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人際吸引:兩個具備心理學基礎的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的袐密,就藏在「接近」與「相似」之中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Mar 27, 2021

--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吸引,如同神袐的化學反應。但究竟人與人的相處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吸引?吸引力的產生,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以實證心理學(evidence-based psychology)的角度切入,綜合了各種統計研究的結果,心理學家已經歸納出兩項重要的吸引力法則。

接近性效應

第一個影響吸引力的是「接近性效應 (propinquity effect)」,指的是兩個人之間要產生良好的關係,就必須具備物理上的「接近」;或是說,兩人所在的位置愈接近,彼此的關係就容易愈好。

針對大學宿舍所做的相關研究,分析了寢室之間的距離與鄰居們對彼此的好感度,發現除了自己寢室之外,大學生通常與隔壁寢的鄰居關係較好,與隔壁的隔壁關係其次,再來隨著距離,彼此的好感度依序遞減。除此之外,寢室位置落在最靠近建築入口處樓梯的大學生,能與最多同棟其它層樓的住民建立起朋友關係(這位置有最高的機會,在平常遇見不同樓層的人)。

其實,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裡,「接近性效應」也都一直悄悄地在發揮作用,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係。

在國小、國中的教室,班級中的座位分佈就影響著我們的朋友關係 — — 因為誰坐得離自己比較近,我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和他借一支筆,或者交換考卷,也就更容易與他產生互動,進而有可能和他成為更好的朋友。

在平常的生活圈之外,大部份的人我們根本就不認識,但是卻可能因為某次共同參與夏令營的經驗,使彼此相遇、進而認識。當然,在營隊結束之後,最有可能在日後繼續保持往來的,就是當時和自己同一個小隊的隊員。

又例如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裡,如果遇到的球友,住在離自己家比較近的地方,那麼比起來自更遠地方的人,這兩個人就更有機會在球場上相遇⋯⋯同樣地,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輕易提取大量相似的經驗作為例證。

接近性效應的基礎在於「熟悉」,或說是「建立熟悉感的機會」,因為人類的本性就是不喜歡陌生的感覺,並且害怕未知,於是總是喜歡親近自己所熟悉的東西。

所以當彼此熟悉了、習慣了,我們便本能地賴著而不想離開。就像是我們吃飯時喜歡吃「家常菜」、聽歌時喜歡聽「年輕時聽過的歌曲」、購物時喜歡選「認得的品牌」,這些現象背後的潛在心理機制,都是出於因彼此熟悉所產生的好感。

同樣的心理機制也導致了心理學上所謂的「單純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指的是我們對於另一個陌生人,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只要多遇見幾次,即使沒有額外的認識,我們對他(它)的好感度就會提升。

Image by Ron van den Berg from Pixabay

相似性效應

第二個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

研究指出,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愈相似,我們就愈容易喜歡對方。而在與他人相處之後,我們也比較容易對那些與自己有著相似性格的人,產生較高的好感。甚至,在外表方面(例如髮色、戴眼鏡與否),我們也常在無意識之下,選擇和自己外型相似的人交好。

也就是說,我們都容易對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產生更親近的關係,不論是性格、意見,或僅僅是外表上的特徵,也不論自己在意識層面上是否有察覺。

相似性效應在人際相處的機轉上,很容易由日常生活的經驗所印證。當一個人說自己喜歡喝酒,另一個人卻表示自己討厭喝酒,兩人之間就容易產生距離;當一個人支持婚姻平權,另一個人若也擁有相同的立場,他們之間就更能擁有友好的默契。這些都相當符合常識,畢竟,一個愛好登山的人,自然是容易和其他喜歡登山的人成為朋友,而不是鍾愛潛水的泳客。

外表方面,若有人與眾不同,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他外表怪異,而對他保持距離。而和他一樣的人,則會較容易對他感到熟悉,近而有更多的機會和他產生互動。

同樣的原理,當我們去到國外,如果遇到外表看起來和自己同個種族,同樣會講中文,甚至和自己同鄉的人,我們就容易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而比起身旁滿街的外國人,我們也就更傾向與他們成為朋友。

相似性效應,也同樣能夠被推理:面對相異,我們本能的下一步是去迴避;而面對相似,我們本能的下一步是去靠近。也正是因為,我們都不自覺地使用了這樣的模式在生活,所以長期以來,和自己保持相處的朋友,多半都已經在多年的互動之後,被自己篩選出了某種相似,於是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謂的「同溫層」。

在當今的社群媒體上,發展出了各種機制和運算(例如臉書的按讚、廣告的推播),對每個用戶自動篩選出相似的朋友和喜好的粉絲專頁,並不停推播著用戶「喜歡看到」的內容,使得每個人容易陷入自己的「舒適圈」、變得愈來愈封閉,這並不是因為媒體邪惡,只是因為它精準掌握了人性。

Image by Thomas Ulrich from Pixabay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乍聽之下,「相似性效應」似乎與我們常說的「異性相吸」形成了矛盾,但各種研究卻指出 — — 比起「互補性」,「相似性」在預測一段關係吸引程度的能力上,壓倒性獲得勝利。

確實,我們偶爾也會被與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格特質所吸引,甚至從那些帶有不同想法、不同興趣的人們身上,獲得強烈的震撼與啟發。然而,長期而言,以足夠縱深的層面來說,人們其實只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並選擇和他們在一起。社會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中,大量堅實的證據指出,一開始基於「互補」性質所形成的親密關係,往往十分脆弱,並且只能持續相當短暫的時間。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可能也有出現看似互補性強烈的兩個人,能夠長期維持友好、深刻的情誼關係,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在更宏大的相似基礎之上。

例如近代物理學上有所謂的愛因斯坦、波爾之爭,雖然兩人彼此在學術上意見相左、水火不容,但其實,他們私底下卻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深刻情誼,彼此視對方為「理論上的敵人、靈魂上的摯友」。表面上,他們看起來截然不同,但隱藏在背後更深刻的,卻是他們致志於物理學上的高度相似 — — 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其他人比他們倆人更相近了!

掌握吸引力法則,讓生活更清晰

以上兩個效應,乍聽之下似乎不怎麼特別,但仔細思考,將發現其中的深刻內涵能為身邊的情誼關係帶來啟發。

例如,「接近」和「相似」其實會相互影響。相似的人會創造機會彼此接近,接近的人則會在共享生活經驗以及交流意見之後,達到了想法上的趨同。幾乎在每個團體都必然存在這樣的現象。

我們之所以和其他成員共同被納入同一個群體,不論是以班級、社團、宗教、球隊或工作的型式,不外乎就是出於物理上的「接近」,或志趣與能力上的「相似」。團體的型式使得大家變得更「接近」,並且在經年累月的相處、經歷了共同的遭遇之後,成員們就會凝聚出共同的感情,而產生進一步的「相似」,於是成員間的關係就會愈來愈緊密。

另一方面,在有了「接近性」的洞察後,我們再回頭檢視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就會發現:其實許多關係的發展,只是因為彼此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而所謂朋友,也只不過是那些優先佔據了自己生命位置的人們。

此外,對於一個新遇見的人,自己將能夠和對方要好到什麼程度,在有了「相似性」的認識之後,我們的心裡就更能有個底 — — 那多半取決於兩人之間究竟有多少相似。

雖然我們並不能正確預測,讓自己滿意的伴侶必須具備何種特徵,但當瞭解社會心理學相關的研究後,在選擇伴侶或朋友時,我們就會懂得回頭在自己身上找尋一些線索。

或許,那就是一段屬於自己親密關係的答案。

Image by S. Hermann & F. Richter from Pixabay

--

--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長庚醫學系畢業,現任台北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 Resid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