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離去時讓我們為你祈禱可以上天堂

淺談俄國喪葬文化

--

在台灣常見的喪葬種類有土葬、火葬和樹葬等形式,由於地狹人稠,火葬後安置於靈骨塔成為台灣人較普遍的作法,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講求回歸自然的海葬和樹葬也越來越為人所接受。在俄羅斯則因地廣人稀沒有無處安葬之虞,多數人在親人離世後希望入土為安因此選擇土葬。

若將俄國喪禮儀式與台灣相比,會發現有許多相似之處,究竟俄國人怎麼看待死亡,離世者的家人朋友又如何與之告別呢?

依照習俗俄國人會在親人過世第三天安排下葬,換句話說,家屬有三天的時間籌劃葬禮,當然,現代社會不一定需要親力親為,亦可委託葬儀社協助喪禮準備工作,讓親屬在悲傷之餘不需要耗費更多精力處理瑣碎事務。

整個過程中家屬就算對喪葬流程不熟悉,也不用擔心,俄國政府網站針對喪葬事宜與費用皆有明確訂立,基本流程也都有詳細說明。喪禮相關規定會因所在地不同而有所差異,能向政府申請的補助金額也不盡相同,以死者戶籍地的規定為準。在實際經驗中,受限於資訊不夠透明和撥款時間太長等原因,許多俄國人不會去申請這些補助。

在俄國治喪要花多少錢?

取決於喪禮規格,可以選擇從簡也可以盛大舉行,以莫斯科為例,基本花費約為9,000盧布(約122美金)。

俄國喪禮儀式主要分為告別式、安葬、喪宴三個階段。

告別式

告別式會依照往生者所信仰的宗教和親屬額外提出的調整而有細微的不同,原則上大同小異,前置作業包括:準備貼身用品、選擇下葬位置、挑選骨灰罈等。

安葬

喪禮形式最大的差別是最終的安息方式:

1)土葬

2)火葬: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則,東正教徒不接受火葬,儘管現代也有多數人選擇以火葬的方式安息,傳統教徒依舊偏好土葬,除非遭遇特殊狀況(如疫情因素),則火葬是可以被接受的,實際上,對俄國人而言,安葬方式並不會影響死者死後命運。

告別式舉行地點可選擇在家裡、殯儀館或教堂, 若在家裡舉行,則房子裡的镜子或任何反射面都需用深色布或黑布蓋起來,向往生者致意的花束必須為偶數,俄國文化中單數花朵是送給活人的,這點正好和我們顛倒。親屬之間也會包白包致意,不過不需要特地用白色信封袋裝錢,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很多俄國人乾脆透過轉帳方式匯給遺眷。

下葬之後會由墓園的工作人員完成後續建墳工作,值得一題的是,俄羅斯的墓碑並不僅限於長條形,也可以設計成其它造型,有些家屬會選擇根據往生者生前功績或喜好製作特殊造型塑像。也許是各種活潑造型的墓碑,讓俄國墓園看起來較不陰森,走在其中反而有種寧靜感。

在葉卡捷琳堡的墓園裡,有位蘇聯時期的黑幫老大墓碑就是他本人的等身塑像手上握著BMW鑰匙即是特殊造型的墓碑

對俄羅斯社會有卓越貢獻的一代人物,往生後有機會在名人墓墓園安葬,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名人墓是受遊客喜愛的熱門景點,可購票入內參觀。

第一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Борис Ельцин的墳選用了俄羅斯國旗外觀來紀念他為國家所做的貢獻,也顯示他重要的地位。

若往生者曾獲有國家授予的勳章/獎章,經繼承人同意可根據俄羅斯聯邦各個立法機構的規定,將這些物品轉移到博物館保存和對外展示。

喪宴

葬禮過後,親屬會安排喪宴,在去世後第三天(也就是葬禮當天)、第九天、第四十天以及其他紀念往生者的日子(去世後六個月和一年,死者的生日和死者守護者日)都會舉行弔唁會,這一傳統的用意除了悼念死者以外,也會將食物分給有需要或饑餓的人。

喪宴地點可選擇在家中或者餐廳舉行,悼念餐會源自早期基督教傳統,死者的親屬和朋友會在特殊的紀念日聚集在一起,共同祈禱,祈求主讓死者安息,並賜予逝者到天堂。

傳統上會準備Koliva(也拼寫為Kollyva,Kollyba或Colivă,是一種以煮沸的小麥為原料的菜餚,在東正教教會中用於紀念死者)或 Kutia (庫提亞是一種流行於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和波蘭部分地區的甜點)- 蜂蜜煮小麥或葡萄乾煮米飯,在教堂祭禱上用於供奉的食物。

喪宴餐桌上的穀物和蜂蜜分別代表著不同意義。穀物為了結出果實,它們必須在地裡腐爛,象徵再次復活,意即逝世者的肉體於地裡腐爛,並為來生不朽而復活。蜂蜜(或葡萄乾)象徵著祝福天國永生的甜蜜精神。其他會在喪宴中出現的菜餚還有麵條湯、粥、煎餅、乾果蜜餞、魚類菜肴和沙拉等。

用餐前,一位親屬在點亮的蠟燭或小燈前宣讀卡蒂斯瑪(又稱端坐誦詞,是遵循拜占庭禮的正教會中一種誦讀聖詠經的方式)中的第 17 篇。

如果喪宴日期恰逢齋戒期內(復活節前40天),那麼食物也需要符合齋戒期的標準,基本上食物須以蔬果為主,避免葷食。

不能舉行悼念的日子

如果正好碰上大齋首日(又名聖灰禮儀日、聖灰星期三,復活節前四十天),那麼這期間的平日不進行悼念,而是順延到下一個(或前一個)星期六或星期日。

根據東正教教規,不應在復活節當天和基督誕生日舉行逝世教徒徒的葬禮。

除了東正教信仰的節日之外,掃墓與悼念時間並沒有特定的規範,任何時候皆可。

為什麼喪宴後的第三、九、四十天需要進行悼念?

緬懷逝者的日子是離世後的第三天、第九天和第四十天。第一天的計算方式以在深夜(午夜之前)去世為判定標準。例如,如果一個人在 3 月 1 日去世,那麼第九天就是 3 月 9 日。

為什麼這些日子如此重要,這出自於聖人亞歷山大聖馬卡留斯(Мака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ийский 或 Макарий Городской ~ 295 — ~ 395)的著作,一位天使給了他這樣的啟示:「當第三天在教堂裡獻祭時,死者的靈魂在他的天使那裡從悲傷中解脫與身體分離;靈魂接收到教會迴向給他的讚美和奉獻。」

「從第三天到第九天,靈魂在天堂聖徒的居所進行反思。如果靈魂犯了罪,那麼看到聖徒的快樂後,它就會開始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並產生自責。第九天,靈魂會再次被天使帶到天上去敬拜上帝。」

「第二次敬拜之後,主命令把靈魂帶到地獄,讓他看看受折磨的地方。靈魂要在這裡住三十天,顫抖著,深怕被判入獄。在第四十天,它再次升天敬拜上帝,並決定了進一步的命運:指定一個地方,它將在那裡待到最後的審判」聖馬卡留斯如此寫道。

用白話文說,即去世後要先後去天堂與地獄反省,然後才接受上帝的最終審判。去世後第三天也就是下葬日,是靈魂與肉體分離前往天堂的日子。第三日到第九日靈魂會在天堂反省自己的一生功過,接下來被送到地獄三十天繼續靈魂自省,然後在第四十天接受上帝審判。

如文中所述,現代人多會委託葬儀社協助喪禮準備工作,親屬只要了解基本流程,以及在必要的日子進行悼念即可,繁瑣的儀式都已盡量簡化,隨著時代發展,皆會在不同的時間出現適應當時社會的方式,不論這些方式如何改變,皆不會影響逝者在生者心中的眷戀和價值。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多給我一些鼓勵,有任何問題或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各方專家多給予指導指教,感謝大家閱讀。

更多相關文章

--

--

這就是俄羅斯
這就是 • 俄羅斯

我們是一群跟俄羅斯有緣份的5個台灣女生,不同年齡、個性迥異、人生目標各自不同,卻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相遇在俄羅斯。我們在俄羅斯工作,在俄羅斯學習,在俄羅斯生活;用青春時光熬出點點回憶,這些傷心、快樂、痛苦、幸福、孤獨和幸福;煎熬著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繼續前進的養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