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有人味的學者

「華無式家族治療」開創者吳就君老師

文/高惠琳.圖片提供/張老師文化公司 (全文刊載於《張老師月刊》3月號第483期)

為了製作家族治療專題,二○○九年冬,一連幾次造訪吳就君老師。在她的工作室裡,拿著老師手寫的稿件和相關相片,一一核對、確認,又或者之前打好字的稿件,老師已經修改、補充好,一張一張遞給我,同時參照著文章內容,仔細解說臺灣家族治療的源起、歷程、發展,以及曾經參與其中的許多人才。

就這樣,在老師的述說裡,我們穿越了時光隧道,來到一九六六年秋天…。

吳老師的工作室位在高樓層,不復記得裡面是不是有大片窗戶,但是,清晰的印象中,縱使是冬日,明亮溫煦的天光總會進到屋裡,照得滿室生輝、暖意無限,也照在老師極專注、極嚴謹、極溫和的臉龐。驀然,她停住話語,微笑詢問:「我這麼說,妳聽得懂嗎?」

同樣是冬季。

二○一八年一月,低溫寒流剛轉身離開,臺北街頭出現許多出來透氣、曬太陽的人潮。室內一樣熱鬧溫馨,容納三百人的活動會場,人潮像迴流的魚群分批湧入,很快便擠滿整個空間,全為了聆聽《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七位作者的分享,更為了一睹臺灣家族治療之母:吳就君老師的風采。

蘇益智:吳老師是我的生命燈塔。

二十年前就跟隨吳就君老師學習家族治療和團體動力的蘇益志是一位行動社工師。他表示,吳老師的教誨,對他有一輩子極深遠的影響。

中年的他形容吳就君老師是他生命的燈塔,只要老師在身邊,就會有一股安定的感覺。有趣的是,每當他遇到比較大的困惑或問題去請教吳老師,她通常不會給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其中,最讓他難忘的答案是:「我相信你可以自己去面對、處理問題,而且一定可以做得好。」就是這種陪伴、支持、信任,讓他得以自在而安心地摸索、走自己的路。

林筱婷:她是我在心理治療專業的母親。

「這是我在二○○六年跟吳老師的合照。」看著布幕上和吳就君老師的合影,林筱婷笑得開心。跟隨吳老師十六、七年,她一直把吳老師視為是自己在心理治療專業的母親;吳老師不僅影響她怎麼看待心理諮商、怎麼看待個案,以及影響她怎麼成為一位帶領學生的老師,最重要的是,影響她對於很多事情的態度和看法。

她說自己常常會遇到一個狀況:竭盡所能地幫忙個案,但最終卻是毫無成效。她不明白這是心理治療的限制,還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這些困惑、懷疑,經常把她跟個案關在小小的治療室裡,什麼都做不了。

「我為什麼要聽這麼多人間的苦?」「我憑什麼可以聽這麼多人間的苦?」「我為他們做了什麼嗎?」「所做的事不見得都對他们有助益,是不是我無能?還是我有什麼不足?」「我也用功求改善,看書、參加Workshops、做筆記、吸取新知識,可是為什麼還是看不到在我身上的轉化?」「我怎麼了?我要怎麼繼續走下去?」

吳就君老師在《沙灘上的療癒者:一個家族治療師的蛻變與轉化》一段對自己的發問,讓林筱婷恍然明白,原來,只要是心理工作者,都會有相同的困惑和反思。

吳老師的話語,讓她有了被同理的安心,有了持續往前的勇氣和動力。

田禮瑋:老師的華無式,是打破疆域的助人理念。

在醫院精神科擔任社工師的田禮瑋講了一個臨床上的案例,印證家族治療對她在工作上的幫助。

她說,家族治療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尤其「一名好的治療師要能夠不被個案的問題給限制住,能夠瞭解個案是如何在其生存的情境、關係中被影響著,進而帶領案家也有這樣的看見,然後協助他們找出任何新的可能性。」

不管學的是哪一種理論、在什麼樣的工作領域,任何助人工作者都應該努力與個案、案家同在,協助他們跳脫所面對的苦難。田禮瑋說,這就是華無式的精神,也是吳就君老師傳遞給她的信念。

李玉華:謝謝老師給了我三項利器。

「培養看待家庭的眼光」、「培養豐厚的感受力」、「建立自己的解讀能力」,目前服務於勵馨基金會的李玉華表示,這是學習家族治療至為關鍵的三項重點,也是吳就君老師給予她最珍貴的禮物。

她不諱言,家族治療的學習,是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心力。不過,她還是很鼓勵在場的助人工作者參加吳老師的「種樹工作坊」,絕對可以成長自我、厚實專業,或許終有一天也能夠像吳老師一樣,打造出自己的治療地圖。

杜恩年:她總是默默地推我一把。

外形年輕稚氣的杜恩年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也是這場講座的主持人。他述說自己這一路的歷程,也分享他與吳就君老師的奇遇。

精神醫學、精神分析的學習,提供他很好的養分,只是,長期面對各種狀況的案家,每個人帶著各自的問題來到診間,尋求幫助,久而久之,他也有了枯竭,甚至感覺到真實的自己和工作時的自己有著極大的落差。是吳就君老師和家族治療幫助了他,尤其讓他瞭解到一致性、接觸自己的重要。

「吳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可以感受到我內心裡蠢蠢欲動的能量,她就會默默走過來,推我一把…。」小小動作卻有著極大的包容、理解和支持,杜恩年深深感動。

楊雅嵐:「真實」,老師丟給我的最大功課。

「真實」對楊雅嵐來說,很難;不願碰觸的陰影、難以忍受的原生家庭,內心種種的軟弱、逃避、防衛、自欺欺人…。

「你接觸自己多深,你才能夠接觸別人多深」吳老師的話,觸動擔任中學輔導老師的她鼓起勇氣走上真實之旅,真實地接納自己的原生家庭,然後真實地接觸校園裡的問題學生。現在的她已經慢慢可以用比較寬廣的視角去理解、去欣賞這些學生背後的家庭所各自展現的美麗與哀愁。

她感覺到自己的世界正在改變…。

張鎔麒:是老師把我心中的枷鎖給斷開了。

張鎔麒說,家族治療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跟案家一起探險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掉入無底洞,找不到案家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處在何方。但是,有時候卻又在某個點上,好像找到一個希望或方向。

從事精神醫學工作的他一開始做家族相關會談與評估的時候是充滿信心的,慢慢地,隨著治療的進展,開始碰觸到一些敏感議題,像是夫妻性關係、家暴、婆媳問題、配偶分居…,他時常陷入掙扎,難道自己必須像法官一樣,做出「判決」?

直到遇見吳就君老師,他才知道治療師應該站的位置,以及要如何一致地、以人為中心地去看待事情、對待案家。漸漸地,他心中的枷鎖斷開了,痛苦的感覺也減輕不少。

「你要知道我們在哪裡。」吳就君老師經常提醒他,除了時間脈絡之外,還有許多脈絡都需要被考慮進去,才能夠對於案家的問題做出不同的解讀。

這段探索和冒險過程,能夠有吳老師和夥伴們的陪伴和支持,是他最開心的事。

左起:林筱婷、杜恩年、張鎔麒、田禮瑋、吳就君、李玉華、楊雅嵐,後排:蘇益智。
張老師月刊(Living Psychology)以生活入詩入畫寫心靈,豐富生命的感覺。我們談快樂和成功,也談挫折和憂傷;我們喜歡光明面,但也試圖去理解幽微和黑暗;我們傾聽理性和堅強的故事,也願意探索感情的衝動和脆弱。查看更多:https://goo.gl/hLdSFE【歡迎投稿】
不管是教育線上、自我成長、心理輔導,都歡迎您分享心得。

1.字數2,000字以內。
2.未在國內任何刊物發表過。
3.請用敘述的筆法來呈現(不接受詩體)
我們會於一個月內確認是否錄用,但必須視版面來刊登發表。

投稿請寄至:edditor@lppc.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