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 ] 2030年僱用大崩壞:AI人工智慧讓你失去工作,還是不用工作?

第一章摘要

--

史蒂芬.霍金:AI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好或最壞的事

AI的定義

只利用電腦模擬人類的智慧,從事腦力工作的「技術」或處理問題的「軟體系統」(e.g. APPLE 語音祕書 Siri)。

AI=機器人?

大眾常誤以為機器人=AI

類似AI的用語還有「機器人」,但因為AI可以搭載於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因此在本書中可以: 機器人-身體(硬體) / AI-大腦(軟體)來理解。

2018前:

1. 1956 達特茅斯會議上第一次有「人工智慧」這詞出現

2. 1956~2018 — 過往迷思

(1) AI不是新技術,它早已在你我身邊

搜尋系統、google翻譯、Siri

(2)「技術性失業」不是最近才發生 (銀行櫃檯人員因為ATM系統的導入,不再被需要而失去工作) 並不是近期才出現的,而是在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時期就已存在。換句話說,資本主義就是機械化經濟 (勞工使用機械,生產商品的經濟制度)。當時也有引起反彈跟革命,但都因為能造就其他新的工作機會,而只是暫時性的失業而已(即為勞工流動(經濟學用語),指勞工從某個行業移動至另一個行業,或者是從某個公司流動到另一個公司),而技術性失業中受到最大衝擊的會是中產階級。

(3))1980年後,由於高所得的人賺走大部分的錢,雖然平均每人GDP(國內生產毛額)不斷攀升,但平均每人所得中位數卻不斷下滑。

(4) 2015 職業類別U型化

我們以為AI發展下首先會被取代的是體力勞動, 但其實最先會被取代的是白領(行政勞動)

若將職業類別簡化為「體力勞動/低所得」、「行政勞動/中所得」、「腦力勞動/高所得」,目前AI尚無法取代商品企劃跟研發等腦力勞動,以及看護跟建設等體力勞動的工作,但卻提高了文件印製、分析跟行政手續ˇ等工作的效率,減少了行政勞動的需求。導致就業市場逐漸被掏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中所得階層從事的行政勞動類工作。

AI 將使未來的職業組成變成U型 — 勞動市場的兩極化 Polarization(美國勞動經濟學家David Autor)。即,首先被影響到的是行政事務職業,這區塊的勞動者就會分別往兩端(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移,造成U型曲線。

中所得階層勞動市場的崩解

新的技術或商品從開發到普及整個社會將需要一段時間,經濟學將這樣的過程稱為「擴散 Diffusion」。然而今後技術擴散所需的過程與時間將會越來越短…(黑箱)(AlphaGo)

2018後

1. 2025

電腦的理解力將有突破性的發展-徹底理解語言的含意,自動口譯筆譯無礙。(學生可能沒必要學英文了?!!)(川普 )

2. 2030

(1) 剛好是「泛用型人工智慧(像人類一樣從事腦力工作的技術)」預計開發完成的時間點,意味AI會徹底改變經濟跟社會的樣貌。

(2) 作者認為未來在「泛用型人工智慧」普及的世界,都必要導入「基本收入」的制度。

3. 2045 「奇點」近了

(1)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認為 2045 奇點將臨 — 即為電腦超越全體人類智力的時間點。

圖片來源:http://www.sohu.com/a/164144831_472876,電腦運算的速度將越來越快,未來在2045年我們將可用1000美金買到匹敵全人類大腦運算速度的電腦。

(2)除了奇點,庫茲威爾也預測將來將會有 GNP (Genetics)技術,為基因工程(人造肉), 奈米技術(Nanotechnology) (手術修復)和機器人工學(Robotics)的簡稱。

(3)「人類意識」上傳到電腦上也不無可能。

第一章小結:

AI會超越全體人類的智慧嗎? 作者對於2045的「奇點」抱持懷疑態度,因為:

  1. 「超越絕大部分」與「超越整體」兩者天差地遠。人類只要在重要的地方不輸給機械,機械持續扮演改善人類生活的腳色,兩者的關係應該跟現在一樣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2. 目前的人工智慧全部都是「專業化人工智慧」只能解決一種專業化領域的問題(跟耕耘機或自動剪票機一樣,本質沒有差很多)。AI還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因為「AI 目前都還是解決單一功能的問題,能解決全部問題的AI目前還沒問世」且到時候的經濟樣貌也會改變,作者認為AI再怎樣發展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

AI相關電影清單(我要全部都看完!! ):

--

--

Seal-被半導體業耽誤的產品設計師
重曝好時光

理性>感性,所以練習感性;圖像>文字,所以嘗試寫作。我是位在半導體產業工作,且深怕被AI人工智慧取代的產品設計師 !! (☞•́⍛•̀)☞ 因此對科技趨勢極有興趣,只為了找尋能不被滅亡的答案 :P。👩‍🎓@ FUJ Applied Arts ✌🏼BB來電:https://pse.is/3ltt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