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小丑 JOKER

一部很孤獨的電影。

謝寬|Kuan Hsieh
走馬看花專員

--

前情提要

從預告一出到現在,這部電影讓我們等了半年的時間!10/3 上映當天我還跑去新竹出差,客戶採訪到一半突然想到小丑上映了,趕緊請女友幫忙網路訂票,出乎預料的空位很多,抓了兩個中間靠後的位子,心情才安定下來,晚上有電影可以看了,是小丑。

看電影之前就跟女友說:「我要寫這部電影。」但看完電影、寫出劇情大綱後,卻遲遲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切入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平鋪直敘稱不上劇情片的角色剖析電影,卻給出龐大且不可單一討論的電影內容,畫面呈現、音樂、電影、心理,在這部電影得到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獅獎時,就更令我確信這部將不只是單純的爆米花電影。為了確定我對這部電影論述的一致性,我想先談談我眼中小丑的虛與實。

Arthur 的危險心靈

電影中讓我對 Arthur 徹底失去信心的時刻,不是他槍殺三個王八,也不是他殘殺他的同事 Randall,甚至不是他在病房殺了他母親的那幕。當他拖著濕淋淋的身軀,坐在單親媽媽 Sophie 家的沙發上轉頭看見她時,我對 Arthur 信心崩潰了。Sophie 的臉上不是驚喜,而是害怕與恐懼,這裡應該是 Arthur 的避風港,應該是高譚市最溫暖的地方,可惜一切都是 Arthur 在自欺欺人罷了。在自家門口調情、在 Sophie 門口熱吻、在脫口秀、在餐廳約會、在醫院病房,背景一聲一聲的重音,一下一下把 Arthur 釘入萬惡深淵。我突然思緒奔騰,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網路上有不同版本的解釋,而導演也在訪談中透露,他近期並不會公佈他心中的答案,才能讓這部電影有更多想像空間。有人說整部電影其實都發生在精神病院,在一開始與社福人員對談中,Arthur 回想在精神病院的畫面中,牆上的時鐘與社福辦公室的時鐘是一樣的時間,但我不喜歡這個理論,他在精神病院捏造出另一個現實,然後在這個現實中又再造出另一個現實,著實不太可能。

  1. Arthur 在看 Murray Live Show 時,畫面剪接到他坐在觀眾席中,被 Murray 點名起立後卻對答如流,說自己與母親住後,卻得到 Murray 的同情與諒解,還被 Murray 邀請上台,甚至在進入廣告時間時,Murray 對 Arthur 說,他一直想要像 Arthur 這樣的兒子。種種畫面的暗示與完美的情節,加上後來 Murray 在另一集中點名嘲笑 Arthur 在脫口秀表演中的尷尬片段,讓我相信這段在 Murray Live Show 上的片段是 Arthur 想像出來的
  2. 在電梯與 Sophie 母女倆見面後,Sophie 用槍的手勢向自己的腦袋開槍,這邊 Arhur 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 Sophie 身上的結果而已,住在破爛的社區又遇上電梯故障,回家之後還要照顧母親,Arthur 可能真的想一槍打爆自己的頭。因為之後在 Arthur 擅闖 Sophie 家,對著她比同樣的手勢時,Sophie 臉上並沒有露出該有的默契,反之是滿滿的恐懼。後來在 Sophie 發現 Arthur 跟蹤他後,跑去敲他的門找他對峙時,我覺得 Sophie 根本沒有敲 Arthur 家的門!而是反應出 Arthur 希望被注意的心態,雖然跟蹤了 Sophie,但他心底還是希望哪怕只是一點,Sophie 也許注意到他後,能主動來找他攀談。Arthur 也在自己的想像中,說出完美的搭訕段子,打動同為單親媽媽的 Sophie。但現實是 Arthur 走出 Sophie 的家,背景閃爍著救護車燈,而不是警車,Sophie 最後大概也慘死在 Arthur 手下了吧!
  3. 關於 Arthur 到底是不是 Thomas 的兒子這個問題,我覺得是的,他是 Bruce 同父異母的哥哥!也許 Penny 確實有精神疾病與妄想症,而 Thomas 就是利用這點掩蓋自己有私生子的事實。Arthur 在韋恩大宅與 Alfred 對峙時,Alfred 說:「You are her son!」配上恍然大悟的表情,甚至讓我懷疑,Alfred 也有參與其中 (這部電影真的把原本 Thomas 與 Alfred 大暖男的形象狠狠打碎) 而且不願面對。Arthur 回到家後與母親對峙,Penny 無力的辯駁著說,Thomas 請人來逼自己簽了很多她不願意簽的文件,而當時精神耗弱的她無力反駁;Arthur 後來在精神病院取得當時的病歷證明後,畫面中幫 Penny 進行評估與簽署文件的 Benjamin Stoner 在漫畫中是個反派角色。再說,誰會為了一個精神病患大費周章地請律師或精神醫師,只為了證明他們在說風涼話。其中一個可能的疑點是 Benjamin 說,Arthur 被 Penny 與當時的男朋友虐待且身上到處都是傷疤,況且 Arthur 是 Thomas 的親生兒子,與他是否被其他人虐待,並不衝突。 Arthur 與 Thomas 在廁所對峙時,Thomas 給我的感覺比較像做壞事被抓到的男人,因為如果 Arthur 真的不是他兒子,以他大企業家的身份,他大可以一笑置之並根據 Penny 之前簽署的法律文件打發他,但他卻勃然大怒一拳打在 Arthur 臉上,如果 Thomas 在這裡處理得好一點的話,Bruce 也許就不會變孤兒了。

我對 Arthur Fleck 心境的揣摩

活著就有希望

Arthur 一開始是個溫柔孝順的兒子、他認真舉牌子上班、被欺負也忍氣吞聲、雖然怪了點,也還算是個溫和的同事、會在公車上逗小朋友開心。在 Arthur 開槍殺人之前,他一直都在努力向這個世界釋出善意,可能做的不是特別完美,但他盡力了。其中有一個小細節是 Arthur 對這個社會抱有期望的指標,他會開信箱!喪失希望的絕望之人,是不會去開信箱的,但導演讓 Arthur 拿鑰匙開信箱的畫面出現了兩次,代表著 Arthur 依然是希望受到關注,像小朋友期待禮物般的打開信箱,等待的驚喜,但兩次都空手而歸,Arthur 好像也不以為意似的,晃晃悠悠的回家告訴 Penny 沒有來信的消息。

我想大家都同意 Arthur 並非電影中典型的瘋子或壞人,我們都能在自己或朋友、家人身上看到部分 Arthur 的身影,努力在社會生存、有時候心存感激、有時候滿懷善念、偶爾負能量爆棚,我們並不是絕對的善人,也絕非徹底的惡人,也就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才能如此真實的將恐懼與不安埋在觀影者的心中,看看同為 R rated 的《死侍》殺的人數更多、更為殘暴,為什麼大家看了反而哈哈大笑呢?

笑到你發寒、笑到你發怒

整部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病態卻不能自己的痛苦的狂笑,Joaquin Phoenix 的演技我再講就是浪費時間,他能笑到乾咳又換不過氣⋯能讓我在位子上坐立難安,並且下意識地吞口水。劇中描述 Arthur 因為特殊的疾病而造成他會在讓人無法理解的時刻如此不停的狂笑,但在他還沒拿出那張小卡時,我想到另一種人們受到創傷後的反應—大笑。

國中時,聽到一種解釋人們為何會在不應該笑的時候卻大笑,是因為他們身體或心靈當下已經無法再受到更多的痛苦或創傷,身體只好啟動防衛機制開始大笑,說服自己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的痛苦難受,或者說,以大笑掩蓋自己現在很痛苦的現實。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好幾次想大叫:「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啊!」Arthur 在前半的電影中,是個被社會忽略的弱者。

這滴淚不是計劃好了,是 Joaquin 在拍戲時自發留下的眼淚,導演看到就結束了這幕的拍攝

Arthur 大笑的時機大都是在受到刺激之後才開始的。在公車上,Arthur 被小朋友的母親責罵後,痛苦的狂笑;在地鐵上,剛被開除的他看見一位平凡的女子被三位華爾街的王八調戲後,絕望的狂笑;在脫口秀,他終於可以踏上舞台講自己寫的笑話時,卻緊張的狂笑;在廁所,被 Thomas 說自己的母親是瘋子之後,荒唐的狂笑等,從以上幾個我記得的時機來看,Arthur 都是在受到刺激或受創後才放聲大笑的。

Arthur 遲來的笑聲,讓人毛骨悚然

必然

All it takes is one bad day

你只需要非常糟糕的一天!達到理智的臨界點,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小丑,接二連三的噩耗,都能讓最有理智的人瘋狂暴走,何況生活條件這麼差的人。Arthur 被青少年拳打腳踢之後,被叫到老闆辦公室時,老闆要他歸還樂器店的板子,但那個板子早就被弄壞了,怎麼還得出來?Arthur 表現出不被理解的痛苦,但他臉上卻露出怪異的笑容,彷彿在說:「好啊!全都怪我身上,你們下次就知道了,給我等著。」百口莫辯的他,卻也懶得再辯。

為了保護自己,把同事給的槍帶在身上,卻在兒童醫院跳舞時不小心掉出來,老闆直接在電話上開除了他 (就跟在電話上分手一樣爛),Arthur 這次認不住怒氣了,直接一頭撞碎電話亭的玻璃,而這通電話對 Arthur 的影響是致命的,不只斷了維持家計的唯一收入,也斷了他對這個社會的期待,接下來 Arthur 對社會的責任與牽掛,只剩他的母親 Penny 了。

Arthur 謝幕,小丑誕生

地鐵站的幾聲槍響,預示著 Arthur 的演出接近尾聲,而我們的犯罪王子即將誕生,狂奔至公共廁所躲起來隔離一切,在這個狹小骯髒卻安全的空間裡,Arthur 隨著大提琴聲,進入有如冥想與禪修的狀態。

廁所跳舞這場戲,是導演與即興起舞的 Joaquin 兩人所完成的

本應該是萬惡與一切不幸的開始,但導演卻把這幕拍的如此美麗到讓人窒息,舞動身軀的 Arthur 就像正在破蛹而出的蝴蝶,最後擺動逐漸硬挺的雙翅,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完美的模樣:「It’s show time!」我的文字描述完全無法觸及當時畫面給我的感動。

You wouldn’t get it

這句台詞最讓我雞皮疙瘩,因為我跟 Joker 幾乎同時說出這句話,我甚至在他要說出這句台詞之前,就知道他要講什麼了⋯我當下激動地抓著女友說:「我就知道他要說這句!」也是直到這句台詞出現,才讓我更加確信了我對小丑莫名的熟悉感。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看到 Arthur 或小丑不停用頭撞東西、不斷大笑、殺人後有如一切沒發生等誇張行徑,卻讓我有很親近的感覺,也許是我想太多,也許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但以前的我確實會在極度激動、絕望與暴怒的狀態下,用頭大力地撞向牆壁或物品 (有時單純只是想像),鼻腔會出現震盪後連舌根都能嚐到的苦澀味,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希望不懂得溝通與表達情感的我,不再出現。

與《分裂》的相似之處

為什麼 Arthur 沒有殺死侏儒同事 Gary 呢?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分裂》這部電影,在《分裂》最後,怪獸看見女主角跟上的傷疤後,就打消了要攻擊女主角的念頭,因為怪獸與女主角都是被傷害過且有缺陷的人類,怪獸認可了女主角與自己的相似之處,便把兩者歸為一類。侏儒 Gary 也必須每天忍受社會的嘲笑,就連在大家都是小丑得上班場所都要受到冷嘲熱諷,我想在 Arthur 眼中,他早已把侏儒視為同一類人了,所以才沒有在殺死 Randall 後殺他滅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煎何太急?

再來就是 Joker 電影中很常出現的一首歌 Send in the clowns,好像一直有意無意地在呼喚 Arthur 體內的小丑,《分裂》中,在 Kevin 體內的 23 個人格,也能透過名字的呼喚,站到聚光燈底下、掌控身體的主控權。雖然只是電影配樂,但在地鐵上的三位華爾街王八,也是一邊唱著這首歌,一邊欺負著狂笑不止的 Arthur,既然你們要小丑登場,那我就不再躲藏。

Heath Ledger 的 Why so serious 與 Joaquin Phoenix 的虛無主義

還記得 Heath Ledger 在《黑暗騎士系列》的驚人表現嗎?他創造了人人口中無法超越的小丑形象。Heath 版本的小丑像黑道老大,雖然他一直說他從沒有計劃,也給人捉摸不定、不可信任的印象,但他若真的是瘋子且做事毫無章法,他要怎麼管理人數眾多的混混、要怎麼與黑道談判、要怎麼籌劃考驗人性的郵輪實驗、怎麼計畫把 Harvey Dent 跟 Rachel Dawes 抓起來呢?Heath 的小丑在瘋癲的外表下,卻有極為細膩的思緒,智商也完全不輸 Christian Bale 的蝙蝠俠,甚至在幾次的交手中,更勝蝙蝠俠。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說 Heath 的小丑是瘋子,不如說他是極為理智且看透人性的革命者,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靠著縝密的計畫一步一步完成,雖然最終不敵蝙蝠俠與大眾的道德良知,但小丑的表現絕對撐得起《黑暗騎士系列》,以反派定義的系列電影。

相比聰明鬥智的小丑,Joaquin Phoenix 的小丑更像神經病,更像一位虛無主義者,自從殺人蛻變之後,他便不再相信道德、體制、社會習慣,完全地釋放了本我,殺人與否對他來說就好像玩遊戲般的隨意,想殺就殺,不殺也罷,他對事物的容忍度變得非常低,一言不合就變得非常激動,你彷彿無法跟他講理,就像小孩子一樣。

Murray 在節目中問他,殺了那三個人是不是想發起行動或有政治意圖,但 Arthur 根本不在乎其他人想幹嘛,他殺了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是很糟糕的人而已,他上節目只是想讓自己被看見,進而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社會體制愧對了他。最後的 Live Show 完完全全地幫整部電影做出完美的總結,而且是我覺得力量最強的一段,如果真要說這部電影有煽動性,那非這段莫屬了:

“Comedy is subjective Murray, isn’t that what they say? All of you, the system that knows so much: you decide what’s right or wrong the same way you decide what’s funny or not.”

“Ugh, why is everybody so upset about these guys? If it was me dying on the sidewalk you’d walk right over me! I pass you everyday and you don’t notice me! But these guys? Well because Thomas Wayne would cry about them on TV?”

“Have you seen what it’s like out there, Murray? Do you ever actually leave the studio? Everybody just yells and screams at each other. Nobody’s civil anymore. Nobody thinks what it’s like to be the other guy. You think men like Thomas Wayne ever think what it’s like to be someone like me? To be somebody but themselves? They don’t. They think that we’ll just sit there and take it, like good little boys! That we won’t werewolf and go wild!”

在前同事 Randall 與 Gary 到家關心他時,他在爭吵中殺了 Randall,手法非常殘暴,而臉上卻毫無悔意反而揚眉吐氣地癱坐在地上;在 Murray 的節目,原本預計完美出場、完成宣言後自殺的他,卻在與 Murray 的爭吵中,卻一槍打爆 Murray 的頭,對於 Murray 的想法他毫無興趣,開槍殺人後,僅簡單的抬抬眉毛:「喔!他死了耶。」然後毫無意義的再開一槍。

沒有黑幫體系也沒有計畫的小丑,一個人完成了所有的罪惡,沒被抓就裝沒事,被抓到就逃,想想他殺完三個華爾街的人、殺死母親、殺掉鄰居、殺掉同事後,還能夠正常且理所當然地過日子,不覺得毛骨悚然嗎?毫無責任感與道德觀念的他,比 Heath 的小丑,更能讓人背脊發涼吧?

電影中有兩個時刻,讓我想起了 Heath 的小丑,其一就是在電視台殺了 Murray 後,他跳到轉撥攝影機前,抓著鏡頭以自拍的方式說著 Murray 的台詞;其二就是被抓了之後,在警車上,Joaquin 的臉貼在車窗上,車外的火光照亮他的臉,就像 Heath 在警車上搖下窗戶享受著自己創造出來的混亂般。

我們都在高譚,人人都是小丑

你覺得這是一部很有煽動性的電影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再問

你為什麼會被煽動?

是意志不夠堅定嗎?還是你也對這個社會失去信心?我想不少人看過《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與《被討厭的勇氣》,我非常喜歡阿德勒描述社會興趣的方式。

社會興趣或者社會感是指對社會懷有積極的看法,並對增進社會福利懷有強烈的興趣,相信自己能與他人友好合作以共同增進社會利益,並能與大家一同造福社會。

若能認清這正是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你也許就不會這麼驚訝,分屍案、姦殺案、弒父弒母、捅死爺爺奶奶、掃射學校,小丑會比他們糟嗎?又或他們有比小丑好嗎?這些其實天天都在發生,只是我們可能選擇故意忽略、或安慰自己不可能是當事人,但不要忘記

「你只需要糟糕的一天!」

若我們都能在冰冷的城市中,散播溫暖、展現同理心與關心,就不會有這麼多悲劇事件發生,Joaquin Phoenix 也在採訪中說:「這並不是一部要鼓吹暴力的電影,而是希望人們能更有同理心的勸世電影。」

你可以把一切推責給小丑的精神病,但就可惜了一部電影,也放過了這個小丑曾經努力融入的社會。

從 1:37 開始看看 Joaquin Phoenix 怎麼說這部電影吧

我原以為電影結束後內心會波瀾壯闊,但出了電影院卻異常平靜溫和,這才是這個世界現在需要的創作,不翻抄原創、也沒有追求觀影者認同,也不追求什麼政治正確,甚至不用誇張炫目的場景,你就彷彿能進入小丑的世界,走在高譚的街道。說不定你是在列車上踹他兩腳的菁英份子,又或者是躺在濕冷的街道上被人拳打腳踢的小丑。電影把困難的社會、無情的路人、純粹的暴力、徹底的狂亂、虛無的小丑,透過精心安排的場景,問了一句:

「你們看到了嗎?你們的冷漠,造就了我!」

這是一部很壓抑的電影嗎?完全不是!這是一部毫不壓抑的警世電影,壓抑的不是電影,而是看完電影後的我們!

遺憾

這部電影能敘述到的地方真的太多了,我偏重了 Arthur 的心態描寫與電影想傳達的寓意。《計程車司機》與《喜劇之王》是兩部影響 Joker 深遠的電影,可以透過諸多電影講評了解他們與 Joker 相似之處,甚至可以進一步了解劇中提到的卓别林的《摩登時代》,一樣是描寫資本主義中的底層勞工階級的故事,電影中,當一群有錢人看著《摩登時代》發笑,其中的諷刺意味非常濃厚。

另外如果你們還沒看過大聰對小丑的解說,我非常推薦你們去看,我很喜歡他透過 Arthur 左右手的使用時機,解釋了整個小丑吞噬 Arthur 的過程。

這篇是我寫過最長的文了,寫到後來,比較像我在記錄對這部小丑的觀感。如果你看到了最後,我衷心的感謝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