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 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先產出再投入的複利效應

Peter@Sunshine Smile
閱讀文藝復興-Book Review
4 min readMar 8, 2020

1.前言

我和這本書的偶遇是發生在2/22號我去新光三越配日系品牌眼鏡的行程。在等待眼鏡配置的空擋,獨自在百貨公司內閒晃,對百貨精品沒興趣,轉而步入金石堂,看到櫃台前的回頭書展三本五百元,很是心動,手上抱著六本書,正準備結帳時,看到架上這本新書 — 『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法』,我對於輸出法很感興趣,怎樣的輸出法?我平凡人能夠使用嗎?可惜,這本書被全書包膜,無法預覽,我只好直接購買,在百貨公司閱讀起來,書中讀者論點顛覆我過去作法,可以感受出作者是行動派,做事乾脆的人士,儘管本書沒有分享更細節的做法,卻透過精簡文字與果斷語氣去感染讀者,很適合在生活碎片時段中閱讀。

從書本的標題可以知道本書談論產出力,我最直接想法,產出力決定人生的組成。凡事都要從產出開始,當我們去學新事物,就要用最短時間去獲得初步成果,投入時間並非重點。產出時間長度才是最關鍵,說和寫的產出形式比聽讀還重要,這將決定人生的九成。

到底要怎樣才算是好的說和寫呢ˉ? 決勝關鍵在於表達,要如何說的人讓覺得動聽,進而被說服。寫的讓人動容,讓讀者接受到你的輸出後,產出共鳴,其關鍵就是2w1h: what,why, how。確定是什麼樣的事,此事情有什麼原因,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別再多想,趕快行動吧!

先出發,再修正,先完成,再完善。

直接行動,持續修正,累積產出成果。

首先,我很認同作者其中一想法,即方法說得太多沒有用,因為終究沒有用,人不會因為方法而行動;人會因為動機原因產生行動力。例如,你如果跟人說背單字讓你變年輕變人才,這動力就會驅使人去行動。然後,在表達力部分,成功的人往往都會偏好具體說明。以八二法則為例,八十比例的具體說明,加上二十比例的抽象概念。例如,去花蓮旅行,人事時地物資訊就是具體描述,搭配少數抽象描述,此舉將會讓談話更加具體,讓讀者更容易想像與理解。

以我自身產出為例,我目前初步採用微輸出,只要有階段體驗與學習成果,就會在各式線上線下場合透過影像文字和口說方式進行分享,並接受朋友的回饋進行修改。線上部分,在部落格詳細紀錄感受,在IG上以簡單文字進行書摘,在公開分享會上,嘗試用大家能懂的詞彙去表達,藉此有效磨練自己,避免去和他人做過度比較,拋棄完美主義,以量為主,捨棄高質量,以免抹煞自信與興趣,透過一點一點累積去重複修正產出質量即可。此點很類似以前分享的一本書摘bird by bird。

人脈面向,派不上用場的人脈就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人脈是當你有需要幫忙的時候,那些能幫忙你的人,就是真正人脈,一種斷捨離。透過社交媒體讓更多人知道有你這人物是其中一好方法。

結論

這本書,作者鼓勵讀者凡事以輸出為主,將現階段產出用入下一階段的輸入。你不能只是閱讀,重點是你閱讀後的行動,那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我們總會認為要持續吸取知識,以為這就是產出,其實不然,我們該把說和寫作為重點,從持續產出來累積對於知識的運用,然後再練習表達能力,讓讀者可以對你的想法產生共鳴,這本書可讓人有更多行動力,有想做的事,做好初步規劃就大膽地執行,你不做,永遠就是在逃避不確定性,Just Do 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