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喪失對話能力?科技便利卻讓我們倍感孤獨

謝寬|Kuan Hsieh
走馬看花專員
Published in
18 min readFeb 9, 2020

《重新與人對話》讀後感

前情提要

我總共閱讀了兩本 Sherry Turkle 的作品,《在一起孤獨》與《重新與人對話》。《在一起孤獨》詳細描述了科技對人的影響與未來隱憂;而《重新與人對話》更進一步地剖析人性對科技上癮後的社交失能,並從不同世代的角度解釋科技 (主要是手機) 如何啃蝕自我意識。我在閱讀《重新與人對話》時常發現自己在發呆,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正慢慢地且毫無知覺地屏棄了那個能區別我們與機器的價值——人性

為什麼人們越來越不會說話?為什麼自己越來越不安?為什麼自己思考的能力越來越支離破碎?為什麼人們寧願用低效率的簡訊而非高效率的對話溝通?為什麼別人都不懂我的心情?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困擾,也許可以在《重新與人對話》中找到你要的答案。

在失溫的情感中努力搓熱雙手

同理心(英語:empathy)或稱做換位思考,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

同理心不是始於「我了解你的感受」,而是始於「你意識到你不懂他人的感受」。我們每個個體都有在獨處時梳理自己想法的能力,將零散的思緒整理成有條理的概念,仔細回想一整天的每個深刻瞬間,而且無論事情的好壞,我們都能從中學習經驗。當我們有了獨處的能力後,才能在主動接觸他人時,把他人視為獨立的個體,尊重與信任自然就會維繫你與他人的感情。可惜的是,本該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現在都被手機跟平板佔據,我們連好好理解自己內在感受的心力都沒有了。

身為 90 後的我們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過去的日子多有人情味」、「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懂以前的好」等,類似這種聽到都會翻白眼的老掉牙。但白眼翻完,還是要思考是什麼造成了如此的世代差距,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我們跟上一代而已,也包括了我們與 00 後。更別說 2010 後出生的孩子,可能連聽老一輩 (90 後的我們) 說這些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我們這一代人也正忙著低頭滑手機呢!

「科技始於人性,科技也放大人性。」

大約 20 年前,Nokia 說出「Connecting People」這句標語後,「科技始於人性」這句話也隨之誕生;經過 20 年的時間,即使我們掌握了至高的智慧,我們依然無法擺脫生而為人的七宗罪,「人性終將毀於科技」慢慢成了現代社會的警語。作者 Sherry Turkle 多次強調《重新與人對話》要傳達的理念並不是反對科技,而是支持對話——科技應該是我們善加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綁架我們行為與思考的機器。我們可以重新設計科技,改變科技融入生活的方式。科技應該是輔助我們向前的推進器,而非生命維持器。

手機是搶走想法的盜匪

截圖出自野蠻遊戲,手機成癮的女主角發現自己手機不見後,思緒變清楚的瞬間

作者在書中講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故事:1945 年,發明家兼工程師 Vannevar Bush 夢想發明一種裝置,名叫 Memax,可以迅速處理邏輯流程,讓人類有更多時間投入緩慢的創意發想。諷刺的是,當我們越來越接近 Bush 所想像的世界時,似乎出現了相反的結果。看完《重新與人對話》後,我很認同作者的論點,手機不僅會干擾對話,也會將縝密的邏輯思考,變成破碎零散的想法。

首先,為什麼手機會打斷對話呢?大家一定都經歷過對話進行到一半時,對方把手機從口袋或桌上拿起來的災難性時刻。無論你的話還說完沒,對方的注意力早已隨著手指轉移到發亮的螢幕上了,是重要訊息?公司郵件?還是 FB 通知?是 IG 通知?各種不同的猜想如幻燈片般快速閃過你的腦海。你的話語早已在空氣之中化為虛無,就算你努力說完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喃喃自語,話題早就被對方的悶哼給硬生生掐斷。等到對方終於放下手機抬頭看著你時,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也跟剛剛的話題八竿子打不著。

有過以上經驗而倖存的人應該理解,身為一個真人,卻要跟一台手機爭奪注意力是多麽令人感到沮喪的事。當一段對話的熱度趨緩時,口袋裡的手機對你的吸引力也正慢慢增強,人們難免會想避免尷尬的空氣在兩人之間凝結,而從口袋掏出手機滑呀滑,這可以算人之常情。只要你能感受到手機的存在,你的注意力就會隨時被拉扯,更別提手機放在桌上的情況了,手機就像魔戒一樣,不斷地誘惑著你,直到你薄弱的意志力放棄抵抗為止。因為現代人並不擔心被獅子、老虎吃掉,我們只怕空氣突然安靜與隨之而來的「尷尬感」。如果你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改善這個狀況,讓我分享一下我的作法:

「手機放桌上時螢幕朝下;對話中真要用手機的話,先跟對方說個不好意思;用完後再為打斷稍早的對話表示抱歉。」

請為對話搬幾張椅子

「三把椅子,一把方便獨處,兩把供促膝談心,三把為社交需求。」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害怕孤獨,雖然有些已經漸漸習慣孤獨,但作者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科技無法提供情感教育,唯有當面與人互動才有這種效果,我以前聽過一個說法:肢體語言在對話中能傳達超過九成的訊息。這個概念深深影響著我,並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成為我的理念,我把現代人的對話方式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透過文字與貼圖、第二級,透過電話語音或視訊、第三級,面對面。

第一級,透過文字與貼圖對我來說是最沒有效率、情感含量也最低的溝通方式,除了家人或有默契的朋友之外,我很不喜歡用第一級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因為我並不善於用鍵盤與人交談,那就好像無頭蒼蠅般,突然失去了一些感官的亂飛。在大學時期使用交友軟體一陣子後,我和我的死黨都同意我們在與陌生人傳訊息時毫無用武之地,因為我們的眼神、笑聲、語氣與幽默都被排除在文字之外,若你要說我很不會聊天,我不會否認。補充說明,我們自認對交友還算有自己一套想法的。

第二級的對話效率,在我的認知中是遠超過第一級數十倍的。好比確認聚餐地點、時間與人數的一件事,若是透過貼圖與文字簡訊,往往需要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但如果你願意打通電話,這件事可能在 30 秒內就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論。附帶好處就是能聽出對方的情緒變化,或甚至聽出對方身體不舒服不方便赴約的寶貴資訊,進而展現你的關心與體諒,這種高一層級的接觸方式的好處,是純文字對話完全無法提供的。

第三級,面對面進行有溫度的對話,竟慢慢成為現代人最珍貴也最少見的溝通方式。作者在書中點出面對面對話的難處——不確定性。隨著發送文字訊息變成我們溝通方式的第一志願,人們已經習慣掌握聊天的節奏與訊息內容的精準度。掌握節奏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明明看到對方的訊息,卻將手機蓋起來,等了十幾分鐘或上個鐘頭之後才回覆;至於訊息的精準度,就是當你把訊息打完後,進行文字編輯的動作,好讓自己傳出去的內容更加精準。可惜的是,以上這兩個習慣在面對面的對話中毫無用武之地,面對面的對話是隨機、即時且雜亂無章的,而且是需要多加練習的!這世上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對話,每次與對方的談話都是全新的體驗,透過處理對方的即時情感回饋與拿捏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才能培養出我們欠缺的同理心

無法掌握、無法逃避、容易犯錯、尷尬等,都是面對面對話讓人畏懼的原因,我們無法修正脫口而出的話語,也無法逃避對話時空白時間的尷尬,但這卻是能讓我們理解互相尊重、包容與理解的必經之路。有時候隔著螢幕打打字很容易,但當著對方的面要說出同樣的話時,卻比登天還難。想想那些「無意」霸凌別人的網路酸民,不用負責的敲敲鍵盤,有如不會咬人卻不停吠叫的狗,完全不知道他們造成的傷害也許比打在臉上的一拳還痛。若我們能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人的情緒,並為自己的作為負全責,我相信霸凌的事件,無論是在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中,都能大幅減少。

一把

發展心理學一直主張獨處的重要,現在精神科學也如此主張。唯有獨自爬梳想法,而非因應外界刺激時,我們才會用到大腦中專門用來打造可靠記憶的基礎架構——「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所以,少了獨處,我們就無法建構可靠的自我意識。然而,在數位世界成長的孩子,隨時隨地在回應外界的刺激。他們上網時,思維不是在漫遊,而是遭到綁架,是破碎零散的。

語言創造出「孤單」一詞 (Lonely),表達獨自一人的痛苦;卻又創造出「獨處」一詞 (Alone),以表達獨自一人的怡人自得。而科技的發展卻剝奪了我們獨處的時間,也讓我們無法輕鬆的在獨處時「做自己」,我們那隻手就是得將手機拿出來看一看才肯罷休。等紅燈的時間滑手機、等朋友的過程滑手機、搭捷運滑手機、吃飯滑手機。手機無所不在,也幾乎無所不能,貌似豐富了我們等待的時間,卻是我們思考停滯不前的主因,導致現在一個人在路上等待的空白時間,如果不拿出手機滑兩下,就會被自己的尷尬癌給害死。

離線焦慮,是導致很多現代人隨時處在焦慮狀態的主因,焦慮感促使他們重拾手機,每個人都想要有歸屬感。我們發出訊息時,其實是在傳達一件事:我們是有人關注的。我之前也有寫過相關主題的文章,類似於離線焦慮的錯失恐懼症 (FOMO),有興趣的話可以看這篇

文章前面有提到,自省的過程是自我成長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我們卻忙於回應週遭的世界,而沒有先學習了解自我。每則訊息、新聞與動態的干擾都是與獨處背道而馳的外在因素,快速的動態瀏覽時,大腦需要立即消化這些即時資訊,讓我們無法進行大規模且仔細的邏輯性思考。資訊爆炸確實讓我們取得很多最新消息,但思考並沒有隨著搜集的資料量成長而跟著深入,反而永遠都在表層輕撫而止。獨處能讓我們的自我意識更加沈穩,進而強化同理心;與他人的交談則可以提供豐富的自省素材。我們在獨處時,都在蓄積與他人對話的能量;從社交對話中擷取反省思考的題目,讓獨處發揮更大的功效。這是一個與人對話、獨處自省、提升同理心、再次與人對話的良性循環,且這些都是能隨著時間而熟能生巧的技能。

無法獨處的人,只會感到更加孤單。如果我們無法養成獨處的習慣,並讓其他人也了解獨處的好處,人們只會知道孤單與焦慮是什麼感覺。一把椅子方便獨處,不見得是指孤單一人,而是一種刻意的沉潛與自我意識的集中。對獨處駕輕就熟的人,與人相處時能更加真實,因為你更有自知之明,也更能理解對方的立場,不會對他人有不切實際的想像。獨處可以使對話更豐富,但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破壞了我們獨處的能力。

請擺脫「我分享,故我在」的謬誤。

兩把

多加一張椅子,讓我們繼續探討「家庭」、「友誼」與「愛情」這三種人際關係。

「家庭」

是孩子們社會化與培養人際互動技巧的第一道關卡,書中提到很多孩子從小就必須跟智慧型手機爭搶父母的注意力。很多成年人已經開始意識到沈迷手機的負面影響,但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卻無從比較起,因為本該是他們以第一人稱或旁觀者的角度學習溝通的機會,現在全部被發亮的螢幕擋在眼前。前陣子過年去餐館吃飯,都能發現每個家庭獨特的相處模式,但有個共通點:幼兒面前的餐桌上,都有一台智慧型裝置,播放著沒什麼營養的節目。每每看到這種大人們你來我往相談勝歡,但小孩子們卻冷冰冰直勾勾的盯著螢幕的情景,我都為孩子們受到的家教感到惋惜與可悲。

未來我們都有可能為人父母,要記得,玩手機永遠不嫌晚,但培養親情的機會,錯過就不再。精神科學家 Daniel Siegel 表示:「這種眼神交流的時刻,在孩子的一生中會重複無數次。這種默契交流的瞬間,把人性最好的一面 — — 意即愛的能力 — — 從一個世代傳給下一個世代。」認知神經學家千住淳也發現,分析他人的感受與意圖的大腦部位,是由眼神交流啟動的;簡訊裡的表情符號並沒有這種效果。

幼兒最早學到別人與自己不同、而且是個值得理解的個體的機會,就在家庭的對話中,他們能藉此機會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進而培養同理心信任自尊。家庭理應是一個受保護的空間,能讓成長中的孩子暢所欲言,不必時時刻刻擔心自己說錯話,並知道父母親是值得信賴的對話對像。透過與家人對話與眼神交流,學習如何解讀他人的手勢、幽默和諷刺,並不需要厲害且精彩的對話,只需要雙方投入傾聽對方,重點不在於分享了哪些資訊,而是了解人際關係是需要持久維繫的課題。

「友誼」

身為 Z 世代的一份子,我有幸見證智慧裝置與網路普及化的過程。大概就在國中的時候,Facebook 臉書的出現,讓我們原本的社交模式轉了 90 度的大彎;原本會刻意打滿的電話簡訊,變成一條一條的 messenger 訊息、認識隔壁班同學的方式,從在走廊打招呼變成臉書的交友邀請、玩的遊戲從貪吃蛇變成開心農場等。社群媒體的出現改變我們「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而科技的出現也幫我們降低了友誼中的社交焦慮,雖然我們擺脫令人尷尬的交友過程,但也衍伸出喪失對話能力的反效果。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個受訪者發現,如果你想要來一場真正的對話,你必須等待七分鐘,也就是受訪者口中的「七分鐘法則」,但受訪者也坦承,他自己常常撐不到七分鐘,就會開始發送簡訊。我有試著強迫自己刻意練習「七分鐘法則」,堅持在對話開始後的七分鐘內,放棄拿起手機的衝動,出乎意料的,進行一場乾淨的對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這麼困難。

看看就在你身邊的朋友與手機中的朋友,雖然都是朋友,但請努力珍惜當下在你身邊的朋友,而非手機上突然跳通知出來的朋友。想像你的朋友正在向你訴苦,也許是生活上的困難、工作上的不如意、感情上的爭吵,而你正在盡力的安慰著他,但你卻能看見他剛打開的手機螢幕,是另一位朋友的聊天視窗,他的注意力已經被手機搶過去了、你也被靜音了。明明唯一在他身邊的人是你,但你卻不是安慰他的主角。這就是我們現代人需要去思考關於交友的矛盾之處:我們相識,但不相熟。

「不在一起的時,密切關注彼此;在一起時,反而漫不經心。」

「愛情」

「對方在你身邊,而你根本不想查看智慧型手機,那就是真愛。」—Alain de Botton

雖然浮誇了點,但也暗示了收起手機的這個舉動,能代表對另一半的重視程度。在我們的認知中,只要發訊息,對方就會看見;如果他們在乎自己的話,他們就會回覆。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已讀功能的出現,「留白」已變成感情萌芽初期很多人會採用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不要這麼快的回覆訊息。曖昧時期最棘手的狀況不外乎是你發簡訊,而對方卻選擇不馬上回覆你,搞神秘、刻意不回的現象在網路交友稀鬆平常。人們的報復心態偏偏在這個時候發作,若對方不回覆,那我也該保持沈默,或是在社群媒體上裝忙,忙到忽視你的人都注意到你比他還「忙」。對於這種互相猜忌的競賽,我只給一字評論:蠢!

我們包容別人對我們沒有同理心,也寬容自己對別人沒有同理心,這個循環將生生不息輪轉下去。不願意承認別人這樣對待自己讓你很受傷,也裝傻不知道這樣對待別人很傷人,同理心就是在這種互相推卸責任的過程中,被消磨殆盡。欺騙與說謊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家教中的第一重罪,若你不願對他人說實話,至少要對自己絕對誠實,只有如此鍛鍊自己的心智,我們才能發展出成熟且真誠的感情。

左滑、右滑、配對成功!這種數位時代的無阻力交友方式,讓人與人之間培養穩定感情的能力下降了,我們變得必較難信任別人,也不容易與人分享生活。諷刺的是,這種尋找新戀情的交友方式效率極高,但也削弱了同理心與親密感。科技讓我們的擇偶選項多到數不清,這其實也帶來了不少麻煩,我們「以為」我們有無限多的選項,但實驗早就證明了,越多的選項,並不會帶來更多快樂;相反的,當我們的選擇被限制時,我們反而對生活比較滿意。

這種像一場求職面試的找伴侶方式,往往都是以悲劇或鬧劇收場,我已經看過好多位朋友經歷了雲霄飛車般的感情歷程了。從一開始的新鮮期待、充滿希望,到後來的憂鬱喪志、迷失自我;若能在這種速食的關係中慢下來思考,你可能會發現,你與伴侶之間缺乏了親密感,擺在眼前的只有很多很多的資訊。頻繁的訊息往來,容易掩蓋缺乏感情中缺乏親密感的事實。劇終之前,你也許會不停的問自己「我是誰」、「他是誰」、「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搞不清楚狀況的你,最後只能無力地說一句:「我都順其自然啦。」

三把

在兩把椅子之後,讓我們看看科技入侵後「教育」與「工作」的模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能清楚的感受到作者對教育這塊的擔憂與期待,但有別於之前「家庭」的教育,在三把椅子的情境中,是我們在學校所受的「教育」。

「教育」

現在回想起來,在不同的求學階段,我的注意力一直不斷的在下降。國小國中雖然調皮搗蛋,但課堂中依然能保持專注,有精神地聽完每一堂課;高中開始有 iPod touch 以及越來越智慧的手機,上課玩遊戲、看影片、感到無聊的狀況開始層出不窮;到了大學,連課都不太想去上了,原以為有了筆電與智慧型手機能幫助自己奮發向上,但在課堂上卻越來越難專心,對需要花心思去學習的新事物也越來越沒耐心了。我們以為科技產品賦予我們更多掌控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心多用的過程中,我們追其的是一種幻象,我們以為自己同時兼顧了好多件事情,但大腦其實是在不同的事情之間快速地切換,而且每多加一件事,整體績效就會降低。一心多用讓我們的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我們以為事情處理得越來越好,但事實上卻越來越糟。

數位時代的人們很容易感到「無聊」。多虧科技,我們能知道外面世界正在發生的所有事,這也讓我們更不願意為某些事情定下心來,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只要我們感到無聊,我們就會立即「上線」娛樂自己,對我們來說,課堂中的資訊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刺激罷了。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已經很多學校與機構將智慧平板導入學習中,讓尚未培養沒有自制力的學生們,就這樣暴露在所有資訊前。有多作家、創作者都了解不斷接收資訊的後果,而主動拒絕資訊誘惑,在需要專注時切斷網路連線,將自己屏蔽在數位訊號之外。

我們的大腦可塑性非常強,若我們平常使用大腦的方式是短時間且不停更換主題的方式,那我們在需要稍微長一點的專注時間時,就會很快地失去耐心、感到無聊。數位時代的標題學習法,讓我們遇到很多事情都淺嚐即止,變成這裡學一點、那邊看一下,在瀏覽搜尋結果時,截取片段有價值的資訊。相反的,老一輩人們吸收資訊的方式,讓他們能夠鎖定幾個值得信賴的資源後,深入閱讀並搜集有價值的資料。但這兩種學習方法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風格不同罷了。

雖說沒有好壞之分,不過在實務上,我們淺嚐即止的風格,很難發展出完整的敘事框架,並針對某個議題發表有條理的看法。我們不識年代、歷史,更慘的是,我們很多人沒有分辨事情重要性的能力。在閱讀書本與長文中才能擁有的架構思維,是我們平常滑的限時動態與即時資訊無法提供的,網路已變成我們的「資訊義肢」,當我們發現某項能力不足時,會馬上啟動上網搜尋的能力,而沒辦法往自己內在的想法挖掘可用的資訊,因為我們內心並沒有靠自己的思考後,整理而成的對事件的看法。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挑一個隨機的議題,並轉頭問你身邊的朋友,如果得到的答案十之八九都是:很好啊、我覺得不錯、我沒什麼想法的話。我們也許真該試著把瀏覽限時動態的時間拿去閱讀長文了。

書中有個個案說如果沒有手機的話,他很容易感到無聊,他的母親熟記了許多美麗的詩詞,但他則對詩詞一無所知。對於自身的文化與歷史全貌毫無印象,因為當他忘記任何事情的時候,只要上網搜尋就能解決問題,這也導致他沒有「資訊義肢」時,整個人像一個空空的箱子,一點內容都沒有。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個案,就是我自己的縮影,若跟我的父母親相比,我肚子裡的墨水只剩半瓶響叮噹,但他們卻飽讀詩書,在談話中表達自己想法的用字遣詞、引經據典與完整性,我是遠遠比不上的。一開口便分出高下。

「工作」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公司中,有一群很像在開飛機、戴著耳機專注在自己世界中的年輕人——我們。進入職場後,我們帶著舊有的習慣,透過通訊軟體與簡訊完成工作上與同事的交流,但就如我文章前面提到的,簡訊的溝通效率是遠遠不及面對面溝通的。我個人在工作上如果有需要其他人協助時,喜歡先丟訊息詢問對方是否有幾分鐘的討論時間,或直接走到對方的位置上打招呼,因為透過這種面對面直接對話的方式,才能真真正正的了解同事的想法,並感覺到文字無法透露的情緒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業務在對待重要的客戶時,總需要登門拜訪,因為簡訊與郵件的溝通方式,總會遺漏一些能左右交易的重要訊息。而且實驗證明,與同事的交談越多,生產力就越高。

作者認為,某些只願意透過文字與電子郵件溝通的人們,可能是因為害怕失去掌控感而不願抽離簡訊與郵件,因為相較於隨機且直接的面對面溝通,透過簡訊就能精準掌握回訊息的時機與內容。Google 在這方面做得很完善,從硬體設施與內部活動出發,設置餐廳、休息區等空間,定期舉辦公司內部跨部門的活動與運動競賽,鼓勵員工交流想法、刺激思考,造就了今天無人能及的網路巨獸。

開啟對話吧

作者在《重新與人對話》中講了非常多內容,你能想像還有第四把椅子的存在嗎?我可能沒辦法把作者的理念表達得非常清楚,這種資訊量爆表的書還是要親自讀完一遍,才能大概了解科技對我們社會造成的衝擊有多大。 作者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去不同的學校與機構搜集研究資料,讓書中實際案例的內容非常豐富,若你希望看到不同的案例分享,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當然若能先閱讀《在一起孤獨》的話,就能更全面地了解作者做研究的過程,但那本書就相對稍微生硬了一些。

太多人都說他們沒時間面對面溝通,卻不分晝夜的上網尋求與人的連結,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越來越常出現了。一感到無聊時,我們就習慣掏出手機搜尋東西,有時甚至是隨便搜尋任何東西。我們的下一步,應該是在感到無聊時,改成搜尋我們的內心深處。為此,我們必須將內在的自我視為可探索的資源,並從培養獨處的能力開啟與人對話的良性循環。

「吾日三省吾身」曾經是被我嗤之以鼻的文言文之一,曾子早就說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不僅能夠改善自我對待世界的方式,更能增進與朋友、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開啟對話吧!從與自己的對話出發,真誠的面對自己,將每天經歷的事件內化成自己看世界的經驗,下次跟三五好友聚會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把手機蓋著或收起來,開始進行令人尷尬又容易失控的對話吧!別忘了要有眼神交流喔。

感謝你的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