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公民群眾募資案例對台灣永續發展之啟示:平台的線下服務

本章將討論荷蘭公民群眾募資的線下服務內容。在此,筆者先點出發展綠色公民群眾募資的重要策略:「除了線上募資管理、平台頁面資訊,以及社群媒體行銷等基本服務外,募資平台必須靈活發展出線下公共關係網絡,協助提案團隊取得所需資源。」以下將簡單說明荷蘭公民募資平台的線下服務功能,並提出台灣發展綠色公民群眾募資的線下服務概念。

2019.04.16 筆者攝於德國杜賽道夫

募資平台針對北布拉邦省的工作內容可以分為:(1)公共關係經營及專案績效控管;(2)募資工作坊籌辦及個案輔導追蹤。筆者認為,兩位員工的工作內容是推動綠色公民提案實質效益的關鍵。整體而言,除了從政策脈絡的角度來框定募資平台與「治理議題的關係」和「作為行動工具的效用」外,平台服務必須要在符合公共議題範疇、確保提案品質與效益、保持公民自主創新此三面向間達成平衡。

就公共關係經營及專案績效控管來看,平台和北布拉邦省對於群眾募資的政策目標均有先達成共識,省政府在募資平台的資金媒合條件是和平台共同討論出來的。平台除了參照既有募資程序外,亦根據政策觀點和自身經驗設計出合適的媒合規範。平台基於省政府所授予的資金媒合權限,必須要有能力評判公民提案是否符合施政目標,以及提案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當性。而為了發揮媒合資金的最大效益,平台員工與政府部門和環境NGO均有建立溝通管道。在公民提出募資計畫時,平台會結合自身專業、公部門聯絡窗口及環境NGO夥伴,提供包含募資專案行銷、行政規章檢核、以及綠色工程評估的綜合輔導服務。從募資提案發想到提案上架,緊扣議題且多元整合的公共關係經營,使得線下服務更像是兼具公關、法律及工程的資訊整合窗口。對提案公民而言,將有機會得到客製化的相關培力資源,提高專案的成功率,且亦能強化平台媒合對政策的實際績效。

就募資工作坊籌辦及個案輔導追蹤來看,平台將募資線上活動延伸至線下使用者工作坊。平台工作人員會參考過去輔導經驗,帶領公民提案發起人學習募資四步驟:(1)適當的募資主題;(2)吸引人的募資文案;(3)透明的進度規劃及捐款回饋;(4)募資的執行及宣傳。除此之外,工作坊其實創造了社會創新擴散的情境空間。工作坊的參與者除了來自不同城市的提案人外,亦包含環境NGO的代表。根據平台員工的觀察,提案發起人會利用工作坊來交流募資專案設計,並尋求知識或技術支援甚至共同發想出新的合作提案。平台員工會在募資成功前,與專案發起人保持密切聯繫,除了掌握募資進度外,亦會詢問發起人當下對專案的管理狀態及相關協力單位的溝通情形;若專案發起人遇到管理困難,平台會根據狀況尋找合適資源來協助專案發起人。

筆者觀察到,荷蘭公民群眾募資平台有能力創造出線下社會創新。透過公關資源及個案追蹤,平台有能力為專案發起人提供培力機會。更重要的是,平台相關的活動皆在明確的治理議題框架下,這使得各角色的行為動機較為相似,公民創新的方向較不會發散。如果政府在平台上的媒合規範未能聚焦特定治理議題,而僅是將公民參與社區行動做為標準,則很可能產生媒合的提案與多種治理議題相連,使得平台無法根據治理議題提供線下資源給提案發起人,而僅能以提升公民參與作為輔導標準,這將使得每個提案對相關治理議題的實質效果難以掌握,例如比利時根特市政府所設計的Crowdfunding.gent平台。筆者認為:「在台灣,若要發展公民群眾募資來推動社區綠色工程的建置,現行主要募資平台的服務可能無法提供社會資本的累積與應用;公民群眾募資平台至少要具備創立線下社會創新網絡的公關能力,以期在發揮公民參與精神之餘,提升公民實質行動能力及社會網絡的彈性,這之中包含政府的參與及其創新意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