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2 │ 如何準備國考?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6 min readOct 18, 2021

該如何準備國考,對應屆考生而言是個熱門問題,已經有太多人針對這主題分享過。

我不認為自己特別擅長考試,不認為個人經驗適合所有人,也不認為過去的許多經驗,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到現在的國考,所以原本不打算對這議題發表意見。

不過,每當看到許多學弟妹對國考「真誠地徬徨」,心中依舊挺有感觸。所以還是決定來分享,一些私房用來緩解焦慮的思考。

這裡不討論學習與考試的意義,不討論國考試題是否能正確評估考生臨床所需具備的能力,就只針對「會不會過」、「要花多久準備」、「怎麼準備」,簡單分享一點想法。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一、會不會過?

首先,如何評估自己會不會通過國考?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問題。

我們其實不只追求「通過」,還追求在考試前「有信心」知道自己會過。

因為愈能即早獲得信心,預期自己能夠通過之後的考試,那麼你到考試前的這段期間,心情就會平順、心安,焦慮感就會下降,生活品質就會顯著提升!

為了想及早瞭解自己會不會過,有人會先做歷屆考題「裸考」── 裸考分數高於及格門檻愈多,你就有愈多信心。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自己的「系上排名」,和「國考歷屆通過率」綜合評估。

舉個例子,假設系上有 100 人,你大約在 50 名的位置,而歷屆國考通過率大約 8 成。

那就可以預計,如果考前大家都準備一樣的時間,今年試題難度也跟以往差不多,那麼,按照數學期望,平常班上前 80 名的同學都能通過考試。

當然,理論與現實總有落差。不過,既然你平常平均在第 50 名的位置,只要你考前也做了和大家相近的準備,考試時運氣沒有「極爛」,你要說你很擔心自己不會通過,我就覺得 ── 呃…好像不是很合理。

尤其若是你在系上平均排名的標準差不大,也就是你平常都「穩定」發揮,落在某個區間,如果這個區間是第 40~60 名,那你要說你擔心國考偏偏就會落到 80 名以後 ── 呃…這真的不太有說服力。

至於那種平常班排 30 名左右,或是更前面的同學,跟你一起準備國考時,若他不但沒有為你加油,還在那邊叫說自己很怕不會過 ── 直接揍他!

跟他說,你這就是 delusion (= fixed false believe)!

若他該該叫的期間甚至超過 1 個月,那就再給他 DSM-5 的 delusional disorder 的診斷吧!

不相信的話叫他自己對一下:

DSM-5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elusional disorder are as follows:

A.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delusions with a duration of one month or longer.
B. Criterion A for schizophrenia has never been met.
C. Apart from the impact of the delusion(s) or its ramifications, functioning is not markedly impaired and behavior is not obviously bizarre or odd.
D. If manic or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have occurred, these have been brief relative to the duration of the delusional periods.
E. The disturbance is not attributable to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 substance or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 and is not better explained by another mental disorder, such as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二、要花多久時間準備?

再來,要花多少時間準備國考?也就是,必須在多久以前開始準備?

當然,這依每人平常的用功程度而異。

平常書讀得愈少、香燒得愈少的人,就需要花愈多時間準備。

再來,每個人希望準備的型態也不一樣。

有些人是希望趁著國考的機會,再紮實地複習一遍所學內容,這麼一來,自然需要比單純為了通過考試而準備的人,預留更多時間讀書。

然而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不變的 ── 同儕之間,大部份人花來準備國考的時間,通常不會差太多,而且多數人都將通過考試。

這所代表的是,如果你系排名在前半,想要打保守牌,可以參考學長姐準備國考時間的「中位數」。

如果你系排名在後段,又想穩健地通過國考,按理說你就需要花比上述中位數還要更多的時間才行。

重點不是時間花多或花少,而是要正確預估自己需要花的時間。

三、怎麼準備?

最後,是要怎麼準備。

這是個困難的問題,我沒有很好的解答。

畢竟我個人比較喜歡、也比較擅長的是深入知識本質、原理式的學習。

「記憶零散知識點」真的不是我的強項,太多人做得比我好。

至於哪些科、哪些範圍要看哪些書,考生情報也一定比我豐富。遑論年代不同,有些新書寫得也比舊書好,網路影片甚至可能是更好的資源。在此就不獻醜了。

在此唯一想分享的,就是準備時,心裡應該明確把考題分成三個部份:

① 不用準備就會的
→ 這是常識或很基本的內容

② 準備了也還是不會的
→ 這是過於艱澀的考題,不要浪費時間,放棄它吧

③ 有準備才會的
→ 這才是值得你聚焦心力、花時間準備的,也是主要會跟同儕拉出差距的內容

結語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準備國考,分享不論過去或現在,準備國考時都通用的底層思考。

首先,可做歷屆考題「裸考」,或用自己的「系上排名」與「國考歷屆通過率」綜合評估自己有多大機率通過。

再來,若你平常學習表現還不錯,想打保守牌,可以參考學長姐準備國考時間的「中位數」,當作預期的準備時間。

最後,準備過程中,分辨出「不用準備就會的」和「準備了也還是不會的」題目,把有限的時間精力,聚焦在「有準備才會的」題目上。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歡迎分享給為了國考一直焦慮的同學
#和成績不差但一直機掰說怕自己不會過的人XD

--

--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長庚醫學系畢業,現任台北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 Resid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