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靈魂精神的舒喜巷創辦人|黃飛霖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 Walk of Life
4 min readOct 5, 2017

--

文字|柯霈婕 Janet Ko

黃飛霖|舒喜巷創辦人

他有一種不明顯的憂鬱特質,幽幽緩緩淡淡的,講話誠懇有禮只是隱約能看見有一團空氣隔在你們之間。感覺得出來他是會為了某些事堅持到底、一不小心就鑽進胡同裡的人。

聽了簡報才慢慢明白,他的憂鬱從何而來。

啊~是對人生路的迷惘。

前半部的投影片,最鮮明的畫面是背影,張張照片的人物都是望向遠方、或進或遠的背影,透露濃濃的迷茫感。而那股茫然正好應證攝影者本身的狀態,黃飛霖用他的畫面訴說心境。

「2008年對世界而言是個關鍵的一年,那年雷曼兄弟倒閉、王永慶離世、我的外婆離開了、姪女出生了,最無奈的是,我在那年退伍。」

「這一年,讓許多台灣人知道,很多努力不一定會有成果。」多麼無助又無奈的心情。

退伍後的四~五年他的狀態是待業,不過即使在人生的空窗期,他仍然做著他喜歡做的事情:拍照寫字,在部落格記錄下他對城市、電影、美食、展覽的看法,這個累積給予他參加京都、福井媒體團的機會,而這兩次的日本行分別送給他一份的大禮。

京都的禮物是醒悟,一個是時候該找回小時候夢想的體悟。

福井的禮物是報酬,一筆足以供他創業的酬勞。

所有我們做過的事情都不會白費,這些事一定會在日後某個時刻成為你我的助力,我一直這麼相信著!

舒喜巷X市集X在地

黃飛霖身體住著喜歡舊城空間的老靈魂,33歲與士林長屋相遇後開始說起老屋故事。原來在士林夜市最熱鬧的裏街道,佇著一棟三進空間的傳統家屋,那是民國初期的社運人士郭琇琮的故居(認識士林長屋),深入認識長屋的主人後,黃飛霖對他產生一股惺惺相惜的浪漫移情,想跟大家說這間屋子曾有過的夢想,想邀請有夢想的青年職人來到屋子的後院展演,開始舒喜巷的市集文化運動。

你們以為黃飛霖的夢想會停在市集就結束嗎?

他讓市集從老屋走到了老城,將人們從街道穿越巷弄走進屋裡,跟職人們互動。

「我不能讓這些職人們空手而回,不管有沒有開市,至少也要跟消費者互動。」於是他深入老城地圖,理解在地文史並進行城市導覽,帶大家認識城鎮再進入文創巷弄,緩步慢城的古往今來。

為了市集去鑽研人文歷史、當起城市導覽員,就跟卓也小屋為了一隻貓頭鷹買下一片梯田山一樣,是不計代價的真摯。

當你做的事情是你心之所向,就會這樣熱血、滿心只想成就這件事,如同我中秋節不去烤肉還在電腦前寫字一樣。

所有活動都是從「人」出發,喜歡文創小物是因為它們勾起我們的生命記憶,讓平淡的生活更有暖度;會想去某處逛逛市集或許是受到市集環境的吸引,所以市集不該只有產品之間的買賣,而是該回歸到「溫度」,讓年輕職人跟老城巷弄緊緊相依,替手作的溫度加碼人情味,也悄悄地將傳統文化帶給年輕人認識。

「很多人說市集、藝文展演,是小情小愛。」但他卻從這些小情小愛看見人性的光熱。

一位行為藝術者的「超完美工作機器人瑞安」,以機器人角色進入底層勞動,就算被看待成怪咖,依然努力藉由行為藝術讓大家關注社會勞動議題。(認識瑞安

北藝大同學組成的光景藝術團隊「2700k」,將「光跡地圖」藝術計畫帶進台北的小巷、老屋、廣場,在暗巷裡透過一顆顆點亮的燈告訴大家,即使在幾無人煙的漆黑裡,我們的人生還有希望。(認識2700k

再來是堪稱今年最受矚目的小情小愛,今年六月在101Apple直營店展示的剪紙藝術牆,就是出自他的研究所同學楊士毅之手,「他一直是個只知道剪紙、專注在剪紙藝術的人,以前會嘲笑他的人,現在都對他另眼相待了啊!」為什麼Apple能看見台灣職人的光熱,我們自己卻不懂珍惜呢?

這些老城、職人正是台灣的能量來源啊。

所以小情小愛有什麼不好,能夠撈回以前小時候的記憶、讓人暖暖的、偶爾會心一笑,是很不錯的一條路呀!

文字|柯霈婕。木可柯。這樣生活

「走自己的路」臉書專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