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的實踐,親子教養美學的另一扇窗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兒童.遊戲.敘事治療》新版推薦序

文/吳銀玉(光寶文教基金會認輔志工團召集人)

達賴喇嘛說:

「對自己慈悲是對一切眾生慈悲的基礎。」

就如同建造房屋要從打穩地基開始。身為一個社會服務工作者,我們若希望對他人有所助益,就要從發展對自己的溫暖友善開始。錦敦就是這樣一個表裡如一、真誠至性實踐敘事生活的好朋友。

我因為這本書的講座認識錦敦,然後參加他的敘事泡湯工作坊,每次在工作坊的開始,錦敦總是會問大家一句話:「你為何而來?」我總是回答:因為喜歡老師說話的方式、生活的方式和待人處事的方式:真誠表裡如一、溫暖且慢條斯理而來;尤其是那認真的眼眸所散發出來的欣賞和貼近,總讓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能量感。

黃錦敦全心投入敘事實踐的人生之中,定期開辦敘事泡湯工作坊。

在社區教育工作上,接觸到許許多多用心經營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當孩子承受壓力或心裡有課題時,所面臨的不安焦慮往往都無法被彼此具體地看見,大人往往因為心急焦慮無法克制而指責,甚至是威嚇懲罰,失去與孩子共學成長的機會。錦敦在本書的開始就溫暖地叮嚀,敘事取向鼓勵大家放掉一些「大人」標準,學著從孩子的視線望出去,然後把看見的又放回自己的心裡,再看見一次。在「孩子的舞台:看見孩子獨特故事的視野」深深撞擊著敘事泡湯的我。

尤其是在「讓自己想要的事情發生;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故事裡,錦敦邀請不想午睡影響秩序的孩子,站到自己生命主人的位置來思考,為自己午休的表現打分數,讓孩子有機會為自己想要的生命發聲和實踐,用擁有主權的自己,去實踐想要的生命樣貌,很值得經營班級的師長和家長們參考。

第七篇:「給媽媽的邀請函:用珍惜的態度對待系統中的照顧者」及「讓對話發聲;協助孩子與照顧者找到適合的對話管道」讓人熱淚盈眶,醍醐灌頂的叮嚀著自己:學習將孩子、家長當作專家、主人,珍惜她們之間的支線故事是很重要的,我想也是有機會陪伴兒童成長的親師長們的機會,由此出發所帶來的尊重和回應將是敘事最美的風景。感謝錦敦在這一單元的示範說明,為跟孩子的重要他人合作:與系統工作,做了「創造對話、開起新故事」的自由想像空間,讓更多孩子或家長在面對困境時,能被溫暖和善意所款待。

這是一本「簡單易懂」,很值得用生活實踐的珍貴小書,它協助我解構了許多既有的框架和信念,學習停駐、安頓、慈悲、溫柔地返回當下照顧自己,也給出更大的空間等待、認識彼此,如此美好動人的氛圍一直是我心所嚮往,也是社會工作的奇異恩典。能夠用這樣的步調過生活與人接觸、工作,就是敘事最美的實踐力,更是親子教養美學的另一扇窗。誠摯推薦這本溫暖的好書,它不只是社會工作者閱讀,更適合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師長們閱讀。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兒童.遊戲.敘事治療(二版)》
黃錦敦——著
張老師文化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