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為什麼要做好氏

邱鈞評
鈞評的永續碎碎念
3 min readFeb 8, 2019

好氏社會企業在今年的2月9日已經邁入第三年,最近開始想辦法找出生活中的空檔來寫一些創立的緣起及未來想做的事情,希望繼續發展下去的未來能夠有些東西可以慢慢回味。

高中時期發起的《閱讀悅開心Happy Reading 偏鄉閱讀推廣營隊》已經辦了四五個梯次,在那一陣子「服務汙染」的議題開始被討論,到現在也還是。我在後期才知道別的學校有中學跟女中的各一個班級聯合舉辦偏鄉營隊,除了服務之外還有附加效益,像是聯誼…之類的。看過相關討論的文章之後,我也開始反思到底該不該繼續辦下去,該不該帶著同樣一群人繼續做這件事。

每次快到寒暑假開始寫計畫書,下課空檔就開始拿台南市的基金會名冊,一家一家打電話陌生開發是我國中畢業時開始想到的募款方式,到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感謝台南市政府社會局有公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名冊。(其他縣市我找過,還不一定有)多虧那份神奇的名冊、學校課外組、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幫忙,讓總共六個梯次的營隊都不至於要志工們貼錢來參與,大家都可以「衣食無虞」的準備課程和活動。

寫計畫書、募款、辦營隊→寫計畫書、募款、辦營隊
這樣的循環大概是六個梯次以來循環的模式,當時的思考是這個營隊如何轉型,總不能到大學還在這樣的循環裡打轉。消費偏鄉、服務汙染、如何永續運作,並長期投入社會公益…這些課題的思考過後我的答案是──成立社會企業。

2017.02.09辦了最後一次營隊,正式告別《閱讀悅開心》

回顧對「消費偏鄉/服務汙染」一詞,在後來這幾年我自己的反思是:

確實我們在這過程中消費了偏鄉服務的詞彙,當消費完到底能不能促使其他正向的改變才讓這消費有意義。如果消費只是為了刷一些個人的經歷之後而不再持續對社會公益領域付出的話,那真的消費完就什麼都沒了

而對當時辦理的營隊整體回顧下來,不敢說我們幫助了偏鄉什麼,幾天的營隊我們能幫助的地方太少,充其量只是在那幾天讓孩子有一些快樂的回憶而已。在想通這件事之後,每次都請幫忙主持結業式的夥伴一定要讓最後的結尾是在最開心的氣氛下結束,不要刻意營造的依依不捨。

2017.02.09開立籌備處帳戶

回到社企正式成立的那天──2017年的2月9日,最後一次告別閱讀悅開心的營隊就辦在2/7~2/9,2月9日下午還有結業式,當天早上我們一起到銀行去開了公司籌備處的帳戶。營隊結束後要離開學校時,學校的主任也聽了我們對於未來轉型的想法,期待有一天我們再次回到有需要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