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如何在零售業實現

概念看似簡單,但要落實則牽一髮而動整個供應鏈

立帆
那些永續的雜想
3 min readAug 19, 2020

--

Photo by Lacey Williams on Unsplash

循環經濟的概念在近年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透過封閉循環的方式讓資源不斷回收再使用,可將資源消耗的速度降到最低,也留給下一代更乾淨的環境。而這個概念也刺激「產品服務化」,在循環經濟的概念下,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所提供的服務,但不擁有產品所有權。以洗衣機為例,消費者購買的是「洗一千次衣服的服務」,而非「洗衣機」,洗衣機的所有者是生產者,生產者便會加強產品的持久性而非希望消費者經常汰換。當產品是食品或消耗品時,消費者僅購買消耗品所提供的服務,例如:食物提供味蕾享受及飽足的服務、洗潔精提供清潔的服務。這個概念看似簡單,但要落實則牽一髮而動整個供應鏈。

無包裝超市的興起與瓶頸

隨著環境意識抬頭,消費者與環保團體持續影響零售業,在通路上已漸漸汰換掉不可回收的包裝。然而,讓顧客可以自備容器購物的「無包裝超市」,較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環保購物的期待。因為即便使用可分解材質的包材(例如紙袋),一次性包材還是容易產生非必要的垃圾或碳足跡。無包裝的概念除了可以大量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也能讓消費者依實際需求購買而減少家庭剩食的困擾。在世界各地都開始有無包裝超市的出現,販售的產品從各種生鮮蔬果、穀物、油醋到清潔用品。

無包裝超市雖然概念新穎也受到具環保意識的消費者青睞與媒體報導,但參與的供應商有限,多為小眾或生機品牌。對許多消費者來說,參與此消費理念的成本門檻稍高。此外,此商業模式的超市也未規模化到各地的消費者能夠輕易響應。舉例來說,一個有橄欖油需求的消費者,若自備容器在無包裝超市購買的價格,比在一般超市高,自備容器裝罐的過程也不如買新的乾淨便利,加上地點也不一定有優勢的情況下,消費者需要相當大的動機才會在無包裝超市消費。這樣的經營模式較仰賴消費者對於環境的意識,可能是規模化的阻力之一。

零售業追求循環經濟的新嘗試

連鎖超市並不是沒有嘗試將產品去包裝化,英國大型連鎖超市 ASDA 在幾年前推出自備容器的採購區,當時因為效果不佳及在維持整潔衛生上碰到瓶頸而宣告失敗。今年隨著疫情肆虐歐洲以及氣候危機加上政府的支持,英國創新回收公司 TerraCycle 下的 LOOP 專案與大型連鎖超市 TESCO 聯合推出新型態超市電商,消費者只要跟平常一樣在網路上購買日用品,只是過去使用的包材將一律變成耐用的容器,像是玻璃罐或鋁罐,使用押金機制讓消費者在使用完畢之後退給物流並取回押金。消費者購買容器內的產品,容器可以回到供應鏈繼續使用,實現循環經濟的概念。這個專案參與的企業不乏國際品牌包含聯合利華旗下的清潔用品與可口可樂,這些品牌調整成產品包裝,使用可重複使用並好清潔的容器。其中也不乏發現,這些包裝設計並不需要高科技,多僅需現有的技術,亨利番茄醬甚至從現有的塑膠罐改成 130 年前設計的八角玻璃罐。

雖然這個計畫才剛上線,但這次因為新冠疫情而加速了消費者對電商的依賴。自從病毒爆發以來,為了衛生考量,減塑的進度停滯不前。不論計畫最終走向,已是循環經濟落實到消費者端的一大進展,也是永續轉型的一大突破。

--

--

立帆
那些永續的雜想

想要突破現狀而到英國進修政策研究,半路出家做了數據科學,現旅居倫敦,以自由永續顧問與研究者的姿態,繼續尋找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之道。 | 今週刊 | lifan.su@outlook.com | 到其他平台找我:https://linktr.ee/li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