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 Day 2

邱鈞評
鈞評的永續碎碎念
4 min readJul 17, 2018

--

【臺南|SDG 12 責任生產與消費 】

「大大五花大五花」臺南,我們的故鄉因為夜市所以有了句繞口令。最諷刺的也正是夜市為觀光帶來許多的效益,而在利益極大化的同時,商家們將內部成本外部化。一串塑膠袋只要幾十元,不斷地抽,而這些成本將由所有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一起來承擔。不只是人,承擔最多的是這個環境,未來我們的子子孫孫沒有人可以倖免於難。

如果有垃圾桶有標示,你會乖乖分類嗎?做了垃圾分類,它們真的還能被重複利用嗎?

以下是今天的幾點觀察

▶︎大東夜市的垃圾處理不會特別分類,全部都是丟到路邊自行車道旁的子母車。

▶︎有一對情侶,男生把飲料杯塑膠袋跟吸管分開之後把吸管跟塑膠袋丟在一般垃圾,塑膠杯丟在資源回收。

▶︎會分類的人大概是以手上的垃圾佔比較高的種類來分類,不會特別再區分,像是塑膠袋裝塑膠杯=整袋直接丟回收。

▶︎有一個阿伯到垃圾桶裡找食物吃,這點我不知道該怎麼想,人該有基本的尊嚴不從垃圾桶裡找食物吃,還是我們這種想法來看他們太高傲了。不管什麼想法,這個情形都希望在未來能有一天不會再出現。

▶︎因為環保署的政策,一次性塑膠飲料提袋不再提供,因此這陣子出現自備飲料提袋的風潮,各種圖案的提袋出現後還是有部分年輕人會購買,在垃圾桶旁邊看的時候就有看到幾位手上是用布製的飲料提袋裝飲料。

結論▶︎▶︎▶︎唯有源頭減量才是永續之道,便宜的塑膠袋因為對店家的成本影響少之又少。通常逛一次夜市買一攤的東西→吃→丟→再買→再吃→再丟,無限循環到離開夜市的那一刻,若是可以一個袋子用到底,至少可以減少一點垃圾量。

正興咖啡館,參與杯杯計畫的店家之一。店員表示外帶約有70%的民眾會使用杯杯計畫提供的外帶杯。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實施永續消費與生產十年計畫架構(以下簡稱 10YEP), 所有的國家動起來,由已開發國家擔任帶頭角色,考量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與能力。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以及有效率的使用。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將零售與消費者階層上的全球糧 食浪費減少一半,並減少生產與供應鏈上的糧食損失, 包括採收後的損失。

▶︎在西元 2020 年以前,依據議定的國際架構,在化學藥 品與廢棄物的生命週期中,以符合環保的方式妥善管理 化學藥品與廢棄物,大幅減少他們釋放到空氣、水與土 壤中,以減少他們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不利影響。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 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鼓勵企業採取可永續發展的工商作法,尤其是大規模與 跨國公司,並將永續性資訊納入他們的報告週期中。

▶︎依據國家政策與優先要務,促進可永續發展的公共採購流程。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確保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永續發展 的有關資訊與意識,以及跟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

▶︎協助開發中國家強健它們的科學與科技能力,朝向更能 永續發展的耗用與生產模式。

▶︎制定及實施政策,以監測永續發展對創造就業,促進地 方文化與產品的永續觀光的影響。

▶︎依據國情消除市場扭曲,改革鼓勵浪費的無效率石化燃 料補助,作法包括改變課稅架構,逐步廢除這些有害的補助,以反映他們對環境的影響,全盤思考開發中國家的需求與狀況,以可以保護貧窮與受影響社區的方式減 少它們對發展的可能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