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臨在面書中──初探網上聖餐神學

Shmu’el
釐經伴道
Published in
17 min readJul 17, 2020
Photo by Mateus Campos Felipe on Unsplash

1. 背景

2020 年上旬,本港繼 2003 年非典型肺炎後再度面對另一疫症 — — 武漢肺炎肆虐,教會聚會亦受到影響。為減少群眾聚集,不少堂會改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崇拜,但長期欠缺實體崇拜使會眾無法如常在聚會中領聖餐。故此,流堂於二月份率先決定將聖餐崇拜改於網上進行,讓弟兄姊妹安在家中同步領聖餐。根據流堂面書帖文,進行網上聖餐(online eucharist)是出於以下四點的神學考慮:

一、聖禮是上帝無形恩典於世間的有形記號;
二、聖靈超越空間的限制;
三、記念的重點是信心;
四、聖餐與群體的聯合(communion)。

對於有論者認為網上聖餐的擘餅分杯並非源自同一塊餅和杯,流堂立場則認為此舉是出於神學上的象徵意義而多於實踐上的必須性,信徒在不同地點藉著網絡的聯繫同領聖餐更能彰顯教會在聖靈中彼此聯合。不過,網上聖餐僅於直播時段,假若弟兄姊妹觀看錄影重播,則建議以默想方式代替。

雖然網絡聖餐的做法並非新聞,歐美教會早有類似做法,但此舉仍在本港教會圈子引起一些討論。採取信義宗「合質說」的作者安德烈在時代論壇撰文指出,聖餐餅和杯在神職人員祝聖後,基督的身體和血便與餅和酒之質合二為一,是為合質,而網絡聖餐隔空祝聖的做法並未能確保會眾家中的餅和酒能夠在神職人員面前祝聖,故這餅和酒並不是基督的身體和血,網上聖餐亦不成立。 雖然馬丁路德的合質說與福音派主張慈運理的記念說有所不同,筆者亦明白到難以與採取不同聖餐觀立場的牧者作有關聖餐本質的討論,但亦有牧者認為毋須為無法進行聖餐而煩惱。葉穎麟在時代論壇撰文指出,實體的聖餐經驗並非必須,沒有實體的餅和酒並不影響會眾領受上主的恩賜,無法進行聖禮亦不應成為對上主恩賜的懷疑,故認為乾脆暫停聖餐是穩妥的做法。

由此,進行網上聖餐主要面臨的挑戰在於,無法在同一場域中實體地祝聖和擘餅所引起的神學考慮,以及聖餐在特別情況下並非必須。本文旨在透過探討斯斯奧拿士(John Zizioulas)的聖餐觀及拉辛格(Iosephus Aloisius Ratzinger)的聖餐教會論(eucharistic ecclesiology),討論在網絡平台上進行聖餐的神學,並後現代社會對崇拜的影響,論證網上聖餐對教會群體的重要性和意義。

2. 斯斯奧拿士的聖餐觀

斯斯奧拿士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東正教神學家之一,其研究範圍主要集中於神學本體論(Theological ontology)和教會論(Ecclesiology)兩方面,而聖禮則與兩者息息相關。有論者指出,不少有關斯斯奧拿士的詮釋都指出聖餐是其神學的核心、根本和目的,但卻少有從其本體論的角度描述。 而聖餐在斯斯奧拿士思想中的重要性並無法抽離於其有關位格存在的觀念。

簡而言之,斯斯奧拿士認為位格(person)的存有(being)具有兩種模式,分別是生物性存在(the hypostasis of biological existence)和教會性存在(the hypostasis of ecclesial existence)。生物性存在是指人生而存在的兩種傾向,一種是本體放縱的天性,第二種是個人主義所引起的排他,最終導致生物性存在必須面對死亡。 教會性存在則是指人透過洗禮歸入基督,成為神的兒子,重生後的另一種生命;自此本體不再受生物性存在的約束,可以在教會內開展共融的關係。 如此一來,聖禮就成為了斯斯奧拿士教會觀的核心,人透過洗禮重生,成為教會性存在,然後透過聖餐,與教會的其他成員聯合。因此聖餐其實是一個集會,人不再具有生物性存在的排他性,並以教會性存在的方式與其他成員並存和交通。

對斯斯奧拿士而言,聖餐的意義和重要性遠超單純的紀念作用,當然主耶穌設立聖餐是為了讓人紀念祂的死,但他認為耶穌更透過聖餐彰顯了「天國的形象」。 這形象不是過去的,而是窺探未來的窗口,換言之人可以透過聖餐預嘗天國的滋味。 也就是說,聖餐是人類通往終末的進程,並可藉此預嘗終末的神秘經驗。 作為教會性存在的人,透過聖餐顯示出其存在植根於終末,並受到終末的啟發和滋養,故人的本體屬乎終末,人本是終末的形象。 因此教會性存在的終末性質含有一種「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意味,而聖餐則是為人提供這個終末性的視角 — — 人的教會性存在植根於神的先存和永恆性。 故聖餐既屬乎歷史,又屬乎終末,人在聖餐中不僅要記念過去,還要紀念將來。 斯斯奧拿士就此直言,若果聖餐神學失卻了展望永恆的遠見,將會是極大的遺憾。

除了在本體論上顯示出的終末性,斯斯奧拿士亦認為聖餐充分展現出教會的大公性。他認為教會的大公性只能在基督裡找到,因為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就教會的大公性而言,「基督的現實(Christological reality)」是教會在其大公性上展現出基督的合一。 而讓地方教會歸於大公是基於基督臨在於主教帶領的聖餐中,而每次聖餐亦是宣召聖靈臨在於教會裏,故聖靈亦同時參與在教會的大公性中。 雖然教會的大公性只能在終末裏完全實現,但其本質能夠透過聖餐在此時此刻的現實中被理解,因此聖餐不只是一個行動或禮儀,而是在展現教會的大公性中具有重要意義。 斯斯奧拿士指出,「教會是在聖餐中和透過聖餐」(the church is in the Eucharist and through the Eucharist), 故不能將聖餐單純歸類為一種聖禮。 教會和聖餐都不是能被歸類和檢查的客觀事物,這關乎到神、人和教會在世界中的神秘性,因此任何對聖餐的研究都不能忽略上帝的三一以及教會在基督和聖靈中的層面。 就如沃弗(Miroslav Volf)總結斯斯奧拿士的觀點,「聖餐就是使教會與基督合一,成為基督的身體,與其完全合一的地方」。

3. 拉辛格的聖餐教會論

本名拉辛格的榮休教宗(Pope Emeritus)本篤十六世(Benedictus XVI)在其著作中亦經常強調聖餐是教會論的基本命題;即教會透過聖禮轉化人為教會一部分(信徒),而信徒則是在聖餐中意識到自己是教會一分子。 如同斯斯奧拿士所言,拉辛格亦同意教會是聖餐的團契(eucharistic fellowship),唯有透過在聖餐桌前的耶穌為眾人分餅和杯,這聖餐團契才變得可能,故教會不單是一群人,而是聖餐團契的網絡,眾人透過領受同一的餅和杯,合而為一。 故此聖餐不單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而是與基督連繫,成為教會基本的構成;聖餐就是教會的根本和本質,是其服侍神、服侍人和轉化世界的方式。

拉辛格在其著作中指出,聖餐教會論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Vatican II )的核心,他認為「教會慶祝聖餐,聖餐是教會,兩者是同一個命題」。 定期慶祝聖餐使人們重新認識到與基督的教會性聯合(ecclesially mediated union),就是通過三一和教會性的聯合,使人成為基督徒。「基督通過聖餐的餅和杯,將基督徒吸納到自己裡面,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 因此聖餐不僅基督徒參與在三一和教會性的聯合的象徵,更是聖餐使三一上帝與人的聯合變得可見,從而使教會成為教會。

按著天主教對教會體制的理解,地方主教與教宗的聯合代表著基督與教會的聯合,大公教會成為了地方教會的代表。 拉辛格認為聖餐教會論有助提升地方教會的完整教會性(full ecclesiality),地方教會不僅是大公教會的分支,每個進行聖餐的教會都是教會直接和實際的體現,因為她完全擁有主的同在。 這主張推翻了羅馬天主教長久以來的成見,就是認為教會的本質(essence)只存在於(單一的)大公教會,反而是(單一的)基督在眾多聖餐桌前,使眾教會在本體上與基督結連為一。 因此沒有教會能夠與其他屬於上帝的教會分開,人亦只能夠在與其他會眾一同慶祝聖餐的狀態下才能與主結連。 聯合(communion)成為了拉辛格理解信仰的基礎,「正如一個人不能使自己成為基督徒,而是必須透過教會來接受基督,一個會眾也不能使自己成為教會,而必須從整個教會接受其作為教會的存在。」 故此地方教會亦是透過大公教會接受其作為教會的存在,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教會的聯合就是以聖餐為中心,而大公性是聖餐的內在標準,故沒有教會能夠賦予自身進行聖餐的權力。 也就是說,拉辛格一方面肯定了地方教會的個體性,但亦重申了有關聖餐大公性的經典教義。

總括而言,斯斯奧拿士和拉辛格都肯定了聖餐作為教會核心的地位,可以說沒有聖餐的教會也就不成教會。通過聖餐,會眾之間和眾教會之間藉此與三一上帝聯合,這種奧秘的聯合又是透過聖靈作為中介,教會得以成為真實的存在。因此聖餐在本質上就是超時空性的神秘經驗,一方面會眾群體透過聖餐超越空間的限制,成為聖徒相通(sanctorum communio)的群體;另一方面教會亦透過聖餐超越時間的限制,紀念終末的天國形象,預嘗天國永恆的筵席。因此聖餐的實體性與進行的場域並無衝突,甚至這種弔詭性本身就是聖餐本質的一部分。故筆者認為有關在網上場域進行聖餐會使祝聖和擘餅失效的說法並未有完全考慮到聖餐的本質,而聖餐更是教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是可行,理應盡量維持舉行聖餐。

4. 後現代社會網絡世界與崇拜

筆者認為,有論者對網上聖餐存疑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網絡平台存在一定的成見,認為媒體世界就是虛擬,只有面對面的交流才是真實。不過後現代社會顯然對何謂真實有了新的詮釋,而正正是網絡世界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我們所認識的時空與真實。廣義的媒體涵蓋著廣泛的語義基礎,泛指人類與技術、空間和各種形式互動的方式。 「Web 2.0」的出現大幅擴展了媒體在社會範疇的影響力,其用戶能夠為網絡空間作出貢獻,促成了具開放性、互動性的社交空間,人們可以在其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互動、交談和合作。 於是科技提供了一個跨越傳統宗教界限(例如教派、教會規模和地理位置等限制)的連繫方式, 為宗教活動打開多樣化的大門。

有學者認為,網絡空間(Cyberspace)成為了儀式場所(ritual place),就是在某些情況下,互聯網和網絡空間可以分別為聖作宗教用途,讓信徒能夠將網上活動作為宗教生活的一部分。 不過,網上的宗教活動似乎是一個有趣的悖論,由於宗教儀式是表演性的,並且經常涉及受眾,信眾通常會參加一些由宗教組織舉辦的活動;在離線世界中,當參與者是眾多會眾的一份子時,觀禮本身就是一種公共參與,但是在網絡空間中,參與者可能在家中,通過電腦接收信息,似乎是一種較私人的舉動。 不過,學者依然認為網上的宗教活動依然是真實的宗教活動,其中最關鍵的是,網上的關係鏈是真實關係的延伸,因此通過網絡參與宗教活動亦沒有改變宗教聚會的本質。從網絡空間的本質而言,儘管互動的空間可被更改,但社會交流的基本行為並未改變,隨著網上社交平台對保持關係日趨重要,網絡技術基本上已經開始影響傳統社區的觀念。 當使用者透過互聯網連接他人,從技術角度而言網絡只是通過一組電纜連接的機器,但其接上的社交網絡卻是一群具有社會意義關係的人。 因此,在網絡空間上舉行宗教活動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宗教團體可以將互聯網等技術融入其群體中,並在這些範圍內提供小組或個人表達的機會。

故此,網上教會就是指將教會主要的活動(包括:崇拜、講道,祈禱等)轉化為數碼格式,並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傳遞。教會的聯合之所以存在於網上教會,是因為參與的人確實存在,會眾雖然是在網絡空間聚會,但是其參與方式卻是真實的,就會眾的思想而言,他們是處於同一時間和同一地方。 這些網上教會所發揮的影響力確實使之與地方教會產生競爭,反映出會眾對「歸屬感」的理解已經發生轉變,而教內學者亦肯定了網絡媒體為教會群體所帶來的一定影響。 無庸置疑的是,教會確實存在於網絡場域中,網上教會不是虛擬教會,網上崇拜也不是虛擬崇拜,教會群體在網絡空間中的存在是完全真實的。

5. 結論:聖餐在網上崇拜中的實踐

既然有網上教會和崇拜,出現有關網上宗教禮儀的討論亦不令人有意外。有論者認為在網上領聖餐的餅和杯是一種出於恩典的做法,但亦有意見認為聖餐不能在網上提供,因為聖餐牽涉到群體和個體的各種感官感受,包括嗅覺、觸覺、聽覺、味覺等。

有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學者整合出一套儀式轉移理論(ritual transfer theory),列舉出幾項會影響網上宗教禮儀是否會被接受為真正禮儀的因素。 整套轉移過程主要由轉化(Transformation)、創新(Innovation)和排斥(Exclusion)三種啟發式要素所主導,轉化是指重塑已存在的儀式,以某種方式更改其內容或結構以便可以網上進行的過程;在轉化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在網上媒體環境的基礎上對儀式加入創新的元素,讓有關儀式得以在網絡空間中運作;最後是排斥,為了使儀式能夠順利在網上進行,某些元素無可避免地必須被排除在儀式之外。 若然在轉移過程中,部分要素破壞了儀式素來的穩定性,以至於參與者無法將其視為真正的儀式活動,那麼儀式的轉移過程即為失敗,反之若其發生的變化和轉化處於可接受範圍之內,參與者就會將網上的禮儀視為真實的。

如上文討論,若然將網絡空間視為網上崇拜的場域,那麼進行網上聖餐的儀式轉移所需的創新和排斥元素亦相對有限。正如不少教會向來採用單獨一塊的聖餐餅和預先倒好的葡萄汁,擘餅分杯的舉動只是一種象徵意義而多於物理現實,基本上網上聖餐的進行與傳統聖餐程序並無異議,只是祝禱和擘餅的動作改以網絡傳遞,在領受餅和杯的經驗上亦得以保留,網上聖餐在很大程度上合乎上述的儀式轉移理論。

有學者在 2013 年發佈了一份題為【關於聖餐在網絡空間中的實踐的神學研究】, 在質性研究的基礎上,透過理論分析研究互聯網本身的性質、互聯網作為社交場域的承載力、互聯網作為宗教儀式的傳播媒介的能力,以及用戶參與的性質。 杜斯在研究中得出兩大結論,一方面,網絡空間中的社區既是獨特的,但又類似於當代對社區的理解,因此將在網絡社區視為比實體社區更不可行的做法是過氣和偏見,另一方面,聖餐的物理性體現(physical embodiment)與媒體生成體現(media-generated embodiment)之間並沒有顯著區別,故認為網上聖餐的參與者能夠在網絡空間有意義地慶祝聖餐。 面對有論者提出「在虛擬聖禮中上帝可以存在嗎?」的質疑,杜斯認為問題在於人們是否確實相信上帝存在於網絡空間中,答案是參與者顯然相信上帝臨在於網上聖餐中。 正如許多現代教會的建築和崇拜方式早已跟古老的敬拜禮儀和場所面目全非,教會透過應用網絡技術進入新的崇拜模式亦是無可厚非。 上帝並不受時空所限,因此聖餐被視為紀念還是超宇宙的存在(metacosmic presence)似乎無關緊要,神並不局限於某個空間,教會在網絡空間的實存問題反而需要更深入的考慮。 故筆者認為,只要有意進行網上聖餐的教會在網上崇拜中能夠招聚一班有實際關係的弟兄姊妹一同參與,合乎實際教會的意義,舉行網上聖餐是合宜和適當的,如此也是聖徒相通的一種體現方式,與聖餐的本質和精神相符。

無可否認的是,科技的確改變了一直以來人對宗教的理解,而網絡媒體正在改寫的不單是符號、歷史和權威,更是新的宗教實踐模式,在未來我們需要探討更多有關新媒體如何成為宗教的生成空間(generative space),以及我們如何通過網絡參與和互動來產生真正的宗教意義。 正如網上聖餐開拓了一直以來對上帝臨在和信徒聯合(communion)的理解,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新穎的崇拜方式面世,這不但讓基督信仰與時並進,同時亦有助我們不斷更新固有的神學思想,發掘出上帝對現世的心意和祝福。

本文為筆者修讀【崇拜學】之學科論文。

參考文章

flow church 流堂:〈有關flow church 流堂網上聖餐以及其神學基礎〉,《時代論壇》, 2020年2月12日。

安德烈:〈隔空祝聖聖餐是否可行?論網上聖餐之神學問題〉,《時代論壇》,2020年2月26日。

葉穎麟:〈望聖餐?〉,《時代論壇》,2020年3月5日。

參考書目

Benko, Stephen. The Meaning of Sanctorum Communio. London: SCM, 1964.

Campbell, Heidi A. Digital Religion: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Practice in New Media Worlds. London: Routledge, 2012.

Chesser, Pamela Dawn, “This Virtual Mystery: A Liturgical Theological Argument Against Celebrating Holy Communion on the Internet in 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PhD diss., Garrett-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eminary, 2014.

Duce, Janice L., “A Theological Inquiry Regarding the Practice of the Eucharist in Cyberspac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Denver and Iliff School of Theology, 2013.

Horton, Michael S., People and Place: A Covenant Ecclesiolog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8.

Jiang, Tingcui. “A critical study on Zizioulas’ ontology of personhood” in Open Acces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108. Hong K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14.

Ratzinger, Joseph. Co-Workers of the Truth.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992.

______________. God is near us. San Francisco: Ignatius, 2003.

Spinks, Bryan D. Do this in Remembrance of Me: The Eucharist from the Early Church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SCM Press, 2013.

Volf, Miroslav. After our likeness : the church as the image of the trinity. Grand Rapids, Mich. : William B. Eerdmans, 1998.

Wellman, Barry. “An Electronic Group is Virtually a Social Network” in Sara Kiesler, ed., Culture of the Interne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997.

Zizioulas, John D. Being as Communion Studies in Personhood and the Church. Crestwood, NY: 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 1997

______________. Eucharist, Bishop, Church: The Unity of the Church in the Divine Eucharist and the Bishop during the First Three Centuries, trans. Elizabeth Theokritoff. Brookline MA, Holy Cross Orthodox Press, 2001.

______________. Communion and Otherness: Further Studies in Personhood and the Church. London: T&T Clark, 2006.

______________. Lectures in Christian Dogmatics, ed. D. Knight. London: T& T Clark, 2008.

______________. The Eucharistic Communion and the World, ed. Luke Ben Tallon. London: T. & T. Clark, 2011.

--

--

Shmu’el
釐經伴道

‎יְהוָ֥ה אֱלֹהֵ֖ינוּ יְהוָ֥ה׀ אֶחָֽד׃ Adonai Eloheinu, Adonai ec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