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何而做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何謂Desktop research?
第一次聽到Desktop research的時候,以為這是個很高端的研究工作,就像Equity research那樣,會穿著筆挺的西裝在甲級寫字樓裡用Dell商務筆記本開Excel建Model。上項目以後才知道所謂案頭搜索,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Google+百度(頂多再加上Cold call和專家訪談)。而通常Desktop research的詳細內容會放在附錄,給客戶自行參考,產出的主要內容會是Case Study, Benchmarking, best practice, appendix, you name it.
那麼為何要做Desktop Research?
資源有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我記得在顧問業的第一份實習,就是幫一間中國5G設備商做案例研究。那時候的工作,其實就是連上VPN開youtube看一些美國科技公司的開發者大會,然後再加上一些專家訪談,整理出產品的迭代模式,最後梳理成一套可以給客戶參考的策略方案。相比於什麼事情都實地調查,這種二手資料的蒐集模式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透過別人已經研究過的資訊,推論出自己需要的觀點,並且把時間留給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透過Desktop research可以大量縮小客戶和項目組的試錯成本。很多我們原先以為很新奇的主意,在別的市場/國家就已經有別人試過。結果是成功的當然很好,就算失敗也不見的是壞事,我們可以從錯誤中找到問題的癥結,反面論證去說服客戶不要做某些嘗試。就像最近基石投資創辦人在文章中提到的,Key Failure Factor。成功的商業模式其實很難複製,但失敗的原因卻可以避免。
這種案頭搜索的工作其實沒什麼特別高深的技術,關鍵就是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資料,並且在很短的時間以內。
知道為何要找這些資料,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做為食物鏈底層的分析師(諮詢民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項目的全貌,往往只被告知,去找某項數據。通常這種時候,我都會多問一兩句,為何需要這個數據,還有我們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知道這些以後,當需要找的數據找不到時,才能避免自己一直在同一個地方糾結,能試著尋找替代的方案來support整個故事。
如何做好Desktop research ?以下是幾個Tips
- Google的時候加上副檔名,更能找到高質量的資訊。比如xxx市場.pdf
- 就像一首歌聽3秒就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一樣,使用Google搜尋的時候,看前三頁大概就能判斷這些是不是自己要的資訊。如果找不到,通常就是下錯關鍵字。
- 把蒐集到可能有用的資料截圖或是存起來,放在Excel/PPT/One note上,避免之後想找卻找不到的問題。
- Youtube, Linkedin, 專業的行業協會/公會,還有他們的微信公眾號都可以是資料搜尋的入口。
- 善用細分行業的自媒體、券商研究報告、知名顧問公司的洞見報告、頂尖商學院的期刊。
以下是寫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做好Desktop Research的關鍵,就是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找到高品質的資訊,並能解決老闆想回答、客戶想解決的問題。
如何獲得券商研究報告?
產業研究、宏觀研究等各種想不到的議題其實都有人關注。想當初要找一個深海石油工程、特高壓直流電,各種冷門的報告也能奇蹟似的撈到,讓我終於明白為何谷歌被稱為大神。以下大多是大陸市場的研究,但對於在亞洲的我們來說,看完這些大致上也就夠了,如果要研究歐美市場,還是真心推薦前東家Bloomberg。
券商研究報告:
經管之家 https://bbs.pinggu.org/forum-90-1.html
雪球 https://xueqiu.com/u/4230469122
行業資訊:
中國市場動態: 36氪、財新周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Forbes China、鈦媒體(手機app)、華爾街見聞(Wechat ID:wallstreetcn)
顧問行業的公開報告: 如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BCG Featured Insights (尤其推薦一篇 What will it take to win in the 2020s?), Bain Insights。當然,Roland Berger, Accenture, 四大的顧問部門等等也有類似的Publications,但就不特別列出來了。這些很多是顧問公司的Pitching materials,為了展示自己的行業知識深厚才貼出來的thought leadership,未必完全正確,但蒐集資料的時候當成Source看起來就很靠普。
電商研究/新創產業: 基石創投
科技研究: 科技島讀
總經研究: 財經M平方
疑難雜症:知乎 (類似以前的Yahoo 知識+,但上面有很多業界大V現身說法)
頂尖商學院對市場的洞見報告: Wharton Knowledge (或其他類似的,可以自行搜尋)
一些可以獲得business sense的網站/自媒體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作者定期刊出書評其實滿精彩的)
定錨投資隨筆 (主要覆蓋台灣科技類股資訊)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會分享國際重大事件,滑Facebook的同時增廣見聞的好幫手)
以上工具大多為免費資源,就算要收費價格也是低到非常超值。當然,沒有要業配任何一間。Wind、Bloomberg、Reuters,HBR、NYT、WSJ、BBC、Times、經濟學人等等都是很值得參考的網站,只是對於中國市場的覆蓋,其實上述其他的自媒體和券商也做得挺好。
當然,Desktop research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知道搜尋這些資料的目的,知道要解決的問題,心中有個Hypothesis,比起什麼都看、Boil the ocean有效率太多了。這部分和BCG的一本書《假說思考》類似,有機會再來寫一些實際的經歷跟大家分享,在此先貼一篇我覺得寫得不錯的文章。
二月的尾聲,終於把拖了很久的List寫了部分出來。希望在資訊氾濫的時代裡,大家都能很快的獲得高品質的市場資訊,了解行業競爭格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寬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