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 人物誌 @Ryan:創作者壓力山大!馬偕醫師科普憂鬱症

PenFarming
閱讀筆耕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Dec 23, 2023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馬偕醫院住院沈瑞恩 Ryan。

過去曾創下高二跳考錄取台大醫學系的紀錄的 Ryan,後來是在什麼契機下踏入精神醫學領域?

近來,也有許多 YouTuber 自白罹患憂鬱症,甚至出書分享治心路歷程,當周遭出現這些朋友,我們要如何表達關心及提供即時的幫助呢?另外,前陣子 Netflix 出了一系列邪教心靈控制的影集,揭露許多會員都是高知識份子,究竟邪教是怎麼操控心靈的?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是 @閱讀筆耕 兼紀錄,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收藏本文的 Writing NFT 版本 👈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 認識 Ryan 的職業:精神醫學領域中的「學徒」

Ryan 任職於馬偕醫院住院醫師,算是精神醫學領域的「學徒」,因為需要培訓五年才算是正式「出師」,目前來到第四年。

1・您當初踏入精神醫學的契機是什麼?

大學時期加入一個旨在「關懷服務自閉症孩童」的社團,當時是 Ryan 第一次接觸到精神疾病的個案;後來對這個領域深深著迷:

  • 精神科堪稱醫學界裡的「黑暗大陸」,還有太多未知與不確定性,留待拓荒者們探索。
  • 健康,不僅僅止於身體的健全,認同精神科「全人照顧」的理念。

全人照護亦可稱為全人整合醫療照護。此照護方式不僅以病人為中心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層面的醫療」,還強調整合了預防、保健和醫療三個主要元素。

2・就您的觀察,精神科醫師通常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耐心。

至於其它技巧面倒是次要,都可以透過後天練習而培養起來;另一方面,個案有百百種,所以也需要各種不同特質的精神科醫師作為匹配。

3・精神科醫師 vs 臨床心理師 vs 諮商心理師這三者有何不同?

我們可以從這些切入點來劃分:

  • 能不能開藥?
    ▷ 只有「醫師」才能開藥,而「心理師」不能開藥。

【Wana IMO 🙋:美國 vs 台灣】

開藥的資格是修習藥學。在美國有一些州,臨床心理師有接受藥學訓練,就能開藥;但以台灣的環境來說,心理師受的是諮商、晤談、心理治療等訓練,並沒有接受開藥的訓練,不能開藥。

台灣沒有所謂的「心理醫生」,只有「精神科醫生」。

  • 治療對象涵蓋範圍不同
    ▷ 臨床心理師:可以治療患有「腦部疾病/精神病」的個案。
    ▷ 諮商心理師:除了前述「腦部疾病/精神病」不可以治療以外,其餘面向都是守備範圍。

請注意「精神疾病」與「精神病」雖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大不相同。精神疾病包含各式各樣的腦功能障礙導致的精神病理現象,精神病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別。

法律上規定的業務範圍
  • 學習過程不同
    ▷ 醫師:大學時就讀於醫學系。
    ▷ 心理師:不在意大學科系,關鍵是畢業於對應的「臨床心理」或「諮商心理」研究所,並取得證照。

❏ 認識憂鬱症

4・幾年前 YouTuber 阿滴曾出書分享他走出憂鬱症的心路歷程,獲得廣大的迴響,許多人也開始關心此議題,能簡單為聽眾科普一下嗎?另一方面,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還是一種「心理」疾病呢?

醫生診斷憂鬱症有一套「量表」的概念:九大症狀至少要出現五個,而且其中一定要包含到「每天開心不起來」症狀,並持續兩個禮拜以上。

雖然笛卡爾提出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這是指一種認為精神現象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身體的觀念。但事實上,生理/心理疾病這樣子截然二分並不理想,確實有多種疾病,是以糾結的生理與心理機轉交互作用而來

「如果能靠身體檢查研判出來,那就不是精神疾病;反之,無法靠身體檢查判讀的病症,就會交由精神科來進行後續治療。」Ryan 說道。

例如,失智症(Dementia)早期被視為精神疾病,不過後來發現其成因是「類澱粉蛋白(amyloid)對腦部造成的傷害」,證實了是一種生理疾病。

5・除了剛才介紹的憂鬱症,我們常在新聞上聽到躁鬱症、精神官能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等名詞。特別是憂鬱症 vs 躁鬱症很容易令人混淆,想請您為大家釐清這些名詞;另外,哪一種症狀比較嚴重,對生命的威脅更大?

  • 躁鬱症(bipolar)
    顧名思義具有「躁症+鬱症」兩種症況,又稱雙極症。患者彷彿有兩種個性,心情一陣子很亢奮很 High 生產力旺盛,然後進入平穩期,接下來又 Down 到谷底,循環反覆著。每段不同的情緒可達數個月之久。
  • 憂鬱症
    對比前述,憂鬱症少了「躁症」的現象,這是兩者主要差異。
  • 精神官能症
    已經是舊名詞,現在改以「焦慮症」來囊括,包括恐慌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都是這個大家族項下的相關疾病。
  • 思覺失調症
    誠如影視作品《美麗境界》、《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所看到的,患者會產生幻覺、幻聽、妄想等症狀。

上述每一種疾病,都會增加個案的死亡風險 — — 容易引起自殺身亡;憂鬱、躁鬱、思覺失症這三大病,對生命的威脅都相當大!

【Wana IMO 🙋:自殺風險機率變化】

這些精神疾病經過治療,患者首先恢復的是「行動」,之後才是「心情」的平復。

所以當患者剛出院時,可能存在較高的自殺風險。儘管外在看來狀態穩定,但內在的情緒可能尚未跟上步伐。

另外,也不要對生命充滿光亮的「躁症」放鬆戒心,這時患者的心情擺盪也很大,容易與人發生衝突,萬一從天堂摔落到低谷,可能引發自殺意圖。

6・憂鬱症是近代產物嗎?最早有文獻記載憂鬱症大概可以追溯至何時?此疾病被發現與腦部病變有關是在時麼時候?

這個問題可以從憂鬱症英文單字「melancholia」的典故來探索,其中「melan」代表黑色、「cholia」則指膽汁。

憂鬱症並非近代才有的疾病,最早對憂鬱症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至古希臘時期。

西元前 300 年左右,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觀察到一群人出現了類似症狀的疾病。他當時得出的結論是,調整他們體內的「黑膽汁」就可以改善情況。這種觀點源自於古代的體液學說,認為人體健康與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的平衡有關。

直到近 20 世紀,人類才開始發展出能夠檢測、並認識到憂鬱症是與「腦部病變」有關的工具和藥物。

7・憂鬱症一定都有外顯的行為徵兆嗎?此前曾聽過沒有任何跡象,突然因為憂鬱症自殺的案例,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及早發現?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憂鬱症的外顯徵兆,有時存在,有時卻不明顯。例如,「心情開心不起來」有時容易辨識,但有時外觀上看不出來。

所有自殺的人中,大部分在第一次嘗試後便不幸身亡。然而,自殺未遂的人通常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適當的治療下,多數能夠恢復正常功能。

8・憂鬱症的治療分成哪些階段?有沒有不用吃藥就痊癒的例子?是否有聽過只靠外在力量(親友、信仰支持)就痊癒的例子?

憂鬱症的治療,簡單劃分為急性期和維持期。

  • 急性期
    治療目標為改善憂鬱症狀,藥物的劑量較高,治療時間通常為六週到三個月。
  • 維持期
    視為「慢性病」長期管理階段,保持低劑量的藥物(一種保養的概念)以維持穩定,因為停藥容易導致復發。

有研究顯示,只有三成的患者在治療三個月後幾乎完全康復;如果把治療期間拉長到一年,幾乎康復的人數達到七成。

這意味著不吃藥也有可能康復,但成功率不會超過三成。雖然有些人能依靠親人和信仰康復,但這只是極少數情況。因此,定期治療更為可靠,不宜抱持著「拼拼看」祈求自然痊癒的心態犯險。

【Wana IMO 🙋】

大部分自殺的人,其實在自殺之前,會發出求救訊號。

9・如果憂鬱症患者拒絕就醫(他堅信自己沒有生病),我們該如何溝通以及協助他?我聽說,對憂鬱症病友講「 不要想太多、加油」之類的話,反而是一種刺激和不同理的行為?

憂鬱症患者接受到像是「不要想太多」或「加油」等話語,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會使他們感到更沮喪;因為在憂鬱症的世界觀下,大腦已戴上「負面濾鏡」來解讀訊息,這些話往往被解讀為否定和不理解。

  • 「你不要想太多」的潛台詞是 → 你想的不重要。
  • 「加油」的潛台詞是 → 你現在不夠加油、不夠努力。

這種情況下,言語上的「有所為」易招致反效果,最重要的是傾聽。

傾聽意味著尊重他們的感受,不批評不抱怨不責備,而是肯定對方的情緒,讓他們有一種「你願意聽我說,你懂我」的感覺。例如「這聽起來,真的是讓你滿難過的」這樣的回應,會讓患者感受到被理解。

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實踐「同理情緒」,試著跟身邊的人說:「聽起來這讓你滿難過/生氣/擔心的呢。」看看對方的反應,大家可以分享執行後的心得。

至於協助患者願意就醫,需要溫和且體貼的方式。

著眼於特定症狀是一個好方法,例如「我發現你的『睡眠』狀況似乎有些受影響」,而非直接提及病名;另一種策略是改變主體,像是「最近『我』的睡眠不佳,打算去看醫生,你能陪『我』一起去嗎?」醫院那邊已經照會好了,他們知道情況。

這些方式有助於激發對方的合作意願。

10・現代人要如何預防憂鬱症?

四個好 — — 吃好,睡好,動好,好朋友。

❏ 社會事件

11・請問精神醫學對於「宗教洗腦」的觀點是甚麼?我目前有朋友深陷其中,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清醒、脫離洗腦控制,回歸到正常生活呢?

今年初,Netflix 上播出名為《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的影集,著重探討邪教和心靈控制,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影集首集提到了一個名為「基督教福音宣教會」(通常被稱為攝理教)的組織,也被發現落腳在台灣活動超過 30 年,期間吸引了大量菁英人士加入。

此前,該教教主再度因性侵罪被韓國檢方起訴(教主已於 2019 年服刑期滿釋放),然而許多教友始終堅信這是一場誣陷,主張教主遭受冤屈是因為人類未盡其責。近來,大批教友還發起了一場訴求平反的具名連署活動,並在臉書上公開邀請根本不了解案情的友人參與。

讓我們先嘗試界定「宗教洗腦」這個名詞。我們都知道信仰能夠給予人力量和支持,這是正面的;但若太過火,也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盲目追隨特定思想、信念或權威,失去了個人判斷能力,陷入不實或極端偏激的信念之中。

  • 直覺先行
    宗教洗腦涉及了《快思慢想》中的「系統一」過於強勢。這是一種是依賴直覺、無意識的思考系統,白話說就是常靠感性、習慣來反應;當感性成為主導因素時,理性分析可能受到抑制,就像是俗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 制約學習
    另一種解釋與經典心理學研究「帕夫洛夫的狗」(Pavlov’s dog)有關,在實驗中,餵食狗狗時伴隨著搖鈴,久而久之,狗狗一聽到鈴聲就會自動流口水;類似地,在宗教洗腦中,神與「老師」被綁定在一起形成條件反射,讓信眾自然而然地將這兩者聯想在一起。

必須承認,幫助朋友擺脫宗教洗腦的處境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肯定你朋友在宗教中獲得的正面效益,例如給予心靈支持、社群聯繫和人生意義;循序漸進,以一種開放的方式,探詢他們是否曾經遇到不適當或令人擔憂的情況,並提供新的觀點,引導他們思考,這可能有助於打開溝通的空間。

12・新聞報導在山區活動的老人,明明沒有體力卻還可以走很長的距離到深山裏面,最後不見蹤影。被發現獲救時說自己沒有甚麼記憶,卻記得有聲音或人形在引導他。民俗信仰稱這是「魔神仔」在作祟。請問這在精神醫學方面有何解釋?

編按:老翁遇「魔神仔」?深夜山野中藤蔓纏繞 警、消尋獲脫困

可能與短期精神病(brief psychosis)或短期思覺失調有關,這引發包括幻覺、妄想和混亂行為等症狀,可能在一段短時間內出現,而後恢復正常。

❏ 社群 QA 時間


👉 閱讀更多話題討論 👈


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實踐「同理情緒」,
試著跟身邊的人說:「聽起來這讓你滿難過/生氣/擔心的呢。」
觀察對方的反應,並分享執行後的心得。

— — 馬偕醫院住院醫師沈瑞恩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收藏本文的 Writing NFT 版本 👈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

--

PenFarming
閱讀筆耕

金融職人|雜食性閱讀者|一週一耕,佐以心智圖耘襯 HOME🌱https://linktr.ee/penf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