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The Taiwan Voter》

是甚麼影響了選民的投票因素

Mr. J
閱讀咖啡因 Reading and Caffeine
5 min readNov 14, 2018

--

你會如何投票呢? 是根據選舉人的特質還是政見,還是現今火熱的社會議題,又或是政黨或候選人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

隨著11/24的選舉日接近,網路上不乏許多有關政治的文章與貼文,近日發現這本由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教授, Christopher H. Achen 與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 王德育 (T.Y. Wang)等人編撰,並由密西根大學出版的政治研究書籍《The Taiwan Voter》

https://www.press.umich.edu/9375036/taiwan_voter

此書研究那些因素影響了台灣政治選民的投票,我認為值得一看的原因在於這本書是在同溫層之外,立足於一個理性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台灣選民的投票情形。除了政治的分析,也多多少少點出一些社會現象,雖然作者沒有多著墨於這些社會現象(也有可能是我沒看到),但我們可以檢視出當代台灣社會的問題與原因。

本書共有12章節,不過我只看了最後結論的第12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連結,線上有全書開放。

影響我們政治立場的因素

儘管每逢台灣選舉之時,尤其是總統大選,中國的軍事演習拉抬了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因為台灣的特殊性,這裡的選舉經常吸引國際間的關注,學術圈也不意外,但國際上少有相關的學術著作研究台灣選民是如何做出投票的選擇,這也是作者編撰此書的目的之一。

在台灣,過去是民族認同(本省、外省),近年是國家認同(統獨)在政治與社會的分歧上扮演了重要腳色。

在大多數的國家之中,宗教、語言、民族、種族、地域和階級等社會因素分歧了不同政治傾向的選民,選民會根據自己不同的身分因素去選擇所想要支持的政黨。一般來說,較小的政黨可能會吸引到特定的少數族群,例如說某種非主流語言的民族、特定的職業或社會階級等。而較大的政黨可能體現了多重的價值,同樣一個選民,他的語言與民族認同可能偏好於某個大黨,但他的社會階級可能異於該政黨的特性。這樣的特性複雜化了研究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與政治認同(political identities)、對特定議題的偏好和投票選擇的關係。

比起其他國家,作者認為台灣的社會分歧的因素不多。在過去,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語言,或者更精確一點的來說,母語,分為普通話、閩南語、客語等。第二個則是民族,本省或外省等。而這兩項因素也都和在歷史時間上,誰先抵達這座島,以及各自的文化和歷史撇不開關係。

分歧也會隨著時間演化,隨著社會開放,通婚和時間的推演,自1950年代後,這樣的分界也隨之模糊。取代的是對於台灣現況的立場,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統獨問題,像是:即便現在已經分成兩邊治理,中國,或是一個對於台灣故土的想法,仍是台灣的一部份嗎? 或者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或者是中國和台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

像這樣的 “中國因素”,影響了當代選民的政治傾向,對於兩岸未來關係的發展,看你是傾向於統一或獨立,看你是在經濟上開放中國市場或者是不開放。這也是為什麼像左派、右派這樣的政治語言在台灣並不如歐美來的流行,我們常看到的名詞是代表傾向統一的泛藍,和傾向獨立的泛綠。

對於兩岸關係的立場是很明顯的政治選擇因素,其他像是對於社會議題的看法、對於候選人的特質,沒有比這個原因來的顯著。

經濟與政黨輪替

那麼你說經濟呢?

我可是中立理性選民,才不偏甚麼泛藍泛綠,誰讓經濟好我就投給誰!

經濟確實是會影響我們把票投給誰,2000年後,民進黨取得執政機會,而後再經歷08年的金融海嘯,整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之下,政權再次易位於主打經濟牌的國民黨。泛藍領導者視中國市場為台灣經濟復甦的一個機會,通往中國市場的道路通常也附帶著親中的前提,也很難撇開政治,想要達成完全只拚經濟而不搞政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馬政府的ECFA政策,在短期內復甦台灣經濟的效果有限,也被泛綠批評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到台灣,大幅影響台灣經濟,間接造成失業率上升等。眼看著景氣持續不佳,易主的機會可能又要到來。

但在12年的總統大選並沒有政黨輪替,作者指出,蔡英文對於兩岸關係的立場採取淡化,沒有明確的表態,並強調經濟政策與社會平等議題,顯然在當時這並不是民進黨的強項。一方面被認為 “不夠獨立” 的立場無法取得民進黨支持者或深綠選民的全力支持,另一方面,她也想獲得那些不想提升兩岸緊張關係的中間選民選票。而這樣的不太強硬的立場給足了國民黨充足的彈藥,即便景氣不佳,滿意度也不太好,馬英九還是取得了他的連任機會。

然而在16年,“中國因素” 似乎沒有太過於顯著的影響,儘管對於再次出選的蔡英文來說,兩岸政策仍是她被國民黨攻擊的要點,但泛藍的內部分裂、民眾對於馬政府的極度不滿,以及依舊不見好轉的經濟,影響更為顯著,總統之位再次換人。

未來

以16年來看,“中國因素” 似乎不再那麼明顯,那未來呢? 2018年除了縣市長及議員選舉,這次還有10項公投案。兩岸關係不是縣市長可以決定,10項公投案也只關乎於國內社會議題與重大政策,所以“中國因素” 的影響性可能不大,也許等到20年總統大選才又會再度翻出。

1950年代,政治和社會的分歧為本省人與外省人,說普通話與說閩南語的,之後隨著社會演變,漸漸變成現今的統獨議題。時代推演,逐漸意識到統獨議題為問題的新世代也許將慢慢改變台灣的投票生態,我們會不會更加看中候選人特質? 或是更注重對於社會議題的立場? 或是其他原因?

Photo by Parker Johnson on Unspla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