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下」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Published in
Jun 27, 2021

自2020年1月24日完成了仙台、會津若松之旅後,從成田機場返回香港後,筆者都有快一年半沒有到過日本了,實在是心癢難當。已經錯過了兩個日本櫻花年季,一個日本紅葉時間,一個雪量非常充足的日本冬季。人生啊,還有多少個櫻花季呢?

2009年紅葉季節的京都清水寺

當然,好多人會講「冇得去旅行唔駛死既」,當然包括了日本。

筆者畢業進入社會大學,打工了一段時間,手頭上才開始有點閒錢,可以想一下是否要出國旅行。不過,那時候仍然是「沒有廉航」、「日元十算」的年代。在那之前從未出國旅行,及至年近三十才第一次去日本京都時,還以為自己人生就只此一次會去日本。

背景如此,對於「冇得去旅行唔駛死既」筆者當然明白。但,時代是進步的嘛,試過就翻唔到轉頭,近年筆者可是一年去三次日本的。

雖然一年去三次日本,但要稱去日本旅遊為「返鄉下」,筆者是抗絕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我根本「從來唔返鄉下」的啊,以此來形容我去日本的頻率,實在不太合適了吧。

說來有趣,筆者老豆係深圳赤尾村人氏,所以筆者「鄉下」其實與香港只不過一水之隔。赤尾村本為橫跨深圳河兩岸的一個村落。自從1898年英國租用新界,沿深圳河被一分為二,深圳側續稱赤尾至今,而香港側就被村民改名為馬草壟村。

從筆者的「鄉下」回頭望香港

不過事實上,筆者在深圳的辦公室,與「鄉下」赤尾村距離亦只不過步行20分鐘。而又,雖然筆者話「從來唔返鄉下」,基本上是指長大成人不用再受父母擺佈的年代。但其實約在2018年,筆者曾經故地重遊一次,但並非以「返鄉下」角度,而是到同事家中「house-warming」。

赤尾村內有一個比較新式的高樓大廈住宅(筆者的祖屋的範圍內,包括筆者的祖屋也有份被推倒,此乃另一話題),是在福田區內工作而月薪貼近三萬元人民幣或以上人士的租房首選。故此,租戶除了深圳的中產,亦有不少跨境工作港人用來包二奶、以至港籍或外籍人士自住。2018年那一次,正是外籍同事僑遷到筆者「鄉下」,令我居然也真的不經意地「返鄉下」。

日本國內最受香港旅客歡迎的「鄉下」地方,怎麼說應該也多以東京、大阪為先,畢竟「食、玩、買」是大多數人都懂的樂趣,筆者也不例外,山手線沿線、難波或梅田甚至京都河原町我也留下過不少腳毛。

當然,也有一些「進階」或「高階」港人會追求「隱世」景點,就像筆者曾經多年前在中部的「避暑勝地」上高地搭訕香港人;去年初的會津之旅,也在只見線的夢幻絕境碰上港人一起搭町營巴士拍照留念。更不用說像高松巿、福岡巿等有直航的地方,又或早在1995年被登能世界文化遺產時便已曝光的「隱世」白川鄉等,要在旅途上聽到廣東話可說絕不困難。

不過,有一些筆者到過的景點,卻是真正的「鄉下」。

除了是日本人的「鄉下」外,甚至更談不上是甚麼旅遊景點,最多就可以說是「歷史景點」吧。

但這些「鄉下歷史景點」,又不如大城巿內的歷史景點那麼「順路」,又不如姬路城等是世界文化遺產等級的歷史境點,就算是「非歷能」都能感受到其旅遊價值,甚至乎還可以用通票到達,因此吸引會有很多旅客特意安排行程一遊。

簡單來說,要列為「鄉下歷史景點」有三個原則:

  1. 交通不便
  2. 週遭沒有其他可觀或有意義的歷史境點
  3. 除了歷史意義便沒甚可觀之處
符合「鄉下歷史景點」原則的數個日本歷史景點

可惜筆者並非全職旅遊或歷史研究者,走一躺日本時間其實不多,而且仲要抽時間去「食、玩、買」,要到某些「鄉下歷史景點」行程成本實在有點高:我馬上可以列出自己曾經想去但失諸交臂的「鄉下歷史景點」,就有長野縣的龍岡城五稜郭以及會津地區的摺上原之戰古戰場。

不過,筆者應該還算是去過不少「鄉下歷史景點」,可以列舉一下為有興趣的讀者娓娓道來。

--

--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Software Engineering / Rock Music / History of Japan 軟件工程 / 搖滾樂 / 日本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