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起步,開創大大奇蹟
一個開始,改變了許多女性的命運
── 專訪「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
踏出第一步的關鍵,在於願意陪伴自己,給自己空間,去摸索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文/陳相怡 相片提供/林念慈
在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有間被森林環抱的悅事工坊(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聚集著一群熱愛自己工作的女性,穿梭在當地人中的林念慈看起來格外顯眼,不禁令人好奇,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這位臺灣女性飄洋過海前往創業?
林念慈說:「真的很想做一件事的時候,自然就會開始去做。」
一切,從一本書開始
十四歲的時候看了魁格.柯柏格的《解放兒童》,內容記錄十二歲的作者因一則關於巴基斯坦童工的報導,與幾位同學組成團體「解放兒童」(Free the Children),到世界各地探訪童工的旅程。
書中描述的現象衝擊了林念慈,於是她開始關心各種議題,也期望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選擇了國際志工組織,也是在這段期間,第一次踏上尼泊爾這片土地。
二○○九年第一次踏上尼泊爾的土地,林念慈觀察到當地的發言都由男性主導,為了瞭解當地女性的需求,她主動與村落婦女對話,這才發現,「原來,月經在尼泊爾被視為不潔的象徵。在尼泊爾偏遠的西北方,女性在生理期間必須待在村落邊緣的小茅屋,與其他人隔離。」在普遍缺乏月經知識的環境下,尼泊爾的女性只能使用舊紗麗、舊布等有衛生疑慮的東西來承接經血,容易造成感染,衍生婦女疾病。
「聽了她們的煩惱後,我開始在當地進行經期教育,也一邊思考如何解決尼泊爾婦女月經用品的需求。」在一次前往南印度旅行的途中,林念慈接觸到了布衛生棉。布衛生棉環保、衛生又耐用的特性讓她確信,這就是一直在找的答案。
有了明確的目標後,林念慈又思考,如果能使用在地布料,由當地婦女來製作與販售,不僅能以便宜的價格回饋社會,還能提供婦女就業機會,改善其經濟地位。
全新的概念,全新的出發
為了實現理想,林念慈辭掉工作,緊鑼密鼓地為前往尼泊爾做準備,出發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還在忙著學習操作縫紉機與開發布衛生棉版型。在一般人眼中她做這個決定或許有點莽撞,但回想起當時的心情,林念慈說:「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我會感到對自己相當失望。」踏出第一步的關鍵,在於「願意陪伴自己,給自己空間,去摸索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就算社會框架或是心裡頭有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不可能,也要「相信對夢想的渴望會支持自己繼續前進。」
在尼泊爾設立由女性所組成的布衛生棉工坊,不僅對當地人來說是新的概念,對林念慈而言,也是全新的出發。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建立讓婦女安心工作的環境。當地婦女要外出工作必須經過父兄或丈夫的同意,由於婦女原先都是在家務農及處理家務,為了不影響原本的家庭角色,規劃三個月的時間讓她們充分學習與適應,期間視實際情況隨時做調整,共同討論出理想的工作時間。「可以隨時帶小孩來,有任何農作、節慶的需要都可以請假,不用因為工作,跟家人、農業分開。」
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另一個問題要解決。原先為了控管品質,林念慈希望一條生產線由一個人全權負責,這樣一有狀況會比較容易追蹤到問題來源。但婦女們表示,「她們很不喜歡這種工作方式,覺得會讓彼此產生比較、競爭的心理;希望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有問題大家互相幫忙,一起解決。」瞭解彼此的想法後,經過討論,最後決定採用分工的方式。一路進行下來,林念慈發現,不僅達到品質要求,也讓大家的關係更親近。「我必須丟掉舊有的工作思惟,去思考當地人是怎麼工作的,創造出大家都喜歡的工作環境。」
順應心流,不可能也會成為可能
雖然也會有感到挫折的時候,但撥開這些傷心、恐懼、憂鬱等情緒後會發現,「我還是很想做,那該怎麼辦?只好告訴自己:『沒辦法,就只好繼續做下去了!』」況且,林念慈笑著說,她並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一群,她形容像水一樣具有包容力的夥伴在支持著她,而整個尼泊爾的狀態也像水一樣,「尼泊爾的變動性非常高,常有缺水、缺電或罷工等突發狀況。」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從當地人身上學到,「就是等,等事情過去。在臺灣大家都講求效率,可是在尼泊爾就是不斷地接受。」她認為,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不可預料的事,隨時調整步伐,每個當下都是全新的開始。
在尼泊爾深耕五年,很多事都在改變,也包含了自己。林念慈深信,「理想的生活環境是可以靠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放開心胸,與世界互動,呼應他人的需求,就如同她入選英國廣播公司(BBC)年度百大女性,分享給世界的一段話中寫道:「內外合一,順應心流,你將化不可能為可能。」
【林念慈】
棉樂悅事工坊創辦人。
「棉樂」,是指使用天然栽種的棉花來製作布衛生棉;「悅事」,代表著女性月經歷程轉化為身心喜悅的過程。
棉樂悅事的英文名為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其中Dharti Mata在尼泊爾文及梵文中意旨,『大地母親』。希望藉由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的成立,喚醒女性自主權及大眾對於自然的愛,讓女性與自然的能量與資源能形成循環,滋養大地、滋養人心。
全文刊載於《張老師月刊》1月號第4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