來這月亮是一個太空站!太空站上又有更多密密麻麻的超小建築,顯示「這個太空站其實超大的!」的同時也在觀眾腦中種下「這些在這個世界中都是合理的」這樣的概念,短短一個 Zoom in 轉場能一次講完這兩件事,其實是非常高段的技巧!

但導演似乎還不過癮,他們讓這個「轉場」的層次再往上提高,就是讓博士的台詞與配樂再與之搭配,當博士說:「Jim, my boy, soon we’ll be off to the spaceport. 」同時將手往月亮一指,畫面 Zoom in,畫面、配樂、台詞三者一氣呵成、完美搭配;明明是三種不同的敘事方式,卻都在說著同一件事,這就是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創作者會有一個盲點,就是以為「只能用轉場」或「只能用台詞」,甚至「只能在畫面上擺某個特定的東西」來說故事,其實你從《星銀島》的這段劇情就知道,所有東西不僅能同時存在,甚至要互相幫助,用不同面向來說同一件事情,你的故事就不再只有單一維度,反而可以做到看似精簡、卻極為豐富的說故事方式!

廣角鏡:不是為了在畫面中塞更多東西

很多人在攝影時會只把「廣角鏡」當成能讓很多物品、元素拍進同一個畫面中的方法,其實這是稍嫌單薄、無聊的創作手法;在《星銀島》中你會看到它很常用廣角鏡頭,是為了讓你知道某些元素與整個世界的「比較」(也是我們前面說的「比例尺」概念)。

例如在這個畫面中,太空船為了逃離緊追在後的行星大爆炸,正在飛快的竄逃,這時候畫面切換成一個廣角鏡頭;此時用「廣角鏡頭」的目的完全不是將東西通通塞到畫面裡,反而是在凸顯自然力量的威懾與恐懼,以及主角的船艦的如此渺小、正在努力逃離一個緊急、又難以對抗的狀況;同時畫面也運用了前面提到的 Zoom in 轉場,拉到近處後會發現船上的人正努力用砲彈轟炸飛襲而來的隕石。

最後這個畫面我也超喜歡!當他們降落在「星銀島」後,打開了弗林特船長的傳送門,此時畫面拉遠,主角們站在一片廣大平原上的小小高臺,而這扇巨大的門開啟後,他們看到裡面又是一個龐大的世界;畫面同樣用「比例尺」的方式凸顯了主角非常的微小,門的存在是如此巨大。

結語:一部我能聊上好幾個小時的傑作

我們在創作時,很容易把關注點放在「設備」或「拍照技術」,但其實看完《星銀島》,你就知道最重要的其實是畫面與劇情上的美術設計;當你把每個環節都考慮過後,就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你的用心,同時你的作品將不會再參雜一堆沒有意義的元素,每個物品、人物、情境,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你想傳遞出的情感自然能直指人心。

《星銀島》真的是非常棒的作品,包括他的劇本、角色的個性、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要講的話其實好幾篇都講不完啊!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慢慢聊這部作品,希望你也能盡快去看完這部被埋沒的傑作!

本篇文章是《240 分鐘-忘掉拍照,學會攝影》課程 2018.09.2 直播內容,想要看完整的影片歡迎到我的頻道:子雍 Tzu-Yung|YouTube如果你想多看攝影相關的文章,可以賞這篇文章好幾個 Clap~(拍五下之類的)之後會不定期在這邊分享我的攝影觀點、拍攝技巧、還有我關心的人事物!另外若你喜歡攝影、想認識更多同好,交流討論讓你的攝影技術更精進,也歡迎到我的臉書專頁「 子雍 Tzu-Yung 」跟我一起討論 :)

--

--

子雍 Tzu-Yung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

攝影師 導演 製作人 | 喜歡 星銀島 / Baby Driver / 銀翼殺手 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