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與反移情是什麼?── 行外人的筆記整理與心理學老師的評論補充

移情(Transference)與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陳和謙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8 min readJul 25, 2022

--

週末安寧課程,其中一位講者的主題是醫療人員的內心耗竭,課程中提到「移情」和「反移情」。

由於這兩個名詞聽過很多遍了,自己至今卻仍無法精確講出究竟是什麼含意,內心很不是滋味。所以認真查詢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以下分享整理的小筆記。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和謙筆記區

移情(transference)in 一般情境

意義:當事人將對 A 的情感投射至 B 身上的現象

🔹 舉例

從小我爸爸 (A) 會喝酒和打我,我現在遇到也會喝酒的小明 (B),擔心自己會被小明打

B 的外表、舉止、聲音很像曾背叛自己的友人 (A),而認定 B 是不可信的

殺手把對 A 無法釋放的憤怒,遷移到另一個相似的人 (B) 身上

小明看到 B 是小花的主管,對 B 沒有好感,因為小明認定主管都特別尖酸刻薄,這出於小明對主管職的人 (A) 的過去經驗

When you observe characteristics of your father in a new boss. You attribute fatherly feelings to this new boss.

移情(transference)in 心理諮商/醫療/助人工作

意義:個案/當事人把對他人(A,通常是很重要的人)的情感投射到治療師(B)身上

🔹 舉例

性慾 (erotic transference):個案陷入對自己治療師的愛慕與迷戀

生氣:Amanda (a 32-year-old woman) becomes furious with her therapist when he discusses assigning homework activities. She sighs loudly and states, “This is NOT what I came to therapy for. Homework? I am not in elementary school anymore!”

小明覺得年輕人都是屁孩(A 藏在小明的過去經驗中),年紀大的人比較可靠,所以當看見相對年輕的 B 醫師時,覺得 B 醫師不可靠

(註:一位訓練有素的治療師會善用治療性的移情,協助個案領悟過去的關係和經驗。)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in 心理諮商/醫療/助人工作

意義:工作人員的移情,即工作人員(心理師、醫護人員)將自身經驗中與 A 互動相關的情感,投射到個案 (B) 身上,使自己產生情緒反應和行為改變

🔹 舉例

我是護理師,我媽從小愛對我碎碎念,每次聽到都覺得很煩。現在病人也開始碎碎念,此時我感到異常反感(= 被激到了)

小明醫生是爸爸,家裡有兩個孩子 (A),看診時對方家長帶來發燒昏迷的孩子 (B),小明感到感到特別不捨,從而對對方家長和孩子特別關心

和謙在告知家屬女兒,病人 PCR 陽性無法入住時,看到家屬女兒 (B) 行為舉止優雅、態度客氣,回想起總感覺生命中這類型的人 (A) 很高貴、內心特別尊敬,從而感到不捨,對沒能收病人住院一事感到更加惋惜,也願意付出更多時間精力為此個案處理

和謙因為看到某學弟妹 (B) 展現的行為,和過去的自己 (A) 相似,所以對他更關心、更願意付出時間與其交流分享

花了不少時間,梳理完脈絡,信心滿滿完成上述筆記,原本想來直接發臉書。但猶豫一會兒後,決定先傳給認識的教補習班的心理學老師,讓對方過目一下。

豈料對方竟回覆我長長一篇。拜讀時我嘆為觀止,看完後震驚得說不出話,久久不能自已。

也深刻地理解到 ── 這就是有沒有真正紮實學過相關內容的實力差距。用一些東西來拼湊雖然也可以描述個大概,外行人無法發覺,但整體觀卻有明顯差距。

以下是心理學老師的回覆,經同意後公開。

Photo by Shelter on Unsplash

心理學老師談移情與反移情

我的想法是,如果要談移情作用,比較適合的方式是從它原始的出處來理解它的概念,然後再討論它在各種情境的狀況。所以,以下分成幾部分。

一、移情作用在精神分析理論的意涵

移情作用(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裡面一個重要概念和治療技術(方法)。

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治療師不透露任何關於自己本身的訊息,也不分享自己的反應,就如空白螢幕一般,是一種中性的設定。而既然個案對治療師一無所知,因此任何個案對治療產生的情感,即是個案個人情感的投射。亦即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將自己由潛意識釋放出來的情感,轉移到治療師身上,因此治療師可能被病患當作是自己過去經驗中情感發生的對象。

就精神分析的觀點,這樣的對象典型就是個案的父母親和他們相處的早期經驗,那些意識層面已經不再回憶,卻根植於潛意識懸而未決的內容(即未竟事物)。例如:過去曾經缺乏母愛的個案,很可能對於治療師產生戀慕與被疼愛的需求。

所以,移情作用就是個案潛意識地將過去生活中對重要他人的各種情感、態度與幻想轉移到治療師的身上。移情含有個案過去未能解決,因而在現在生活中不斷出現的潛意識衝突,或自己莫名所以的深層舊有的人際關係模式。移情分為兩類:

1️⃣ 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對治療師加之於正向情感,愛或敬仰。

2️⃣ 負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對治療師加之於負向情感,敵意或嫉妒。

治療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即是去處理這些重要的情感投射,協助病人釐清這些被轉移的情感,覺察這些情感來源及與過去經驗如何相連。移情作用是精神分析治療中非常重要的歷程。

二、反移情在精神分析理論的意涵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指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因自己內在未解決的情感衝突,對個案產生了(不當)情感,而做出非理性反應,或喪失治療關係應有的客觀性。

然而有學者亦指出,反移情不應被視為治療問題,而應視為治療過程中,了解個案內心經驗的有利工具。精神分析的治療師在成為治療師之前,皆已具有精神分析的經驗,接受過完整的精神分析治療,即已徹底處理完自己內在潛意識內容(未竟事物),因此理論上不應該出現反移情的狀況。但事實上任何人的生命都帶著過去經驗,治療師也會有未解決的衝突和自我的脆弱部分,這些都可能在治療過程中被引發出來,而發生反移情的現象。以較寬鬆的定義,治療師對個案產生的全面反應而言,反移情可說是不可避免的。但治療師受過專業訓練,善於察覺與探索自己的狀況。因此,當治療者在談話中,仔細監控自己的內在感受,並以這些反應作為了解個案的元素。反移情若能經過分析而獲得其代表的意義,可以成為協助個案獲得自我了解的重要路徑。

三、討論

我想,一個思考重點在於,我們要多廣泛使用移情與反移情的概念?個人理解或是用這樣的觀點在自我意識之內反思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基本上應該是有益的。

不過,是否要廣泛的使用「移情」與「反移情」這樣的概念或詞彙去指涉某人與他人的之間的狀態,或是在醫病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是要再思考的。畢竟以移情的原始定義,它意指在精神分析的架構下,個案具有對特定對象未決的情感或衝突,而將之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治療師)身上。

可有以下幾方面的討論:

1. 使用的範圍

它是精神分析理論(治療技術)中的一個概念以及治療方法。因此,在離開了心理治療的範圍之外,是不是需要用這樣的概念與詞彙去描繪關係中的情感現象?畢竟在廣泛的心理治療的目的中,就是要去處理那些個案未竟事物,所以個案產生的移情內容,本來就是重要的主題,本來就是要處理的東西。

但如果在醫病關係,或是其他任何的人際關係中,這可能不是重點,而人與人相處卻是那麼容產生各種情緒(與情感),那麼是否有需要要把這些情緒或情感歸之於(放入框架)移情或反移情呢?有什麼益處或不利呢?

2. 強度與時長

在移情作用原來的定義,基本上隱含了這樣情感原本的強度是強烈的,因而形成了個案一定程度的困擾,而在治療過程中顯現並轉移到治療師身上。所以如果某種移情不是那麼大的程度,沒有造成多麼強烈的困擾,並不需要劃入移情作用的框架之中。

同理,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關係是長期或相對長期的,因此,我認為在需要長期相處的關係中,去探討移情或反移情,才會是比較有意義的。

3. 修通(working through)的程度

也就是人們要處理自己潛意識的情感到什麼樣的程度?比方說,人有很多防衛機制的方法,去避免自己陷入困境或面對痛苦。或是說,移情如你的例子所言,也並不全然是負面,因為產生情感的結果反而可能反應在更加用心的對待上。

如果把自己處理的太清楚,情緒太少太難引發,過於的冷靜理性會不會反而變得不夠可愛?我覺得理解移情這個概念,這些也是可以一併想想的。

歡迎至 臉書原文 1 2 交流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