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學歷愈高,工時愈長?── 解析科技業老闆操你的理由

醫學中心醫師與科技大廠工程師的一段談話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Dec 26, 2018

--

Photo by Avi Richards on Unsplash

最近與一位幾年沒聯絡的朋友聊天,對方現在在台灣的知名科技大廠上班。出於好奇,我詢問了他的工作狀況……

同學:「基本上,我們上班時間就是 9 到 9,早上 9 點到晚上 9 點。一般傳聞裡,我們聽說的工程師在竹科上班,每天早出晚歸的那概念是對的!我現在就是這樣!」

我:「喔真的呀?我們醫師的工時很長、常常晚下班,也還要值班,但沒想到你們也這個樣子啊……你這是偶爾會出現的特例,還是常態呢?」

同學:「可以說是常態了!雖然我們少數時候也可以準時 5 點多下班,但大部份時候,事情都多到需要加班,不然根本不可能做得完。像我這個月晚上 9 點其實是平均,真正離開的時間介於晚上 8 點到 11 點~」

我:「所以你們是星期一到五每天上班很久,那星期六日是休假囉?」

同學:「原則上是這樣,但不見得。我們也有所謂的 on call,或是事情做不完的話,星期六日也要加班!像我們每個月的加班一定都是報好報滿的,甚至還會超過勞基法訂定的上限~」

我:「咦,在醫院是有病房,病人隨時會有狀況,所以醫師晚上和假日才需要值班。但你們為什麼要 on call 呢?」

同學:「客戶有時候要測試我們的產品,挑六日測試的話,我們週末就要一直盯著 line 和 wechat,如果有什麼消息、需要你協助的話,就要趕回公司處理……」

我:「那為什麼要週六週日測試呢?或是說,為什麼不限定對方測試的時間,或是即使遇到了問題,平日一到五再處理就好了呀,不行嗎?」

同學:「理論上,確實是可以沒錯。但是主管、上司會有和對方談判、交易的壓力,會希望儘可能快速、即時地把技術性問題給解決。」

我:「喔喔!所以是一個為了競爭力,於是特別認真的概念了!而你身為基層員工,領了相對高的薪水,也就不得不配合上面這樣做了……

Photo by Hack Capital on Unsplash

過去,例如高中時代,我們都曾經聽說,醫師和工程師都很操,上班時候很忙,工時很長,假日也不一定能休假。從前,我們都懵懵懂懂不明白為什麼……

我:「來問一個很一般性的概念。我很好奇,我們醫界這麼操,其實有很多結構性的問題隱藏在裡面,其中在大醫院工作辛苦,很大的原因是醫學中心的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的位子相對很少,而許多人想要留在這邊訓練、工作。聽起來,你被操得蠻厲害的,這代表你的位置是很搶是嗎?」

同學:「呃…是的,我的位置其實應該是蠻搶的。我現在做的就是 AI,是市場上很夯的趨勢。我的位置對於台灣年輕剛入職場的工程師來說,確實幾乎是已經封頂了!具體的薪資我們有簽保密條約不能透露,但其實上網就都可以找得到。(作者按:詳見 PTT 的 Tech_Job 版,約為 120 ~ 250 萬 / 年)」

我:「但你所擁有的能力應該也很難得啊,不是嗎?」

同學:「嗯,算是。每個禮拜,我的信箱和 LinkedIn 都會收到好幾封面試邀請函,各家公司看到我們放上去的履歷,常常會想要獵人,詢問有沒有興趣過去那邊工作。」

我:「對呀!那就很奇怪啊,理論上像你們這樣條件的人,擁有更多談判的籌碼才是啊!為什麼工作型態最後會演變成這個樣子?我也有認識幾位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法律人,他們法律系畢業,在考司法官和檢察官特考,蠟燭多頭燒,要邊工作、邊準備論文、邊準備考試,雖然薪資確實也比一般的行情高,但每天也都常常搞到晚上 8 點多才下班,我不明白,為什麼學歷高的人,共同的下場都變成了這個樣子?」

Photo by Dominik QN on Unsplash

時間過得真快,沒幾年讀完了大學、出了社會、進了職場,開始有了第一份薪水,忙著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新的能力,如今一個回神,才發現我們竟共同陷入了社會的這種泥淖,無法自拔……

我:「一直以來,我都很好奇,既然有一些人的工作,明顯就是多到必須加班才做得完,那麼:

公司為什麼不花一樣多的錢,多請一些人,讓員工每個人做少一些的工作,讓員工每個人可以擁有更正常的生活品質呢?如果有人嫌薪水不夠,想要多賺一點,那就讓他加班就好了啊?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高知識份子擁有相對高的薪水,但在這樣的勞動環境之下,我們在時間和精神上都一直被壓榨,好像在出賣自己的人生……」

同學:「嗯,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我:「先前跟人討論過,經過了替代役的一年,我們都見識到了這個社會,其實也有了相似的結論。確實無可否認,社會上有很多為了追求經營利潤,無所節制地壓榨勞工的老闆,但同時,我們也恍然發現,原來這個社會上其實有不少位置的人,根本就是薪水小偷。明明自己能力不好,不但不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上班也還不盡力做事,一直在找人聊八卦或甚至打 game 看劇,遇到別人的時候總是抱怨自己有多忙,下班時間到了之後,卻又說自己事情多到做不完,還抱怨老闆不給加班費!

同學:「對!沒錯,超級誇張的……」

我:「關於老闆不願意多請一些人,我可以想到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因為存在這個現象。事情做不完,一定程度上是員工本人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找到更聰明的做事方法。這時候,如果老闆請來更多人,分擔員工原本其實應該要做得完的事情,只會讓整體的支出變高、不認真的員工有空間變得更混而已……

同學:「嗯,我明白。」

我:「但是,我就不懂了,你覺得在你們工程師身上,會有這樣的現象嗎?也就是說,你究竟是在上班時間認真寫程式,或是摸魚、逛網站、跟人聊天,上司會能夠分辨嗎?」

同學:「我覺得其實不太有這個現象,我們是盡全力做都還是會晚下班。另外,如果要的話,其實我們有後台監控可以看得出來員工的電腦記錄,但其實根本不需要這麼做。畢竟上司過去也是待過同樣的位置,一個專案多久能做得出來,做了多久進度會到哪邊,大家其實都有概念。」

我:「是的,所以我就更不懂了!既然這樣,他們就是非常清楚『你被分配到的事情確實就不是一個在正常工時內努力工作就能做完』!那麼,他們為何還要這樣壓榨你們?不能多請一些人,給每個人分配合適的工作量,即使薪資會低一些,但讓你們過早 9 晚 5 的生活嗎?」

同學:「你的邏輯我完全同意。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有和圈內的人討論過,科技業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薪資-勞力型態分佈的原因,我們分析之後認為有三點。

第一:能力好的人其實不多

對科技業而言,專業能力真正到達高水平的人,生產的效率其實是技術水平較低的人的好幾倍,而且,這樣的人才其實不多,或至少,這樣的人力資本在市場上相當稀缺,並非老闆想要就能找到。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其實是很高的

當團隊愈大,溝通成本就愈高,而且是非線性的大幅上升。所以領導者會希望儘可能讓比較少的人來完成一件事,以最小化他與員工們之間的溝通成本,增加團隊效率,而不傾向多讓幾個人加入。

第三、付加班費,比請兩個人還要更節省

按現階段實際情況,或勞基法規範,支付一位員工加班費,比請兩人上班但不付加班費,來得更划算。員工每小時加班費是用底薪去算,而科技業底薪其實不高,這樣公司除了可以因應經營狀況,調整實際人事支出之外,同時還形成了可以用加班費來節省成本的文化。

我:「好有道理啊!就是因為這樣的現象存在,所以掌握專業的人,在台灣,才會淪落到這麼累的結局……」

同學:「對呀~我跟你說,科技公司為了達到最大的收益,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有能力、做事有效率』的人才,然後把這些人『用好用滿』。他的上班時間如果太少就不划算,這樣公司會沒有競爭力,但同時也要小心不能用過頭,因為如果讓員工 24 小時上班,就算沒有過勞死、就算公司不用付賠償金,他的工作總產出也一定會下降,因為太累了。

所以,朝 9 晚 9 其實是相衡之後,最後得到的結果,這樣員工的產量最多,又勉強還不會過勞,算是壓榨地剛剛好唷!

最後,我們終於懂得,時代與環境,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命運。當然,比起過著非人生活的下層階級,例如漁工,我們再怎麼樣也都已經好上太多太多……

只是,如果時代有眼淚,我們的生活會不會就是那淚痕呢?風乾之後,社會依舊繼續向前。

--

--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長庚醫學系畢業,現任台北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 Resid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