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顧問如何執行專案? 談專家訪談

CYL
諮詢民工的求職散策
4 min readApr 8, 2020

管理顧問執行專案的時候不外乎幾種方法: 專家訪談、企業內部訪談、消費者研究(Focus group, 問卷)、Desktop research (鍵盤研究)、Modeling (建模分析)。為何有這麼多訪談,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顧問要解決的是企業內部的政治還有資源分配的問題,常常未必真的是產品層面的技術問題。今天簡單聊聊專家訪談的幾種形式,之後再對其他方法簡單介紹。

為何要做專家訪談?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話不假。我私心認為專家訪談是獲得行業insight的快速途徑之一。通常,談一個小時,會遠比顧問自己從頭開始解決問題有效很多,畢竟他們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專家。當然,也有些時候,專家訪談只是顧問為了獲得所謂行業專家的背書。下面就自己經歷過的幾種專家訪談和大家介紹,簡單分成顧問公司內部的專家和自身公司以外的外部專家。

內部專家

通常顧問公司內部會有Specialist 或 Knowledge center,比如MCK有自己的Research institute,也有產業的specialist;這些通常是由產業背景深厚,在業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跳槽過來的資深員工擔任,或是由某些特定領域的博士(比如生物科技、材料工程等),畢業後過來擔任。

除了行業專家,顧問公司內部之前做過類似項目的人也可以是訪談對象之一。雖然理論上顧問在執行競爭對手的專案時彼此應該要有防火牆。

外部專家

外部專家通常由顧問公司自己邀請,訪談對象可能包括競爭對手、行業大老、公會/協會和第三方智庫。

競爭對手的訪談最難約,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對解決問題也最有幫助,因為客戶面臨的問題,他的同業可能也正在面對,或是剛剛解決。這種訪談,顧問可能會以大型市場調查的名義邀約,從大方向談起,然後在細節中不經意地穿插項目組想得到的信息。通常這種訪談不會和訪談對象透露自己正在解決的問題或為哪個客戶服務,而是會包裝成像商業週刊上看到的那種generic的訪談。一般來說,訪談對象可能會對我們有些戒心,不願意透露太多,這時候我們就得分享一些我們的洞察,讓受訪者有種獲得知己的感覺,讓他覺得我們在說他的語言,這時候他才能放下心防分享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行業領袖的訪談可能是客戶指定的,有時未必能獲得太多啟發,訪談的目的就是為了他的職銜和行業地位,然後從中擷取一些有利於自身項目的句子,用來說服客戶或是替項目背書。(於是你可以看到滿多簡報都會引用一些重量級人物說過的話,即便那看起來空洞又沒多大意義)

公會/協會的訪談其實門檻相對較低,基本上是網路上找到的組織。比如這種就是你打電話過去,如果他心情好就會和你聊上兩句,甚至告訴你產業最新動態的受訪者。

還有一種外部專家來自智庫,例如我自己以前待過的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即是新能源領域的權威,以前常用的Gartner則是科技研究類的智庫。通常公司通過訂閱他們的服務來獲得分析師的服務時間。類似的智庫還有IHS Markit, Wood Mackenize等。

如何找到專家? 人力仲介機構: GLG、Alphashight

最後,如果顧問公司自己約不到要訪談的對象,就可以找像GLG、Alphasight這種專門對接訪談對象的機構網絡。講白了就是由顧問公司提出需求,和一個知識人力銀行聯繫,然後由人力仲介完成配對 ,剩下的訪談過程還是留給顧問公司。(以前去面試過alpha sight,但覺得這種幫人仲介知識的工作實在沒什麼意思,不會真正替客戶做分析和決策,也不會獲得多少行業知識,面了一輪就不想面完)。

2019年7月倫敦的V&A Museum 英國最喜歡的博物館

--

--

CYL
諮詢民工的求職散策

前諮詢民工,現任區塊鏈產品經理。 演講/合作邀請:yenlin201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