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共讀/ 李光耀 — 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醒世代
醒世代。聯盟吧,大家
3 min readOct 10, 2018

文/ 中道行者

看看新加坡,想想台灣。

1965年剛獨立時的新加坡極其窮困,四周大國虎視眈眈,被視為區域入侵者的他,究竟是如何在短短30年內竄升為亞洲四小龍?

《李光耀 — 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是本很特殊的傳記,透過匯集訪談的方式,將李光燿資政的話原汁原味呈現,從這些話語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他對新加坡的情感、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就,絕對和李資政的領導有密切相關。

以下截取幾個精彩片段:

<關於新加坡的處境與治理>

李:新加坡的面積和地理位置,以及多元種族和多元宗教的人口結構,需要一套與眾不同的治理方法。我擔心我們今天的成功會讓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人,以為新加坡是個正常的國家,可以和丹麥、瑞典、盧森堡相提並論。我們沒有太多犯錯的空間。丹麥、瑞典或許可以容忍一個平庸的政府執政,但如果新加坡的政府平庸,國家就會走向失敗和沒落。

如果我們不脆弱,為什麼年復一年要把國內生產總值的5–6%用在國防上?難道我們瘋了?我們的政府是很節儉的,大家都很清楚。

<關於獨裁>

Q(記者):擔憂國家的脆弱性豈不是成了人民行動黨壟斷政治的藉口?

A(李):我從32歲起就一直把全副精力用在思考如何讓這個地方成功。無論是人民行動黨掌權,或是其他政府掌權,我都無所謂,我已經不在乎這些。若有賢能之士出來成立與我們一樣好的替代政府,我會說「好」。這樣我們就有一個好的替代選擇。(李光耀受訪時為85歲)

<為何選擇英語為官方語言>

李:我們是華人,當我們獨立的時候,中華總商會要把華語作為我們的主要溝通語言。我跟他們說別鬧了,理由很簡單。首先,內部穩定,人人平等,英語是外語,大家都得學習,沒有人佔便宜。第二,英語是國際商業語言。

<經濟成長的要素>

李:兩年前,蓋洛普諮詢公司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促使國家成長的要素,得出的結論是人才。他們指出,上世紀80年代,經濟學家預測日本和德國將超越美國,結果卻不然。為什麼呢?美國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所以我們必須吸引和挽留人才。

以上簡短摘錄傳記內容跟各位朋友分享。

我想,從李光耀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值得我們思考之處。

新加坡能夠如此強盛完全不是靠先天的資源,而是靠後天的治理,領導人的遠見與執行力實在是太重要了。反觀台灣,我們的選舉生態是不是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選舉拚得你死我活,究竟是為了那個位置,還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如果是為了國家未來好,不同政黨有沒有化解對立,共創未來的可能? 我們能不能選出更有效率的政府、訂出有遠見的政策並且團結人民、帶領國家向前?

否則繼續這樣下去……當有一天,這個國家有能力的人都選擇出走了,或是沉默了。台灣還有可能變好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