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ilège|東京|**

賽門在他方
賽門在他方
Published in
Feb 1, 2020

先說結論:值得一試,但也不要期望太高。C/P值不錯,但似乎少了點感動。

老實說吃完當下覺得一陣空虛襲來,但事後回想覺得還是不乏亮點,恐怕只是因為期望太高。我很喜歡台北的logy,而logy主廚田原諒悟原本就是Florilège的副廚,受命來台灣開姐妹店。Florilège在2016摘星後,也快速從一星升至二星,亞洲50最佳餐廳的名次更是不斷往前,2018最高曾經到第三名(再度證明這個榜單僅供參考,是朋友亞洲第三多,不是餐廳美味程度亞洲第三)

餐廳隱身在青山的大樓地下室,不難找

川手主廚跟江振誠一樣曾經在法國的感官花園(Le Jardin des Sens)工作,在東京的三星法餐Quintessence 擔任副廚後,才自立門戶開了Florilège,資歷也算是十分漂亮。

大概是功課做太多而推升了期望,整餐吃下來覺得料理沒太多創新,也缺乏一拳重擊的感動。想想這時代開 fine dining 餐廳也真的蠻辛苦的,要四處開餐會、做公關、交朋友,料理也要弄得美美的讓顧客會想要PO上IG、Facebook炫耀,菜單還得定期更換、想新哏讓熟客有新鮮感。

吧檯與開放式廚房,石面的質感很好很適合拍照

Florilège的餐廳架構跟logy一樣,巨大的吧檯圍繞開放式廚房,少了一般fine dining的拘謹,更多了臨場感。這樣的設計打破內場外場之分,菜做完也得端上來替顧客說菜,人員可以多工利用,但缺點就是服務的品質不太穩定,尤其英文程度不太穩定,這對外國人來說很困擾啊QQ。

餐廳中午有七道菜¥7500的午間套餐,但也可以選擇十一道菜的完整套餐,價格直接翻倍¥15000,幾經考慮還是先以午間套餐嘗鮮。另外點了一套wine pairing,大概就是現在流行的那套,除了傳統葡萄酒,偶爾混一些雞尾酒,或一些奇妙的組合。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款酒是波特酒、雪莉酒混上兩種茶,味道很特別,其他沒什麼亮點。

さつま芋

開胃菜很吸睛,端上一盤像廢墟的東西。其實是烘烤過的焙茶茶葉,拿起樹枝,底下藏著迷你烤地瓜!外皮酥脆,裡面鬆軟,猜其實應該是炸過。滿口地瓜的甜味配上茶葉的薰香,人生吃過最豪華的地瓜球無誤。

顏色很美~
裡面的焙茶還不斷地在冒煙

椎茸、バッカス

日本的法餐善於融合日本料理的元素進去,這道是口感細緻的茶碗蒸,讓人想到logy的招牌菜也是茶碗蒸。椎茸聽起來比較潮,其實就台灣的香菇啦,裡面除了放滿軟Q的香菇,上面也霸氣刨上黑松露,再淋上菇高湯,菇味滿點的茶碗蒸。バッカス是一種起司,做成奶醬加在裡面多了一股淡淡的奶香。這道還好。

前兩道菜呈現一個低彩度的狀態,跟著蒸蛋一起上桌的麵包居然是裝在椰子殼裡的⋯⋯咦?饅頭?我吃一口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饅頭就是沒烤上色的麵包啊!(其實水的比例跟桿麵的方式不太一樣啦)這麵包少了平常外層金黃酥脆的皮,吃起來真的沒什麼爽感,為什麼要在法國菜給我吃饅頭呢?

サスティナビリティー 、牛

這道是Florilège的招牌,論概念、論美味,也確實扛得起這塊招牌。肉雖然是和牛,但特別強調用的是生產過的老牝牛,一般來說這種牛是沒人要吃的,因為不好吃。經過主廚的巧手做成宛如義式生牛肉(carpaccio)的料理,吃起來卻完全沒有生肉的腥味,也沒有一般和牛的油膩,出奇地清爽。

鮮紅的肉乍看之下好像生肉,但據說其實經過很多道手續處理,略為風乾後再輕輕涮過,要如何巧妙維持這種半生熟的完美色澤與口感,當然是就是餐廳的最高機密。

襯上巴西里做成的香料油與完美的馬鈴薯泥,這道菜好看也好吃,原本無法利用的肉透過廚師的巧手變成美味佳餚,概念上也很符合菜名的「永續」(sustainbility, サスティナビリティー)。完全捨棄肉食或許太困難,但至少我們可以從珍惜食材妥善利用,不要忘記她們都曾經是生命開始做起。

我覺得主菜前的香魚料理是這餐的MVP。去骨的炸香魚裡面,包著用香魚肝做成的醬汁,除了魚的鹹與鮮以外多了芳醇的苦味。旁邊自製的芥末籽醬甜中帶辣,很適合配著吃。吃完後就喝下旁邊的番茄汁以酸味作結,酸甜苦鹹鮮五種味道都有,各種風味的交織與平衡很精彩。

分かち合う

「分かち合う」就是大家share的意思,廚房會先拿出一大塊肉來巡迴展示一下,再分切給大家,除了一大塊肉在視覺上的衝擊感以外(供拍照上傳打卡),大家一起在吧台的座位分享一塊肉也能為同場的顧客們創造出一種⋯⋯該怎麼說呢?共食的親密感。吧臺式的座位、分食主餐的肉,這樣的概念也被複製到台北的logy裡面。

但這個主菜真的是⋯⋯很不怎樣啊!沖繩產的豬肉烤得熟度完美,肉雖然肥,但肉質蠻鮮嫩,配上味噌鍋巴,也不是不好吃,但就是一點感動的感覺也沒有,旁邊綠色的紫蘇醬也沒加到分,總之主菜沒什麼新意,有點讓人失望。

鍋巴還剝落一小塊,有點掉漆

いちじく

第一道甜點是無花果配上義式奶酪(pana cotta),裡面加了薑,讓溫和的奶酪多一點點刺激的香味。上面是牛奶做的冰沙,有點老哏,這道甜點普普。

アマゾンカカオ

第二道是亞馬遜可可,做成像是牛軋糖的軟嫩口感(不是很韌又會黏牙的那種),配上巧克力口味的餅乾碎屑。可可的酸味突出,香味足,這麼好吃的巧克力我可以。

ホオズキ

茶點很酷,是燈籠果!偶爾會在路邊看到的燈籠果,原來是能吃的!要在熟度剛好的時候摘下,剝開外皮就可以吃了,在秋天才結果,是很應景的食物呢。雖然是番茄的近親,用糖煮過之後,居然有像是金棗的口感,味道卻是從來沒嚐過的味道,總之是個很新奇的體驗,為這餐劃下一個不錯的句點。

同樣是東京法餐,我更喜歡L’Effervescence。我後來在想是不是因為只有點午餐套餐,而沒體驗到最完整的Florilège呢?或是選了完整的套餐會更失望?答案當然不得而知,但仔細想想Florilège午餐的價格比台灣的Logy或Raw都更便宜,位處寸處寸金的東京市中心收這麼佛心的價錢,或許也不要太苛責了。

訂位只接受從Pocket-concierge(永遠都沒有位子只能waiting list)或是飯店幫你訂位,不接受外國人自己打電話去訂位。我用Mastercard世界卡的禮賓服務,很容易就訂到了。

造訪日期:2019年10月05日
Tabelog:4.15,銅獎
米其林二星,綠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