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6 │ 不知要選什麼科,怎麼辦?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14 min readDec 17, 2021

本篇文章,由舊文 【申請家醫科系列】│ 學長,我要選什麼科? 擴寫而成。

選科很重要

醫學生通過國考,申請住院醫師,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要選什麼科?」

根據〈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第 3 條,衛福部承認的醫學專科共有 23 科,包括:

傳統大科:內、外(骨、泌尿、整外)、婦產、兒
傳統小科:皮膚、眼、耳鼻喉
與神經相關的:神經內、神經外、精神、復健、麻醉
與儀器診療相關的:臨床病理(檢驗科)、放射診斷、核子醫學、解剖病理、放射腫瘤
站在醫學社會交界的:急診、家醫、職醫

不同科,不只「疾病類型」不同,還有很多相異之處。

病人與家屬族群(兒科家屬是年輕爸媽、內科家屬是中年子女)、
診斷治療型式(是否有 procedure、開刀時間長短)、
適合執業之機構規模(某些科可在大醫院或小診所、儀器診療相關科別幾乎只能在大醫院執業)、
醫糾風險(急性處置風險高)、
自費市場規模(科別中健保不給付的區塊)、
醫學發展潛力(新藥、新技術之研發上市)…等,

這些都不一樣,也對應出未來不同的工作型態與生活。

對 25 歲左右的醫學生/醫生而言,選科,其實不只是選科,也是在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

不知道選什麼科,正常嗎?

「我不知道自己要選什麼科,怎麼辦?」

沒關係,這很正常。

對「心臟」、「骨頭」、「子宮」哪一個比較有興趣,這問題本就不好回答。

「不過同學好像都很清楚未來的路,積極為將來打算,反觀自己卻陷入迷惘…」

沒事的,我也曾這樣想。

起初懷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不過後來發現,同儕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清楚未來方向,只不過有些人比較容易安心自在。

誠如本系列 首篇文章 所說,由於醫療領域「細碎和封閉」,即使努力探尋,也難以通曉各科的整體模樣,所以選科、選擇自己的未來,絕對無法跟為病人選擇治療處置一樣嚴謹。

以嚴格的學術標準來說,我們其實只能「亂選」。

亂選,不是態度輕率,不是任性妄為,而是決策前根本無法通曉各選項的利弊。

這場景並不陌生 ── 就跟高中時代選大學科系一樣,每天 8 節課都在上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突然要你選電機、資工、機械、土木、醫學、生科,我們卻都在爸媽的叮囑下乖乖讀書,不乖的時候也在上網打電動,能瞭解各科系未來的工作與生活才怪。而就算當時有機會探尋,又怎麼可能真正瞭解不同科系的未來呢?

你可能因為小時候奶奶過世,一度痛徹心扉,最後成績也夠,就選擇了醫學系。

就像你可能因為見過內科學長 CPR 時帥氣的身影,最後成績普通,就選擇了內科。

選科,這件人生大事,注定無法嚴謹。

你的情報永遠不足,這就是人生真實的模樣。

不知選什麼科,是正常現象。

住院醫師中輟,很慘?

「不知選什麼,不如就隨便選吧?」

「欸欸欸~不行不行!萬一『選錯』,到時候會很慘!」

「怎麼說?」

「如果住院醫師中輟(Against Advice Discharge, AAD),會浪費一年啊!而且別科老師可能會認為你有問題,別人都好好的,為什麼就你要 AAD?而且為何連自己有沒有興趣都搞不清楚?我現在如果收你,那你之後在我們科會不會 run 到一半又 AAD?」

許多人害怕「選錯」,是因為打從心底認為:完成專科訓練前就 AAD,是「失敗」的表現。

不只前輩,我們很多人內心也是這麼想的吧?

是的,AAD 確實很痛、很可怕。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懂。

大七實習時,對我而言,AAD 只是傳說中的概念。然而擔任住院醫師後,不但親身經歷一段黑暗時期,也陸續聽聞自己的同學、朋友、學弟妹,在工作上掙扎與失落,渴望脫離現狀,又不知道自己離開後要去哪裡、能去哪裡,只好繼續煎熬、迷茫地過日子。

有人找家人哭過一輪。有人向我傾訴時變成我從來不認識的人。

有人前一天上班還跟你嘻笑聊天,隔天,你就再也沒見到他了。

自那刻起,彷彿有一雙寫輪眼忽然覺醒,看見過去從未看見的「社會安全網」。

我墜入時空裂縫,精神醫學的課程內容開始跑馬燈 ── 原來「個體」與「環境」共同決定一個人是否崩潰的思維,竟也能用在我們身上。披上白袍後,我們便難以想起,自己不過也只是會受傷、會生病的平凡人。

除了為他們心疼、為自己能平安挺過感到慶幸,也為當今醫療環境感到惋惜。

管你征戰能出多少驍勇善戰的英雄,我痛恨飲血的沙場。

(可參考:【醫生自主離院 3】── 給住院醫師朋友的告白

雖然沒有能力改變醫療環境,但至少能讓學弟妹看見環境使人 AAD 的病理機轉。未來當我們站上體制裡的重要位置,請君莫忘 ── 我們不過是比較幸運的人。

醫療環境使醫療人員容易中輟之病理機轉

是的,AAD 確實可怕。

然而,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更可怕的是 ── 我們會覺得 AAD 很可怕的這件事。

雖說醫療勞動環境有待改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你是否想過:

既然我們事前沒有能力做出正確決定,之後發現問題,馬上修正,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AAD 為什麼是「浪費」一年?而不是多一年它科訓練,多出別人沒有的體驗、經歷與人脈呢?

既然多數人對 AAD 抱有偏見,那些仍然選擇離開的人,不就特別清楚和勇敢,特別令人尊敬嗎?

(延伸閱讀:住院醫師中輟 (AAD) 會怎樣?── Case report 帶你看見新世界

事實上,當我向醫療領域外的朋友,說明 AAD 的概念時,對方整個黑人問號 ── 不過是工作不適合,換個工作而已,你們有事嗎?社會上有多少人一直在換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與友人對話截圖

如同本系列 首篇文章 總結:在現行封閉的醫療環境下,若感到迷茫痛苦,你必須定位自己並試圖超越,才能獲得救贖。

(若未來迷茫,也可聽聽 米德人物誌的 podcast

決策要件:訊息環境與決策模型

即使如此,我們都還是希望儘可能不要 AAD。

那麼,最一開始選科時,該怎麼選呢?

這就必須回到做任何決策,都需要的兩樣東西:「訊息環境」與「決策模型」。

「訊息環境」,就是當下情況及各選項的實際內容。它們是支撐決策的背景。

例如,各醫院各科到底在做什麼、師長們人好不好、住院醫師平常幾點上下班、未來出路如何…等的現實狀況。

充分、正確、客觀的訊息環境,是做出正確決策必不可少的依據。

充分,所以需要「多」跟師長前輩和學長姐打聽。

正確,所以要跟「真正瞭解」的人交流。

客觀,所以要從他們和你的分享中,過濾掉對方的「觀點」,留下「事實」。

「事實」,指的是能夠被驗證為真的內容。不能被驗證的,只是「觀點」。

「當然就是要走我們風濕免疫科啦!」主任向你說。

這是觀點。你要接著問:「為什麼?」

「因為我們科目前有很多病醫學還治不好,未來幾十年比其它科更容易有重大突破啊!」

你要聽得出來,前一句是事實,後一句是觀點。並且追問:「像是怎麼樣的重大突破呢?」

「藥廠投入大量金錢,在開發很多標靶治療的新藥啊!」

假設這是事實,那麼你瞭解到「藥廠在開發很多風濕免疫科標靶治療的新藥。你的「訊息環境」就更完備了一點。

不過,藥廠開發新藥,究竟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比較在乎的是如果去基層開業,會不會沒有病人,診所經營困難啊!

這就是你和前輩的「決策模型」不同。

「決策模型」,就是做決策時秉持的態度和價值觀。當利弊衝突時,你如何做出價值判斷。

前輩認為風濕免疫科好,是因為學術發展對他而言相當重要,所以他在乎該科疾病的前景,包括藥廠是否斥資研發新藥。

但你不在乎。對你而言,選擇「在基層容易生存」的科別,是更優先的考量。

在同樣的事實前提下,不同人會做出不同選擇,因為大家各有不同偏好,價值取捨有別。

由於醫療環境分割細碎,訊息封閉、不易流通,所以要趁著在輪訓期間,多向各科學長姐和師長前輩打聽,瞭解「訊息環境」。

過程千萬小心,很多人會將「事實+觀點」混合後一起餵你,你需要有能力把它們區隔開來,才能獲得客觀的背景訊息。

然而,單單獲取各科的背景訊息是不夠的。更重要的一點,是要釐清當兩種價值衝突僅能取其一時,自己要如何抉擇。

明確自己的「決策模型」。

以下,分享使我一路受益良多的 3 個決策思維:容器與自身、人生資源觀、辨識選擇陷阱。

決策思維一:容器與自身

首先,你可以站在「配對」的維度,思考選科問題。

醫院各科別,像不同容器。選科,就是在不同容器中選一個,把自己裝進去。

裝進去前,你需要瞭解每種容器的形狀,知道它們是方的、圓的、扁的,但這還不夠。

你是要把「自身」裝進「容器」裡。

要裝得平順、妥貼、密合,你必須同時瞭解容器與自己的形狀。也就是說,外界訊息只佔一半,另一半在於「自身」。

你對自己夠瞭解嗎?除了向外打聽,有沒有留一些時間,叩問自己?

你對自己夠誠實嗎?自己何時難過、生氣?何時歡喜、安心?你是否坦然面對自己的情緒,還是每每想要隱藏?

如果自身真實的模樣,你都不清楚、不願意承認,就算通曉天下各種容器的細節,又有何用?

不知要選哪一科,可能不是因為你不明白各科,而是欠缺理解自己。

這是第一點 ── 自身與容器的訊息,同等重要。

再來,雖然你能看見醫院裡的各科容器,但還有很多是沒見過、甚至不知道的 ── 有的容器在基層,在國外,在醫美;有的在藥廠,在衛福部,在疾管署。有太多未知的容器,能看見、有看見的,終究太有限。

所以下一步應該想的,不只是「把自己裝進哪個容器比較不痛」而已,而是「最適合我的容器長什麼形狀」。

那容器或許不在身邊,而在遠處等你;或許不在今日,而在未來等你。

時代在變,將來怎麼樣還很難說。若對現有選項都不滿意,就埋首耕耘,努力創造一個吧!

只有你最瞭解自己,所以也只有你,最有機會打造出適合自己的容器。

不知要選哪一科,可能是因為它們都不適合你。而有更適合的工作守候著你。

這是第二點 ── 容器有無限可能。

決策思維二:人生資源觀

接著,你可以試著站在「人生資源」的維度,思考選科問題。

人的一生,有兩種重要資源:「時間」和「金錢」。

想過好日子,這兩種資源必須達到均衡。若只有一項充裕,另一項匱乏,就不可能擁有好的生活。

若你有大量時間,卻幾乎沒錢,你不會幸福。這時你會去工作,花時間賺錢;若你有用不完的錢,卻沒有自由時間,你也不會幸福。這時你必須停下工作,獲得時間花錢。

時間和金錢,在人生資源的光譜兩端,重要性因人而異。有人需多一些時間,有人需多一些金錢,不過相同的是 ── 每個人都必須在光譜上,找出適合自己的平衡點。然後藉由工作,將「適量」時間轉換成金錢,朝平衡點前進。

我們天生下來,初始資源配置就是「全滿時間」和「零金錢」,跟戰略遊戲開局時的狀態一樣。

遊戲開始,你需要先派村民去砍木頭、採金礦,然後才能蓋房子、造兵。

木頭和金礦是好東西,愈多愈好,但它終究只是「手段」。

你不是為了累積木頭和金礦在玩遊戲,而是為了建立帝國、征戰開闢彊土,那才是你玩遊戲的「目的」。

不要當「倉鼠型玩家」── 不蓋房、不造兵,就專囤資源。

人生,是一場計時遊戲。當時間耗盡,遊戲結束,剩下的所有木頭和金礦,將瞬間失去意義。

看過 WCG 世界盃電競大賽就知道:遊戲高手打從開局起,就不浪費任何時間,去挖取自己不需要的資源。

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資源呢?那就得先清楚自己戰略目的 ── 你挖的礦,究竟是為了做什麼?造兵,是要造幾隻?你要把他們派去哪裡,從事什麼任務?要完成這項任務,真的需要這麼多兵嗎?

「不知道,先挖再說~這樣我到時候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

也可以,只是就沒辦法把遊戲玩到極致。

不過也沒人規定遊戲必須非這樣玩不可,畢竟那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沒有目的,且戰且走,也是一種人生態度。至於孰優孰劣,取決於個人價值觀。

決策思維三:辨識選擇陷阱

最後,選科之前,最好也先學會辨識選擇的陷阱。

陷阱1:愈多選擇,愈不快樂

「你希望自己的選擇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

「廢話,那還用說?選擇這東西,當然愈多愈好!」

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學研究發現,選擇變多、擁有更多自由,人不一定比較快樂。

(更詳細的心理學研究說明,可參考:選擇的悖論/4think

逛百貨公司,發現喜歡的衣服款飾,一件 999,覺得物超所值。立刻買下來,非常開心。

隔天,發現朋友只花 799,就在夜市買到同一款衣服。你忽然就從天堂上跌了下來。

「如果當時沒有馬上買,我就能買到更便宜的!」

你認知到自己「沒能做出最好的選擇」,所以感到遺憾、變得不快樂。

你有多快樂,不取決於你獲得的東西客觀上有多好,而取決於你的主觀認知。

當擁有的選項變多,我們就會花更多力氣,去分辨到底哪個選擇才是最好的。

尤其在人生愈重要的分叉路口,我們愈會小心翼翼,投入大量精神成本,也愈無法接受自己選擇到的竟然不是「最好」。

但這真的合適嗎?

陷阱2:追求滿足,而非最大化

心理學研究指出,面對選擇,有兩種心智模式:「追求最大化」與「追求滿足」

追求最大化的人,會試圖從各選項中,找出最好的。

追求滿足的人,只要找到符合一定標準以上的選項,就能接受結果,並忽略其它潛在的更好選項。

兩種模式各有適合的採取情境:

當選項少、各選項結果明確、評估好壞的維度單一,這時可以「追求最大化」。

但當選項多,各選項情報模糊、評估好壞的維度多元,這時「追求滿足」才是最佳策略。

你看到很多同學清楚要選哪科,自己卻不知道,或許不是因為他比你更清楚自己的未來,而是因為你們選擇時的心智模式不同。

他只「追求滿足」,而你「追求最大化」。

別人知道了A和B兩個選項後,猶豫一會兒後,就在兩者間做出選擇。

而你卻追求完美,想窮盡所有選項,確認自己有選到最好的。

你努力找尋C,希望能兼顧A和B的優點,同時又沒有A和B的缺點。

但幾乎沒有這種C。

兩種選項的優缺點往往無法兼得。自由時間多的科別,收入就普遍較低。想留在大醫院磨練進階專業技能,就必須兼做行政、寫論文。

現實中很可能沒有任何選項,能同時滿足我們追求的所有價值。

明確自己心中的價值排序,是捨棄最大化、獲得滿足的前提。

陷阱3:愈難選擇,愈好選擇

另外,若你還是不知該怎麼選,就別再糾結了!

會讓我們困擾很久的抉擇,代表不論怎麼選,結果其實都差不多,也就意味著我們根本不需要為它如此煩憂。

問個問題:

從 2 樓到 1 樓,有兩個選項:走樓梯,或從陽台直接跳下去?

還用說嗎?當然是走樓梯啊!

結果好壞差異明顯,選擇幾乎不費成本。

但換個問題:

從 2 樓到 1 樓,有兩個選項:走左邊的樓梯下去,或走右邊的樓梯下去?

呃…這就得仔細想想了。

結果好壞差異不明顯,選擇就變得辛苦許多。

但事實上,這時根本沒必要花費太多精力 ── 兩個選項不是一樣好,就是一樣糟 ── 不如乾脆隨便決定,然後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也就是說,若你抵死不想走某科 ── 那恭喜你!你很清楚自身定位。

若不同科別對你來說沒什麼差 ── 還是恭喜你!這代表你的未來比別人更有彈性,每個選項對你來說,好壞沒有太大區別,你甚至可以閉著眼睛選!

愈難選的,愈好選。

結語

做個總結。

選科,對醫學生/不分科住院醫師而言,是生涯中的大事。

由於各項訊息不充分,不知道該選什麼科非常正常,不要怕。

選科前,你需要在輪訓時努力搜集各科情報,掌握「訊息環境」;也還要積極探尋自己的價值取捨,明確「決策模型」。

你可以用「容器與自身」配對的視角思考:留意自身訊息與外部容器的訊息一樣重要,且容器有無限可能。

你也可以用「人生資源」的視角思考:一生重要的資源不是只有錢,記得考慮時間,並努力在兩者間找到平衡。

你還需小心「辨識選擇陷阱」:選擇愈多,決策愈難,愈容易不快樂,這時要懂得追求滿足,看似難選的,其實沒那麼難。

最後,特別想跟學弟妹說的是,只要心態調整好,AAD 其實並不可怕。說不定長遠看來還會是一件好事,就跟我現在看自己當初意外的 gap year 一樣。

祝福大家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科別!

--

--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長庚醫學系畢業,現任台北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 Resid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