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MFA photography的作品集歷程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Feb 3, 2022

Don’t try to be smarter than yourself.
做了自己擅長的事情,而放棄做自己不會的事情

這是一篇半年多來的心路歷程,在找如何做作品集的過程,我發現資料很少,那時就決定做完要把過程寫出來分享。

第一套作品,打掉重來

2021 的6、7月,開始準備申請國外攝影碩士的作品集
當時看到中國知乎上很多人分享作品集應該有2–3個計畫,
能夠呈現出自己不同面向以及表現個人特色。

那時的project是想要透過攝影來討論上段關係結束後內心寂寞的狀態,
”Whenever I think about it, I always feel lost.”
我與現任女友一起合作去面對我自身過往情感的傷痕,拍立得的形式是象徵著記憶的人與拍立得的本質一樣獨一無二,那份被餘下的『空缺』貫穿了回憶裡逐漸模糊的日常生活。

然而做了一兩個月,我發現卡在一個無法聚焦的情況,
我找不到如何讓攝影來表現個人情感敘事的方法,
我根本不擅長這樣的拍攝方式,畫虎不成反類犬。

Whenever I think about it, I always feel lost

轉換作品集題材

約莫在2021年10月底,我偶然與198 cafe老闆聯繫上(2020有上過他開的初階課程),給他看了第一套作品後,他直接告訴我這作品集不會申請上。
他說原因很簡單,攝影作品集應該是透過攝影來探討社會議題跟公眾有關的事情,你討論你個人情感很難會有共感。

老闆說道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不用過度包裝。
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當時他提點我之前有給他看過拍攝自家附近工廠的照片,他認為可以從那發展。

2019年6月拍攝的練習照

拍攝工廠的過程

我帶著Linhof 45相機、板凳與腳架,騎著車往小港臨海工業區去田野調查,漫無目的地在路上尋找我覺得漂亮的工業建築。
第一張是拍攝大林發電廠,我在大太陽下花了一小時調整與思考如何接圖,隔週再騎車到台南請韓籍沖洗4x5 provia 100F正片

初次田調拍完得到幾個結論:
1.只能在工廠外部拍攝
2.工業區內的道路狹窄,無法有多餘後退空間
3.架腳架很顯眼,工作人員很容易誤認為我是政府派來監測,所以別人問起就一律說我在做學校作業
4. 純粹拍工業建築結構而沒有地景,會很單調無趣
5.煙囪對我而言是重要且能代表工廠的元素,因為我房間落地窗就能看到它

紅圈中心處是臨海工業區的大略位置
韓藉和4x5正片
大林發電廠接圖實拍

林園工業區

林園工業區和 2019.5 練習照

臨海工業區沿著台17往南就會到林園工業區,2019年陪朋友來這拍他的作品集,對這區的工廠規模與密集程度感到震驚。
在林園工業區田調,沿著工廠外圍繞圈,偶爾穿進隔壁的中芸村,我很喜歡這場域有條像河的大排水溝還有兩岸的矮樹叢,伴隨著某種落寞孤寂感。

在這我確立了初步想拍攝的影像內容,我認為自然與工業的界線很有趣,人造物長在自然田野中,依著自然而調整邊緣,我想用攝影來討論帶有衝突、矛盾的區塊。

我想到PTT上討論我的家鄉仁武或是林園時,許多鄉民聽到地名就下意識的覺得污染嚴重,直接貼上負面標籤而不願意多了解這片土地,然而這兩塊石化工業區卻又提供了巨大產值與就業機會,我就在想是不是有可能透過攝影透過藝術來讓外地人能夠理解與接近這塊土地?

林園工業區2021.10.27

仁武、大社工業區

仁武和大社工業區

相較來回要80公里的林園工業區來說,這兩個工業區離我只要3–5分鐘的車程,讓我意識到攝影不用在他方。

與林園的場域非常相似兩區域都有溪水流經,而這是我日常要往市區的必經路徑,我卻很少去細心注意與觀察。因為就在家前面,所以三不無時只要天氣不錯我就會帶著相機、腳架在附近閒逛,發現我對住家周遭的環境了解的比我想像中的還少。

大社工業區因為靠住宅區較近加上又在高速公路旁邊,因此外圍腹地有限,與自然的交界也沒有其他兩區多。與仁武工業區合稱仁大工業區,加上林園工業區三者是台灣十大建設時期,為了發展石化工業而建設的工業區。

仁大周邊

作品雛形

作品執行約莫一個月,恰逢12月我需要去台北請教授幫我寫推薦信,我快速修圖並印出13張圖帶去與教授和198老闆討論。

下方是當初討論帶去的圖所拼成,當時帶去討論的照片大小是一致,只是這圖片是我討論完回來要開始修改前,快速留下的紀錄過程圖。

13張DEMO

討論完要修正的方向是
1. 找到這些照片中,我喜歡的色調而後將所有照片色調調整一致
2. 刪除一些沒那麼有張力的照片,去補拍
3. 避免晴天拍攝,重新制定拍攝的條件:陰天或是有霧霾的晴天,這可以讓畫面的對比度比較低一點,若是藍天會削弱那邊界的落寞感
4. 統一照片格式為橫幅
5.反覆出現的煙囪會讓觀眾疲乏,因此要對場域週邊多一些觀察。

“The Boundary” 作品集

最後的版本跟12月時去討論差了很多,我抽換掉非常多張照片,同時借到很重要的reference ”Petrochemical America” 改變了我固執的想法,拓寬了想像,這題材有很多種討論面向的可能。

最後一次前往林園補拍有提前規劃跟在心中預想要拍攝的景,這時就體會到拍攝計畫的重要 — 避免浪費時間。那天遇到了工業區的保全,他很支持拍照讓更多人了解這區塊在做什麼的想法。
BTW 每次從林園騎回家的路上,我都想著我不想再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但還是得去補拍。拍攝至今來回林園的路程都可以從高雄騎到台北了。

後記

2021在蒐集資料的時候,認識了剛申請上SAIC攝影碩士的朋友,那時候我很徬徨的問他攝影作品集沒想法怎麼辦?
他說: 先開始會慢慢有方向

我發現我會下意識的把問題想得很難很複雜,好像應該要幹大事才叫藝術,也很常羨慕創造力很強的人,相比之下我就是個很會拍照很愛拍的普通人。做完這作品的感想是,我想我要增加的是多注意周遭的議題,找尋想用攝影語言來討論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先開始拍攝慢慢修正,要對自己拍的照片有信心。

很多學生的畢業作品都把攝影當作是創作的媒材之一,更多的是轉往結合動態影像與裝置等攝影的廣度去探索。
但在我心中攝影是靜態並且是主要的創作媒材,我想往攝影的深度去探尋,穿越語言穿越文化差異穿越國籍,讓更多人理解它是靜謐且有力量,並會讓觀眾看完後在心中產生問題與感想進而思考的媒材。

對於藝術,目前我的想法是創作者提出他如何看世界或是他認為世界是什麼的表現方式。這份作品集是我提出我如何看待我住家周遭的環境,希望你與妳能接收到此訊息。

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喜歡,幫我按幾下拍手(claps)與追蹤我
想聯繫我可以透過 Instagram :
chenyingyun_foto
作品集放在個人網站:
chenyingyun.com

--

--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29歲在攝影創作的路上探索,文章以分享對影像理解與作品創作過程為主。 作品集網站:chenyingyun.com 若有合作意願,Email: yingyunchen.joe@gmail.com or Instagram: chenyingyun_foto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