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藝術駐村 (下)-在小琉球的互動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Aug 6, 2023
2023/07/21 合照

本篇文章聚焦在我與在地人事物、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駐村期間我所思考與觀察到的事情,最後則是駐村的心得與結論

文章架構如下:
1. 與在地人事物的互動 (講座、當地人)
2. 與其他藝術家的交流
3. 駐村期間我所思考的事情
4. 駐村心得與結論

與在地人事物互動

講座—佩瑜介紹漁夫與船具

2023/07/11 下午在大福漁港,由佩瑜跟駐村的藝術家們介紹小琉球目前的漁船種類與各種釣魚方法,她有準備簡報介紹各種遠洋漁業的捕魚方式,以及漁民的生活模式。 她說小琉球早期是靠遠洋漁業撐起經濟,不過後期觀光發展帶來的熱錢實在快速,所以很多船長或是漁民就轉型開民宿。

講座—海龜復育

台灣咾咕嶼協會 是一個社團法人組織,致力於海洋相關的環境教育以及協助海洋生物救援及復育。當地人組成志工隊在夜晚巡邏各沙灘,查看海龜是否有上岸產卵。因為母龜產卵會回到她最初的出生地,所以志工會觀察夜晚的沙灘上是否有海龜上下岸的爬痕,緊接著觀察母龜是否仍正在沙灘上產卵並紀錄位置。

2023/07/11 下午在威尼斯沙灘,由咾咕嶼協會與研究人員執行海洋保育署的計畫,開挖海龜卵窩計算龜卵孵化率。活動最後是研究人員幫助孵化但沒有爬出沙坑的海龜爬向大海。

講座—咾咕嶼協會介紹珊瑚與海龜

我沒有這張圖只好從別人動態截下來

2023/07/12 週三,咾咕嶼協會的老皮與汯葰分別為我們介紹海龜與珊瑚相關的知識。海龜部分延續昨天在沙灘上的講解外,並介紹協會當前在小琉球為了海龜與海洋生態有做的活動與推廣

協會有推動「環保杯租借」與「環保餐具租借」透過減塑讓小琉球的海廢從源頭減少。協會也有推出海灘貨幣淨攤活動,「海灘貨幣」僅參加小琉球淨灘活動才有機會取得,海灘貨幣在島上有超過一百間店家能夠消費折抵。

珊瑚的討論則是如小琉球周遭海水溫度的月份平均溫度高低是否會影響珊瑚生長,海水平均溫度在島周圍有些落差,成因可能是附近的底層洋流在不同地區交會而導致。不過目前還在觀察水溫影響珊瑚生長的程度,現階段只知道珊瑚喜歡在質地硬的地方生長。協會與當地潛水教練也會定期在海底下田野調查比較珊瑚的生長與健康狀況等。

海灘貨幣

海灘貨幣都是由佩瑜親手畫在海灘的玻璃碎片或是石頭上,一場淨攤要畫50個左右。協會的海龜與珊瑚講座結束後知道隔天7/13有一場淨灘,那晚佩瑜除了要處理藝術季與島上店家的溝通外,還要畫完30個海灘貨幣才能趕得上明天的活動。在晚上十點我跟其他藝術家留下來幫她畫,幫她畫到一個段落,她會再美化。下面三個是我自己畫完。

講座—植物獵人 山豬溝

駐村主辦單位特邀植物獵人 洪信介來小琉球帶藝術家與在地人了解山豬溝的特色植物,圖右是拎樹藤的佛焰苞。他介紹有許多植物會因為小島的獨立性讓植物衍生出獨特的型態適應當地的氣候。我就會聯想到佩瑜說她是家族在小琉球的第五代,她的祖先是從大陸移民來到小琉球,或許可以透過植物來談論移民或是殖民相關的概念。

講座— 聖榮介紹王爺信仰

2023/07/21 晚上在三隆宮由聖榮介紹當地的信仰文化,小琉球有四個角頭各有土地公廟,島民對海上的無民屍非常敬畏所以發展出很多私廟(陰廟)祭拜這些人,也造就小琉球島上有70–80間廟宇。

島上迎王爺每三年一刻,一次七天,第一天會有船在海上繞小琉球一周,王爺是來巡視各地的廟宇,若這些萬應公有幫助島民,那麼會在迎王爺時將其升等,在迎王爺最後一天,會由道士開路到中澳沙灘將王爺送上王船並火化。

若對廟宇文化有興趣,我在網路上有搜尋到一份PDF小琉球家族與私廟信仰,寫得非常詳盡。

人物篇

郵差

我住的房間

主辦方把我安排兩週住在郵差家的空房間,房東跟房客都是小琉球的郵差。房東生活很規律,基本上不太會碰到他,我觀察他五點下班回家洗澡就去親戚家吃晚餐,假日就去東港,所以我跟房客互動比較多。

房客跟我分享他來小琉球當郵差快三年的故事,包含小琉球快速發展所衍生的違建問題或是潛水中心到處開的現況。也是從他口中才知道,小琉球當地貨運只有郵局跟黑貓,島上的7–11、全家是沒有店到店服務,所以有時候郵差送貨得送民眾買的大型家電。

從他們口中得知小琉球當地有喝茶的文化,街坊鄰居多半是親戚,晚上就會到各個親朋好友家中泡茶聊天。我看過一部日本漫畫是去深山偏遠村落尋寶的故事,它就有提到在較封閉的區域,居民是較排外或是對外人有所警戒,但我遇到的小琉球人恰好相反,他們非常歡迎外地人前來。

幸運的是我的作品需要郵寄,跟郵差說一聲就能準時收到包裹,他說因為島上人力不足,延遲一兩天是常有的事情,當地居民不太會計較這種事情。

遊客中心

我每天早上都會去遊客中心裝水,偶爾我會跟櫃台人員聊天詢問景點或是推薦的餐廳。從他們口中得知在小琉球吃辦桌,第一道菜一定是炒米粉再來才會上冷盤,這跟台灣本島的習慣有所不同。另外他們也推薦小琉球的香腸,不像一般香腸是用後腿肉,當地是用瘦肉。

在執行計畫時我有安排去參觀島上的廟宇,譬如四角頭的土地公廟等,有新的發現就會跟他們交流分享,進而得知碧雲寺前的竹林生態園區內有龍目水,信徒可以向觀音佛祖求取水來服用。另外,櫃台人員也提醒我蛤板灣不適合下水,因為那一帶有離岸流。

與藝術家的交流

TALK— sandra.koestler

最左邊是Sandra 中間是翻譯

2023/07/19晚上 德國攝影藝術家Sandra舉辦了講座,她分享她正在進行的創作—在海邊,透過拍攝台北、韓國等地的潮間帶,預計透過投影與平面輸出等組合成一個五邊形能包圍住觀眾的空間,空間會像是水族館那樣展示她的作品。她將錄像視為一種圖層,介於人跟他所拍攝的自然之間的一種過渡,我認為是一種思考人跟非人之間關係的切入方法。

第二部分則是她在小琉球所觀察到的潮間帶生態,以及她反思當地生態導覽許多是將生物拿在手上觀察後再放回去的行為,最後她向大家提問想像藝術作為人們討論生態環境時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隔天我問了她對於這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她回答藝術的角色是『教育』

我也時常問自己藝術是什麼? 我們又如何在關心議題中置入藝術?我自己的實踐方式是找到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之中的矛盾,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人們意識到表象背後的問題。

TALK — CELYN BRICKER

2023/07/21 Celyn 先分享他之前的創作Art for All,他發現鴿子能看到紫外線,而每年都有許多鴿子撞到高樓的透明玻璃而死去,所以他透過特殊顏料在玻璃上印製圖案,人眼看不到但一照紫外光就會顯示圖案,用此來提醒鴿子,最後他改造了上海的一個商場外的玻璃。

他在小琉球的計畫是他透過研究報告發現健康珊瑚所發出的『喀喀』聲,會鼓勵受損的珊瑚礁恢復,而人們大多注視著視覺所及的事物,而忽略了聲音所能傳遞的訊息。所以他透過潛水方式錄製了珊瑚所發出的聲響,並嘗試透過防水喇叭將聲音在海中播放。

我很喜歡他站在動物立場換位思考的方式,尤其近期討論生態時很常希望用非人視角去創造出語境,這更能讓人們感同身受。

WORKSHOP—Johannes Wiener

右邊是Johannes

他認為生物炭很符合藝術祭的主題:『面對共同的海洋』,所以他的計畫分為三部曲,一是用當地的魚骨、廢物、木材等有機物燒成生物炭,第二部分則是用生物炭在島上種芒果樹,最後則是作裝置將生物炭放置在海中的珊瑚周遭,回應珊瑚喜歡在硬質物體上生長的特性。

不過,他一個人要作生物炭耗費許多人力物力,進而壓縮到其他藝術家的資源。原先他沒有要辦工作坊,後來他突然說要辦但翻譯說時間沒辦法配合他,他居然說Sandra的講座沒有他的生物炭對小琉球來得重要,要原本就安排講座的Sandra改時間配合他…

此外,他將芒果樹移植到他安排有鋪生物炭的花圃中,這件事其他人跟我分享覺得挺像殖民主義或是帝國思想要改變原本在他處就存活得很好的植物來符合他的作品。最後,他沒有基於任何研究來支持他將生物炭放入海中不會污染水質或是不會對其他水中生物造成影響。

恩,但他最後還是那樣做了。

聊彼此作品

中間圖為open call藝術家,左起Nicolei、珮姍跟Sandra

在駐村後期我才跟其他人比較熟,一來是因為我前一週我得做完我的作品,時間非常緊湊。二來是我不擅長跟超過四個人一起坐下來聊天,大部分很難交流訊息,前期很多時候是多人聚會或活動,後期時間較多才有空一起吃飯。第三是在我製作期的一週,我覺得沒什麼人關心我的作品,加上看到工作人員多去幫忙生物炭專家,就會覺得是不是自己過於敏感想太多,但有天跟open call的藝術家們聊天,發現根本是大家都有這樣感受,當下我才會想跟她們建立關係,畢竟如果我太神經質,我可能被排擠,我就怕被罵啊。

交流多半是互相幫助彼此完成計畫時的閒聊

有天早晨我找了open call的藝術家Nicolei、Sandra跟珮姍去喝咖啡,翻譯Mattias也有來,我帶著我之前的系列Understanding the mountain的圖片跟他們分享討論。Sandra從德國來台灣之前就先在我個人網站上看過這系列,她非常喜歡並且當她搭高鐵從台北到高雄時,她就注意到半屏山並想說這就是我的作品討論的地方。我非常感動居然有人會在意或觀看我的作品。

我詢問他們有什麼可以分享回饋,她們說這東西可以拆成兩部分討論半屏山這並不會很奇怪,她們對於水泥廠在半屏山的處理只用了銀合歡這選項感到震驚,就像是沒有任何其他選項就只能選擇銀合歡。其他部分她們沒有什麼建議可以給我,只有繼續做下去。

中間的是珮姍,專攻錄像,並將錄像與攝影或是雕塑等相結合,她討論的議題非常多元從文化、民族認同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等。

她的工作坊是與社區小朋友們運用海廢,從當地有的王船信仰概念延伸到,與小朋友一起想像若有個與海洋相關的神會是什麼樣子?在小朋友的工作坊結束後有個遊行,而我們正幫她製作道具。其他人早已結束講座或是工作坊就閒來無事一起幫忙。

在告一段落後,我們想說有看過我的作品,那可以看看各自的作品並分享一下近期計畫或是關於自己藝術實踐的方向。左邊的Nicolei 是菲律賓裔美國人,之前的作品主要是探索家庭關係,因為她的家人分居在菲律賓與美國,那他藉由吃飯的錄像結合飯桌來虛構一場不會發生的吃飯場合。

近期Nicolei 則是有拿到補助後回菲律賓執行討論水資源的計畫,她發現菲律賓很多雨水但卻很少飲用水,藉此他將湖泊與河流的水結成冰將其作為媒介,與氣候危機造成的冰川以驚人的速度融化相呼應。

我問她們認為要成為藝術家需要什麼特質? 是天份嗎? 她們異口同聲說她們一點也不相信天份,不斷嚐試、修正、實踐並將腦海中的想像具現化那就是藝術家要作的事情。

最後我問了Nicolei為什麼她覺得我是個『藝術家』?我問的理由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藝術駐村,相比其他人發展許久、有展出經驗或是相關學歷,我會思考我的身分是什麼?我這幾年的探索方向是朝著我想的方向前進嗎?

她回答當她聽到我發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視覺化的方式就覺得我已經很專業了,再來才會談論視覺化的結果是否有符合我的創作概念與是否有回應我發現的問題。她有跟其他人聊過我的東西,她們建議我要對自己有更多信心,這個實踐路徑目前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駐村期間我所思考的事情

我、珮姍、Sandra、Nicolei

身為外地人的我們所扮演的角色?

我覺得14天光要認識人就不太足夠,更遑論認識一個地方,這前提還是我已經提前去過小琉球跟出發前想了一個禮拜,再加上作品製作期我壓在7天,這也導致我會想我到底是誰?我能夠從什麼地方帶給本地人不同的看法?一個外地人的看法又為何重要?

就像是你跟漁民討論天氣或是周圍海域,我肯定比不過他們更了解這片海域,我想創作者能做的事是透過他們的經驗與記憶去補上需要查閱書或是長時間的背景調查。我想我的角色是當一個觀察者,用我喜歡討論問題的方式找到矛盾點,並蒐集資料驗證自己的想法,這過程很像是一種假說然後透過跟當地人交流驗證自己的猜想。

同時,外地人的身分也是我不想辦講座的原因,一部分是我認為講座要有意義要帶給別人新知,但本地人比我更了解小琉球,我會覺得我短期的觀察並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們有所收穫。另一方面是藝術家在我也只是比一般人多一些動手能力將想像視覺化,並不會因為『藝術家』的身分或是名稱上的不同而更特別。

我認為所謂的藝術家不像醫生要有證照或考過很艱難的考試,只要能夠讓做出來的東西能回答為什麼要做? 做的目的是什麼? 以及如何做?至於學校就是提供一個場合讓創作有更多討論。

創作的改變

環境、空間創造語境
我對攝影的想像從一開始掛在一個白立方的空間牆上,到現在我發現展示的空間與環境是能夠在額外創造意涵。以前跟晟文學長討論過場域的事那時候還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思考在哪裡展示,直到這次駐村我在做作品要一次敘述較多面向時,我發現我得把不同元素疊加呈現,畢竟第一次思考做得稍許拙劣,但也讓我理解場景也能是提供意義的一環。

行為背後的意涵
攝影是個只看得到結果的視覺表現,因此大家會覺得按個快門有什麼了不起。不過當我在駐村創作時,我注意到我在做藍曬的過程是有貼合我計畫的邏輯,包含我選擇壓印的珊瑚石與藍曬的特性等等,在每一次取捨之間都是有意含並且創作的過程更讓我接近我想表達的事情上。
選擇輸出的紙張也是可以有涵義的,這也是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就像為什麼是這個比例又或者為什麼是黑白而不是彩色,當然有時候純粹只是我爽沒有任何理由就是了。

連結作品元素
我想在攝影的路上很像拼拼圖,從把單一張照片拍好,再慢慢拓展到對一個主題能用影像去組成討論,再到用文字精準描述我想討論的事而影像也能貼合文字。

從一個想法到做出來,中間有許多步驟必須取捨,而駐村期間我思考著這次想討論的是珊瑚死亡與海龜還有這座島,我該怎麼連接?原本的我是想著只單純的運用圖像印在紙上一口氣把事情說完,但我意識到攝影本質上很依賴載體呈現,那這個載體是像圖層可以疊合的,換個方式思考就發現自己對於作品元素間的連接變得更通順,在這之前我都是同一種表現方式重複作而形成系列,但同時犧牲了敘事或是有趣性。

駐村心得與結論

7/21六的晚上大合照,Celyn 隔天離開小琉球

跟其他藝術家的交流

我覺得這是難能可貴的經驗,畢竟一直以來都是自己思考或翻攝影集參考,很少有機會能夠坐下來大家討論彼此作品,而且是大家對你所做計畫感興趣的對談,不是那種敷衍兩句的無意義對話。題外話,我現在聽到別人說『很棒』跟『很爛』對我的意義是相同的,漸漸會去篩選討論,也能從言談中感受到對方是否真的感興趣。以前啊總是會把過多的評論往心裡去,例如有人說你的影像過於直接,沒有轉化。那當我反問你認為該如何做轉化? 他說不知道,那我就明白這人說的是廢話不用太在意。

在駐村前,我有看過一些學校是Fine art的碩士,那時候我很困惑每個人都做不同類型的創作,例如他作雕塑、她作錄像而我是攝影,那我們到底要怎麼討論? 不過這次的駐村打破我的想像,不同領域的人在思考相同議題時,大家不太會討論技術或是你用什麼相機,而是就你的概念夠不夠深入來開展對話。我今年要再申請學校的話,會將fine art列入申請清單。

藝術團體交流的重要性

我女友是美術館員在最後兩天有來小琉球跟其他藝術家交流,也是那時才知道有參加過其他駐村的藝術家們會在意能不能跟在地的藝術團體、機構或是策展人交流,畢竟或許很難再回到駐村的地方創作,但若能跟在地的藝文組織有互動交流,那或許會有其他合作的可能性。

珮姍、Nicolei、Sandra

結論

我以為28歲才剛開始藝術實踐的我已經晚別人一大截,畢竟同年齡的人應該都念完碩士,不過看到其他open call的藝術家,發現我的年紀是最小的,就覺得一切不算太晚,更重要的是不停地向前探索,總會有新的發現與收穫。

新發現兩件事:
一件事是有時間壓力下的創作,我比我想得要規律與有計劃性,當然這很大一部分要接受成品沒有很完美或是接受現況的勇氣,先求有再求好。我開始理解那句『莽撞地開始,拙劣地完成,也好過因為心懷完美主義而遲遲不動手。』

第二件事是創作很多時候回過頭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做完了。以前我曾問其他人到底要怎麼樣開始創作,過程該做什麼?他們說很多時候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調整會有一種感受引導你走到終點,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子。

後記

佩瑜&我

最後感謝佩瑜的關心與幫忙,我很難得感受到有人是真心愛自己的家鄉,能燃燒自己忙到凌晨三四點,就為了不想要小琉球這塊土地只被觀光客當成玩水消費的地方,而是能面對環境的問題與改善生態。她凝聚了許多資源與地方人力讓小琉球能嘗試以藝術的形式去貼上不同的標籤,她很常說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總要有人先開始,而她慶幸她的朋友們願意情意相挺一起投入到她所關心的家鄉生態環境中。 我想很少能遇到這麼浪漫的人,看到她很認真想要做出改變的真誠,就會讓我想要多付出一點,我也正在想其他能在小琉球發展的攝影計畫,期待能跟佩瑜這樣可靠的地方協力再次合作。

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喜歡,幫我按幾下拍手(claps)與追蹤我
想聯繫我可以透過 Instagram : chenyingyun_foto
作品集放在個人網站: chenyingyun.com

--

--

Chen Ying Yun
變成相機的男人

29歲在攝影創作的路上探索,文章以分享對影像理解與作品創作過程為主。 作品集網站:chenyingyun.com 若有合作意願,Email: yingyunchen.joe@gmail.com or Instagram: chenyingyun_foto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