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遊大江戶:「自古以來」的宿場-品川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Published in
Oct 19, 2019

品川宿位於東海道上,是從東海道而來的旅人進入當時的東京中心部位日本橋的最後一個宿場,因此很多旅人都在這裡進行進入江戶前的最後的停留整頓。

前文曾經說過,品川駅目前是在港區之內,而不是在品川區。

所以雖說「品川」這一個名字,可以說是「自古以來」就是旅客們的宿場。但其實古時的「品川宿」,是位於京急本線的北品川駅至新馬場駅一帶。今天的「品川駅」及其週邊的酒店其實是獨立發展而成,而非從原有的宿場町發展而來。

品川宿碑文(攝於2019年10月1日)

所謂「宿場」,其實即是「驛站」,是給予信差、驛馬、旅客在旅途中休息的落腳點。因為有人,也就有各式的經濟活動,於是一般就會有圍繞著宿場而建立起來的宿場町。其中能夠保留著江戶時代的風貌的宿場及宿場町,要數中山道上的妻籠宿及馬籠宿。也有像東京都內、甲州街道上的日野宿這樣成功保存著本陣,但週邊的宿場町已經發展成日野巿,景觀已經大不相同。

經常去日本旅行的港人,對「東海道」應該不太陌生。在東京搭JR,必然有留意到JR鐵路的「東海道本線」,而不少會從東京到關西的旅客也應該曾經乘搭過東海道新幹線。那麼,到底那裡是「東海道」呢?跟「北海道」又有甚麼關係呢?

現今的JR東海道本線全圖,分別由三家不同的公司營運(圖片來源: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D%B1%E6%B5%B7%E9%81%93%E6%9C%AC%E7%B7%9A

從飛鳥時代至明治時代為止,日本的行政區劃分成不同的「令制國」,如東京都位處當時的武藏國、大阪府則是河內國、和泉國、部份的攝津國等等。

而因應以京都所在的畿內作為核心、放射式貫通全國主幹道路,這些中途的古令制國又被分為五畿七道。五畿是指圍繞京都的五個令制國:山城國、河內國、和泉國、攝津國及大和國;七道就分為東山道、東海道、北陸道、南海道、山陰道、山陽道、西海道。

而到了明治時期,蝦夷地才仿五畿七道的命名方式,命名北海道。

東海道是連絡著來往江戶及京都的主要驛道,途中共有五十三個宿場,稱為「東海道五十三次」,品川宿就是離開江戶的第一個宿場。

東海道五十三次(圖片來源:http://kaidouarukitabi.com/5kaidou/tohkai/tokaitop.html

不過,香港人更熟悉的當數位於現今新宿區內、甲州街道的「內藤新宿」。甲州街道連絡甲斐及武藏國,本來的第一個宿場是高井戶,但因為離日本橋太遠,所以幕府應商人們的要求,又在靠近日本橋的地方開設一個宿場。因為新的宿場地方原屬一戶姓內藤的人家,所以這個「新宿」便命名「內藤新宿」。

新宿駅外的一段甲州街道(攝於2019年10月2日)

時至今天,內藤新宿的「內藤」被去掉,但甲州街道仍然是從山梨縣到東京的主要道路,在新宿駅亦留有一個「甲州街道口」,通往新宿御苑等地。

品川宿一帶的宿場町分為北品川及南品川,位於現今京急線的的北品川駅、新馬場駅至青物橫丁駅一帶,再相連而成了一個伸延相當長的宿場町。雖然在北品川仍然保有商店街,但相比新宿的發展可說是遠遠不及,繁華的地區亦可說是往北移向了品川駅。

歌川廣重所繪浮世繪圖集《東海道五十三次》中品川宿的風光(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1%E5%B7%9D%E5%AE%BF

而南品川則切切實實地成為了住宅區。不過保留下來了的,除了改載了歷史的碑文,還有品川神社、品川寺、荏原神社等等,為品川區留下了點滴的江戶時代氣息。

而在立會川駅,亦有坂本龍馬像及浜川炮台等幕末維新遺跡。

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下次到東京旅遊也不訪抽出一個下午到這個「江戶四宿」之一的品川宿走一轉。

--

--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Software Engineering / Rock Music / History of Japan 軟件工程 / 搖滾樂 / 日本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