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石門山東稜順訪古關原

Wesley Tzeng
走讀山野
Published in
May 4, 2022

算起來認真開始爬山至今恰好兩年,這兩年內學了很多,雖然不敢說對自己的登山能力與身體狀況有充分的信心與把握,但也至少累積了一些底氣,知道哪些路線可以用來帶領新手踏入山林、哪些計畫目前尚未成熟、哪些可以集結好友一起組團挑戰。

就跟所有的興趣活動一樣,初期你會需要培養一些山友,漸漸的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Community,你會發現說到爬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風格,有人酷愛撿山頭,只要還有一口氣途經的山頭就是要上去看看、有人厭惡過多的人群,因此偏好走上非傳統路線、有人被大景所感動,天氣稍差確定沒景就不上山、有人隨遇而安,因為單單生活在山野之中就能令人放下憂愁、也有人抱著證明自己的心情,能跑就不走,能不被其他山友超車就寧願不下包休息。

慢慢理解到登山這件事情有更多不同的層次與深度,也漸漸學會去尊重與包容各種不同的信仰,接受身邊各種緣分的增加或去掉。

石門山是個非常非常好接近的百岳,基本上就是在新中橫霧社支線台14甲線的路邊,有人會甚至會說是個應該從百岳中移除的山頭。但在合歡越嶺道甫開通之初這裡確實是個難以到達的地方,受山勢所阻日方在此鑿出了一個隧道,因此稱為石門。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曾有軍用卡車在此被吹落山谷車上士兵全數罹難的事件,據傳蔣經國因此將此地改名為克難關,胡亂改名的風格頗有華國一貫的低俗美學傳統。後來為了拓寬新中橫霧社支線,將整個石門山的西側山壁炸通,才變成現在這樣寬敞方便的雙向單線車道。

也許就是因為這座山實在太好走了吧,過去從來沒有想過要走上石門山來看一看,畢竟我也不是那種非撿山頭不可的人。直到看到了這個有趣的非傳統路線,才再度把石門山放進自己的口袋名單中。

然而這條路線其實也不是我們勞動節連假的PlanA,當初PlanA是中央尖三天兩夜,PlanB是跟著新朋友們走拳背山下開晉社經西拉歐卡出焦土山,也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的路線,PlanC是正準備要通車,也不知道何時會再度因大雨崩塌而封閉20年的南橫三星兩天一夜,PlanD是卯畢羊,PlanE是楠溪林道上南玉山,PlanF是白狗大山單攻,PlanG是西巒大山人倫進單攻……真的是一群菜雞哪裡都沒去過才會有這麼多口袋名單的吧。但無奈天不從人願,連假第二天下午開始中部以北就下雨,第三天則是全台有雨,這基本上把前面幾個方案全部都殺死了,而南橫三星又更扯的是卡到通車日期是連假第二天,要排週六日根本不可能。因此當隔壁棚的新朋朋仁豪說要開石門山東稜順訪古關原這條路線,我二話不說就整團帶過去貼團了。

  • 時間:2022.04.30–05.01
  • 山朋朋:H.W. 駿. 仁豪. K
  • 預計行程:

D0
20:00 出現在鶯歌車站,新朋友仁豪載我們到大禹嶺
00:00 大禹嶺上方涼亭睡覺

D1 沒有計畫行程。反正就是坐接駁到石門山,然後順著東稜一路下切到塔次基里溪溪底,過溪,進到關原河階地找地方扎營。

D2 沒有計畫行程。反正就是睡醒,撤收,沿路走到鐵線橋營地,然後走屏風山新新路出來。

  • 合歡山一帶是多條台灣主要溪流的重要分水嶺,松雪樓-奇萊登山口-黑水塘鞍部-奇萊稜線是北方立霧溪(塔次基里溪)與南方濁水溪的分水嶺;而武嶺-松雪樓-石門山-合歡北峰-大禹嶺則是西方大甲溪(合歡溪)與東方立霧溪的分水嶺,向源侵蝕的結果導致附近的每一座山頭都嶙峋壯闊,四側都是陡峭縱深直達1000公尺的深谷。
  • 這裡的海拔已經超過3000公尺,如果你曾經在天氣稍微惡劣的狀況下站在這裡,就知道合歡山一代雖然行車容易抵達,但確實是個非常不宜人居的地方。然而相對的,在山稜兩側的河谷中,有著許多大片的河階地,因為海拔已經低於2500公尺甚至更低,且鄰近終年水源豐沛的大河(塔次基里溪的原名Yayung Paru中,Yayung是河流,Paru則是廣大的意思),便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許多部落,百年前遷徙進入Yayung Paru的Truku在諸多河階地上建立起了白楊、卡拉寶、西拉歐卡、托博闊等大社,還有許許多多小型的部落紛呈雜沓在期間。
  • 然而,關原一詞其實也並非一個部落名或任何原民用語,而是充滿了日式氣息與含義的。合歡山系位於立霧與濁水兩大河流的分界處,其實也恰好是Tayal系統下兩大亞群Truku與Seediq的地界,兩族原本都是Tayal的體系,經過數百年的遷徙,變成了兩個獨立且經常相互爭奪獵場的族群。而我們今天前往的位於Yayung Paru中上游約海拔2000公尺的大型河階地,就是兩個同屬一個語系的部族最主要爭奪的狩獵空間之一。
    在1914年的太魯閣討伐戰中,當時的日本軍統帥佐久間左馬太才有所感慨,這像極了日本戰國末年東西軍合戰的關原(sekigahara,関ヶ原)之役,因此取名為關原。看來只要是殖民者都會有一種不顧在地文化,只在乎自身利益與觀點,強行更改地名的自戀性格呢。
    其實這似乎是過度簡化的說法,關原一詞似是後來在成立駐在所時,某個日本官僚為了阿諛奉承佐久間總督,才刻意稱此地為關原,在太魯閣討伐戰中,此地的名稱為何仍有待確認。
    這樣來想,胡亂將地名改名叫克難關或是大禹嶺,也很可能是下位者為了奉承上意而想出的梗。
  • 在1914年5月到8月底之間的太魯閣討伐戰,美其名為討伐,實則為非對稱武力之碾壓與霸凌,日本軍方在當年可是有能力擊敗歐洲強權俄羅斯,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傾全中國之財力建造的北洋艦隊的超級新星,竟用正規武力剿滅殖民地的原住民。
    這種事情發生在現代,就像是美國派遣理論上永遠不需要靠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搭載滿滿的第五代戰鬥機,每一架都能抵得過對方整個空軍體系,在進犯中東;在現代,美軍所承受的不是勝利的壓力,而是全球輿論的凝視,但在一百年前的台灣,日軍卻可以堂而皇之的侵門踏戶。
  • 在太魯閣討伐戰的那三個月間,東面則由警方進行推進,而日本陸軍由西部合歡山開始分四路進攻,其中中路軍走塔次基里溪直達各番社就是走石門山東稜這條路線,陸軍的前進指揮所設立於西拉歐卡這個大型番社,並把關原河階地當作後勤倉庫,存放了不少油彈與輜重,因此至今仍有一些剩餘破碎的玻璃瓶罐與薄金屬筒遺留在此。
  • 在討伐戰後,不再有大量軍需後,後勤倉庫撤離,而由石門山東稜這條坡度較大的路線並不適合車輛通行,因此最初期的合歡越嶺道便已重新選址改走高山山稜上由武嶺經石門山、小風口直至大禹嶺(事實上是現今大禹嶺隧道上方的三叉路鞍部,也就是本行我們D0所住的涼亭,當時僅稱為北合歡山埡口,大禹嶺也是蔣經國改的)一線,並將後續成立的關原駐在所設立於大禹嶺以東,比關原河階更高600公尺,現今觀雲山莊附近。也因此我們此行前往的河階稱之為古關原。
  • 確實,這些日人遺留下來的瓶罐金屬也算是一種人造垃圾,從無痕山林的立場而言,不應存在於此。但當這些瓶罐能夠吸引人們前往,並從中挖掘出上述這些歷史脈絡,進而與當今時局對比,甚至發展出一些類似反省的思想,那這些破瓶罐就不再是垃圾這麼的單純,而是富有教育意涵的文物。
    我姑且不自量力的把這些稱之為山林的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ed),而這也是我這兩年來,不斷沈澱與反思,並認清登山對我而言的意義時,最主要的聲音。
  • 再脈絡化並非只能向歷史脈絡的細節進行鑽研,而應該是基於對於歷史人文或自然生態的認識,進而積極的思考我們還能夠在山林裡做些什麼?我們還能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山林進行互動?
    也許,除了走在既定的傳統百岳步道上登頂之外,越野跑、一日單攻或多日速攀會是另一種形式;探勘找路又是另一種;在山野中不給時間壓力漫步,永遠保持著N+1天的節奏也會是一種不同體驗;又或者傳統技術攀登、溯源登頂也會是一種新的互動方式。
    但無論如何,只要基於歷史、人文或自然的脈絡,並對現有的山林互動方式進行多樣化的嘗試,就是我的登山理念。

實際行程:

Day 0 上了仁豪的車,破冰之後才發現原來H、仁豪跟阿駿都是去年北搜初階的同梯,仁豪跟阿駿今年還一起上了進階,根本就都是同學但完全不認識,而我也是今年初階學員,也在同一個地點跟他們有過交集,只能說世界真的很小。
而聊著聊著,我們更發現仁豪跟我們的爬山風格超級像,不特別喜歡撿山頭,喜歡有歷史意義的地方,不喜歡人擠人。因此我們講出來的路線他幾乎都聽過、甚至開過團,還有幾條路線跟我們走起來的感想幾乎一樣。
但當然,正統登山社出身的人還是比我們扎實跟勇猛很多。

約清晨1點,我們到了大禹嶺,意外的在杜鵑花季+連假還有路邊的車位,我們上到了合歡越嶺古道的涼亭,懶得開帳了就直接鋪地墊開睡。
H領了半顆安眠藥,希望對困擾我們已久的睡眠問題有幫助。

Day 1
06:00起床,因為都還不太熟,為了避免耽誤到彼此,大家都迅速整好裝,到大禹嶺等候接駁車。

07:30抵達石門山登山口,路在山形的西面背陽,體感溫度頗低,因此大家迫不及待的背起背包衝上石門山,三兩下就到山頂。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登頂石門山,也是此行唯一一座百岳。

杜鵑花季

08:00 我們在草坡上恣意的抓著大方向往東稜移動,途中有相當多絕佳的攝影點。

出發!

09:00 遇上了另一隊要去古關原的隊伍。

10:00又遇上另一隊,原來就是昨晚在涼亭旁搭帳,4點就起來說話的那群。

11:00路不好認,布條相對稀疏,只能抓大方向往前,我們與上一隊彼此相互超越。有趣的是我們這團沒有鐵血教官類的角色,大家都可以不休,也可以配合休息,休息的時候也都沒有人說要繼續走,但走起來也沒有人會跟不上彼此,於是大家就在松針地上各自睡著了約20分鐘。

時間太多只好睡覺

12:00追上在煮午餐的前隊,但發現只剩300公尺下降,乾脆到了營地在吃午餐。

12:30抵達溪邊,大家默默無語觀察彼此在做什麼就跟著做,看來大家閱讀空氣的能力都滿好的,沒有人催促也沒有人提議,就完成了吃行動糧、喝飽溪水、換上過溪用的涼鞋等動作並開始過溪。

塔次基里溪底

13:00過兩次溪,抵達古關原河階,我們是最早到的,搶了一個好位置,H幫忙煮午餐的泡麵,其他人合作搭起天幕,我則自己搭好了吊床,幫著煮泡麵跟切肉。發現我們真的帶了超級多食材。

吊床選手初登板!效果卓越!
應該是藥瓶?

14:30大家吃不下了,被泡麵的澱粉爆擊,陷入food coma,相約一個小時後起床到處晃晃找瓶子,並到溪邊取水。

啊啊啊 麵麵啊

15:30溪邊取水,又看到一隊已抵達,今晚就有四隊人馬,可見這裡不同於五年前,已經是個滿夯的路線。

16:30大家在河階地上逛的差不多了,因為其實遺留下的瓶罐並不多,拍了些照片,就回到營地準備晚餐。

玻璃瓶與碎瓷碗
左邊:麒麟啤酒橫濱釀造廠Kirin beer yokohama brewery;右邊:大日本賣酒株式會社

17:00晚餐是火鍋料與肉片攻擊,看到爆漿起司球跟蟹肉棒,發現自己下午根本都在睡,沒有熱量消耗,所以也不餓,因此越吃表情越母湯。

二度受到大量澱粉食物爆擊

晚上,大家閒聊著,玩著海龜湯時間很快就過去了,22:30就寢。

Day2
06:00起床,發現仁豪已經蒸好包子給大家,真的是超級澎湃的一趟旅程。

07:30 大家很有效率的邊吃邊收,一樣沒有人催促但合作相當流暢,就像很熟悉彼此的夥伴一樣。

08:00在等阿駿尬賽的時候,大家身邊聚集了一大堆小黑蚊,把大家叮爆,至今一個禮拜了都還在癢。

08:40一樣在河階地上抓個方向就走,雖是河階地,但上頭也有小溪流,也有小峭壁,地景多樣。大約40分鐘就看到帳篷,鐵線橋營地到了。

10:00過鐵線橋後就是屏風山2021年開發的新新路,之前走過所以就是一路慢慢嚕上去,還來不及補水,在十點前就到了。

大家開心的開車回家,約11:30暴雨終於趕上我們,但我們已經在車上。

17:40仁豪送我們回到鶯歌車站,我們才赫然發現,今天是5/1,沒有火車;我們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台灣鐵路罷工。
所幸剛好有公車會到永寧,我們就輕鬆、乾燥、愉快、肥胖的結束了這趟旅程。

全線停駛!百年一遇的勞動階級意識抬頭

2022.5.5

--

--

Wesley Tzeng
走讀山野

Not a enthusiastic writer. Just trying to remember some of the knowledge and feelings I learned from being 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