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創作是什麼?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May 23, 2022
是換相機嗎?是拍底片嗎?

有些人會說換相機是突破瓶頸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在Dcard觀察到蠻多人有所謂的器材崇拜。我指的是『好相機拍的照片=好照片,要拍出好照片就得用好相機』這樣的迷思同樣地存在我學習攝影的過程之中,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篇文章我想討論關於我探索攝影十年的過程中,我觀察到的現象與自身對於攝影的理解演進。一直以來大家很習慣把純粹紀錄與所謂的創作混在一起討論。因此文章我從討論普遍大眾認為的攝影出發,到我認為攝影與創作之間如何區辨,最後回答對我來說攝影是什麼作總結。

攝影=技術?

朋友的工作室

這等式我認為它成立,但這不是攝影的全部

我覺得只將攝影當成技術看待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有很大一部分認為攝影式當作把人、景拍漂亮的技能,再加上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需要理解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這三者之間很技術性的相機操作關係。這種死硬的名詞,很容易被理解成在學習技能。

接下來你就會陷入要買哪一台相機,搭配什麼樣的鏡頭才能做出特定畫面的迷思,這時思考的問題變成是如何讓自己構圖更進一步,最好是能捕捉到某種所謂『決定性瞬間』,追求『紀錄』觸動你的時刻。
探索的過程中,你會為了追求拍得更漂亮,而將遇到的瓶頸歸咎於手上的器材的限制,轉向尋求器材上的升級,便會糾結在好的器材才能拍出某種漂亮畫面的迴圈之中。

如果這時候告訴你,攝影拍完還要學會修圖,你可能就因為整個學習路程太過漫長而放棄,轉而追求調色檔、快速修圖等速成技巧。
心中萌生找尋能夠按完快門得到的影像,要能快速放到社群上發文的方法,你就會找到拍底片的答案。

如果你將攝影視為技術,結合上方我的觀察並延伸了等式:

攝影=技術=器材=一張決定性瞬間(紀錄)=結束在按完快門=底片

以下示範如何使用等式解釋各種情境:

A. 強調影像是底片拍攝,直出無修
我觀察底片分享社團、dcard都會有一個現象是很多人會說是影像是底片拍攝,強調影像是直出無後製,並且教你要去沖洗店跟老闆說不要調整影像。
這背後的邏輯可以套用等式,直出無後製意味著我按完快門就得到很棒的影像,等同於我技術不錯,更重要的是代表我能掌握攝影這項技能。

B. 強調是哪一台相機所拍
許多人會特別強調他用Leica 、 Hasselblad 或是其他高單價相機所拍攝。
第一個原因是看的人會下意識覺得你用好的相機拍的照片就不會差到哪裡去,好相機就能拍出好作品。就像我去2019年底去歐洲旅遊時,我揹著Hasselblad在路上拍照最常被路人問是不是職業攝影師。

第二個原因是會凸顯品牌與你之間的連結。舉例來說,我指的是Leica用戶心中的優越感除了價格外,不外乎就是以前有名的攝影家也用Leica,而我跟他用一樣的相機,某種程度上我也是攝影家的心理上連結,同時也會產生一種『我現在就要拍出好照片了』的錯覺。

第三個原因是我掌握了操縱相機的技巧。以我自身經驗來說,我在從135底片轉換到要拍中片幅時,當時我認為中片幅底片單價高之外,更有一種器材進階會更難操作的想法出現。因此,當我用中片幅拍攝時,就會產生我更理解的攝影念頭。

C. 要會暗房技術?
有天看到某一家暗房工作室貼文,文中指出底片攝影者到某個程度就很難在影像品質上做出提升,所以你應該要來學暗房,學習底片攝影邏輯與處理流程並且控制影像細節,這樣會擴大對底片的認知,讓自身創作有更多可能。

我以前也是認為學會技術,會讓我對攝影的理解更進一步,我學了暗房沖洗黑白底片、放相、裱框等技術。
過了幾年我認為我搞錯方向了,只要你肯花錢,暗房技術是可以委託專業人製作,了解技術並不能幫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強調暗房技術也是把攝影視為一種技能的現象,只要學會更多技能就會認為對攝影更了解。

我很確信上述的討論,對你想提升攝影質量來說是一條不對的道路。

友人贊助的暗房放相照

什麼是攝影創作?

我覺得要稱得上作品需經過的三個步驟

前期:概念

這是申請BA所做的workbook 紀錄我如何發想學校給的題目

概念想法是最重要的步驟,然而大部分的人包含過去的我,都是先拍照再回過頭來思考照片想表達什麼,先射箭後劃靶很容易變成概念無法與相片連結,文字論述概念時變得非常薄弱,無法回答觀看的人心中許多的為什麼。

基本上你想得到要拍的題目,大部分都有攝影師拍過,所以你可以先找參考資料研究別人怎麼拍,再想想如何在其中做出屬於你的獨特觀點

概念可以是一段悲傷的過去、對環境的觀察又或是對某個現象的回應,題材不論是大是小,最重要的是你要不時問自己並回答這三個問題:
1. 為什麼作 (Why)
2. 我怎麼作 (How)
3. 我做什麼 (What)

攝影不應該是淪為寫作文所搭配的附屬品,我指的是在底片社團寫長篇作文的那一類型。對我而言,那些文字甚至圖片本身都無法提供我資訊回答上述三個問題。

如果文字說明是在解釋影像內容,那我認為這是不必要,因為影像本身就會傳遞訊息,無需要再添加文字為其解釋。
另外若是引用班雅明、布列松又或是桑塔格說了什麼話來當作自己創作概念,大部分建議直接跳過不用看,我認為是攝影者沒仔細思考自己想表達什麼,隨便抓個名人來假裝自己有思考的產物。

中期:拍攝過程

上一段所討論『攝影=技術?』,不管你是討論底片、相機、鏡頭都是屬於創作中的此部分,好笑的是我在攝影探索第8年才意識到這件事,買了一堆相機鏡頭,拍了數百卷的底片,倒頭來我才發現對攝影的理解非常少。

絕大多數在台灣攝影的人,就一直花許多時間在這部份,他們同時也質疑自己是否能夠稱得上攝影創作者,因此就會參加國外的攝影比賽來證明自己。
例如:TIFA、MIFA、BIFA、IPA等等

我投稿了兩年發現就算得獎,你內心的質疑聲音還是無法消失,加上這幾個比賽的字體一模一樣,直覺是這根本像是集團推出來騙錢的比賽,騙這些沒有好好思考概念,又想得到所謂國際認同的攝影人。

我想告訴你,你得跳出只在與拍攝過程有關事物的探索,才有可能真的在創作。我指的是脫離在器材上的琢磨、非得一定要用好相機才算作作品的迷思、學了暗房才算是創作的念頭。

你需要先思考想透過影像傳遞什麼樣的概念,再去思考要用什麼設備執行。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來達成你的想像,反覆操作得到初稿才會進入到後製。況且,拍攝過程其實是能花錢解決的事情,你可以找專業攝影師來協助拍到你想要的畫面,又或者找專業的暗房工作室處理底片,同樣地後期製作也能花錢找人處理。

唯獨概念是無法被替代的,因為別人想出來就是屬於他人的概念,所以整個創作中,最重要的還是概念,而不是你用多好的相機。

後期:後製

後製不只是調色修圖,還包含輸出影像、裱框、編輯設計、亦或是暗房技術,都是屬於後期步驟。同樣地只要你有錢,全都可以給專業人士製作。

大多數人不喜歡後製,我想原因是必需耗費許多時間與學習軟體。 舉例來說,我在拍The Boundary系列時,一組15張底片從掃描、調整視角到最重要的調整一致色調,這件事我做了整整一個禮拜,顏色相差一點就會覺得照片之間失去整體性。

另一方面後製能協助你表達概念,畢竟一張照片所傳遞的訊息力道稍嫌不足。如果你有觀察過一些藝廊、作品徵件、以及申請攝影相關學校,都希望你提供一組系列圖,這時影像的組合與編排就顯得重要。圖片數量要夠多才會形成系列,當然數量沒有一定要多少,通常是15–20張左右。

左為The Boundary 修圖過程 (螢幕都用i1 Studio校色) 右為Sprawl 系列的輸出60x60cm

攝影是什麼?

隨著科技發展,攝影不再需要門檻很高的技術,不管你是手機、相機、監視器、攝影機、電腦webcam、抖音短片更甚至電腦虛擬建模,只要是透過科技手段取得的影像,對我來說都是廣義的攝影。

前面兩部分討論『攝影=技術?』以及『什麼是攝影創作?』是想區分攝影創作與攝影紀錄,因為大部人是混雜在一起討論攝影,很容易變成兩三個群體各自論述,例如:使用底片拍攝的群體與數位攝影的群體在討論影像創作時,很常變成討論媒材,就像說用底片拍的影像是創作,而數位相機就只是紀錄性質等等。每次我看到那些對話,我心想的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以上這些都是我花了十年的摸索,與金錢堆積出來的個人主觀經驗。
我希望想從事攝影創作的人別繞遠路,別被圖像作文大賽給混淆視聽,別執著在要用哪一台相機上,而是好好思考你想用影像說什麼?這是否有急迫性?這影像與世界的關係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為了紀錄而拍攝,把攝影當作娛樂與技能也不用將自己包裝成像是專業創作者或是評論家,就開開心心拍照與其他人分享你的生活與觀察,切記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你的想法,畢竟那是你的回憶不是我的。

多看書有益身體健康

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喜歡,幫我按幾下拍手(claps)與追蹤我
想聯繫我可以透過 Instagram : chenyingyun_foto
作品集放在個人網站: chenyingyun.com

--

--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29歲在攝影創作的路上探索,文章以分享對影像理解與作品創作過程為主。 作品集網站:chenyingyun.com 若有合作意願,Email: yingyunchen.joe@gmail.com or Instagram: chenyingyun_foto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