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人民對撞民主:為何我們的自由面臨危機,以及我們如何拯救它?

Ansin Lau
閱讀設計、社會、與永續
10 min readJun 13, 2019

Mounk, Y. (2018). The people vs. democracy: 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我覺得最近的氛圍,很適合閱讀這本書,它用科普等級的語言講西方自由民主體制的危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Yascha Mounk 去年中出版的 The People vs. Democracy,定位顯然是科普書,非常淺顯但還算完整地以三大部分整理當代歐美的(一)自由民主的危機、(二)危機的根源、以及(三)解決方案。今天突然有點動力想把摘要整理出來。當然書中所提的經驗並不直接適用於台灣,但人總愛移情與類比。

自由民主的危機

曾經,全球的政治學家都對民主鞏固(democractic consolidation)信心滿滿,比如福山以歷史的終結形容之,又或是 Juan Linz 跟 Alfred Stepan 提到的”the only game in the town”。那是經濟前景一片光明,蘇聯解體,自由民主陣營獲得勝利的年代。

大部分自由民主政體下的公民, 曾對他們的政府、以及民主制度非常滿意,不過現在狀況逆轉,他們未曾如此失望過。

他們曾對居住在自由民主的國度非常自豪,並且捍拒威權作為一種選擇,而如今許多人對民主越來越具敵意。

不同立場的人們曾在對自由民主基本原則與制度的尊重之下團結,而如今違逆這些基本原則的候選人,已經獲得巨大的權力與影響力。

這是作者描繪的,自由民主的危機。

A. 基本定義

在這邊我想稍微討論一下民主的定義,因這是作者的核心論點。作者提要 Robert Dahl 比較經典且狹義的定義,大學有念過政治學概論都會碰到的:

1. 自由、公平、有競爭的選舉

2. 成年公民普選權利

3. 完善的公民自由保障,包含言論自由、媒體自由、集會結社自由

4. 不存在超乎民選政府而能限制其權力的外部權威,例如軍隊、獨裁、宗教等

作者這本書要把自由與民主在概念上切開討論, 所以他再整理了一下 Dahl 的定義。這是作者的定義:

1. 一個民主政體(democracy)是一套選舉制度的結合,能有效地將公眾意見轉譯成公共政策

2. 自由(liberal)的制度:能有效的保護法治,並且保障全體公民的個人權利,例如言論自由、信仰、媒體、結社

3. 自由民主政體(liberal democracy):就是一個政治系統,同時自由(liberal),又同時民主(democractic) — 同時保護個人權利,又將公眾觀點轉換成公共政策。

藉由這樣概念的區分,作者指出,自由和民主的目標可能難以同時達成,某種程度來說正是當代自由民主危機的根源。事實上,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與不民主的自由主義(undemocratic liberalism)正在世界各地成長。

B. 民粹的根源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原因,我沒力氣重新翻了,以下全憑記憶:

1. 嬰兒潮世代與同一時期穩定的經濟成長結束

不論是台灣,或是歐美,普遍而言,35 歲以下的年輕人都賺不到父母輩同樣年紀時的收入,暴漲的房價也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問題。這造成不分世代對經濟未來的共同焦慮。

2. 移民問題

當有移民問題,這種焦慮很容易就直接轉移到對移民的猜忌上。除此之外,移民超過一定比例,就會毀敗民主體制所需的共同體基礎:社會信任、連帶的命運感。作者在此並不反對移民,但強調需要在社會 — — 共同體能負擔的狀況下接納。

3. 媒體渠道的變遷

網路時代媒體渠道愈趨多元,過往傳統媒體管道有限,建制派精英比較容易能掌握一定的輿論風向,但現在社群網絡的普及,讓資訊的傳遞較以往去中心化,這有可能帶來好處,例如阿拉伯之春,但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假消息或極端資訊的傳遞,很多極端資訊是過往傳統媒體獨佔時不可能被傳遞的。受眾群體很容易部落化,變成所謂的同溫層。

4. 職場與社區的變遷

傳統職涯與穩定就業機會、地區社會連帶的消失,裂解傳統的職業身份認同與次級社群,並讓越來越多人直接訴諸天生的認同連帶以進行政治動員,比如種族、國族。

5. 官僚科層體制的細分跟專業化

現代官僚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專業,許多次領域越來越難讓一般民眾搞懂。既有的自由民主體制顧得了自由,就不一定顧得了民主,自由越來越需要專業官僚去維持,但往往決策過程不是一般民眾能理解、參與,這給操弄民粹語言,把複雜問題過度簡單化的反民主極端人物機會。

6. 教育體制

教育體制往往花很大力氣批判民主體制的缺點,卻因此帶給年輕世代錯覺,他們容易直接否定民主本身,或將民主體制與威權等其他體制等同視之。

C. 藥方

就我的理解,這個藥方是要重新連結自由跟民主,讓政治體制可以同時保障兩者,而不是讓他們對撞。

政治策略

1. 進步派不要輕易分裂。

團結、團結、團結。搞清楚誰必須是盟友。進步派特別容易因為無關大局的理念差異分裂。

2. 政治人物應該說人話。

用普通人懂的語言,連接他們關心的事。這不代表就是模仿民粹,也不是犧牲核心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同溫層外站起來。

3. 專注在正面表述,描繪未來。

不要整天濫打濫挖對手的失敗。要提供真實、熱情的願景跟承諾,要掌握主動權,避免被貼上停滯不動維持現狀的標籤,這對經濟狀況頗具相對剝奪感的台灣選民特別重要。因為民粹主義的經濟根源,並不是真正的貧窮,而是對未來的不安全感。

4. 謹慎處理移民政策。

負責任的民主應該不要讓移民超過共同體與社會能容納的極限,但也要同時提供新移民完善的融入支持。

一般可能會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太嚴重的那種西方脈絡下第三世界國家戰亂移民帶來的問題。但 1949 來的外省人視為一種移民呢?順著這種思考:要怎麼樣去重建共同體的意識?作者的書無法給我們答案。但目前,中華民國 = 台灣應該仍是現階段最能團結台灣民主共同體的修辭。一般人不必然能理解中華民國背後隱藏的官方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但對中華民國的主流共同體想像,就是台澎金馬,而不包含大陸港澳。

台灣擁有民族主義大師 Benedict Anderson 名著《想像的共同體》裡,草根的民族主義出現的一切條件,只是需要時間,也要守住媒體自由。這本書的關鍵章節,中譯本在中國是被刪除的。

BTW, 安德森很喜歡台灣,也來過台灣數次。我引用他2010年當時來台灣時,聯合報的報導:

if I were a Taiwanese, I would ask why I have to celebrate the 100th National Da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5. 萬一民粹政治人物奪權,不要輕易放棄。

要用力抵抗。作者整理一般來說國際上威權執政者拆掉民主體制大概通例是需要至少兩個任期(e.g. 波蘭、匈牙利),換成台灣的狀況大概就是 5–8 年。

重建經濟體制

6. 改革稅制

當經濟進入工業化甚或後工業化階段,很難再要求經濟如同過往那樣迅猛成長,此時國家的重點應該放在更公平的分配。過往按農業社會資本難以跨國流動的社會條件所規劃的稅制,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情勢。

此時的經濟行為更加資本密集,但資本的國際流動能力也更強,這讓國家往往無能為力。但國家其實能做得更多。譬如,對富有永久居民在海外的資產以及所得課稅,只要有人不交稅,就拒絕他入境。有錢人會願意為了避稅長期居留海外,但絕少人會願意因此完全斬斷與母國的連帶。目前全世界已開發國家,只有美國這樣做,作者鼓勵其他國家跟進。

7. 提供足夠的住宅

歐美年輕一代越來越難買到房子,對未來的不安感會轉化成民粹的土壤。西方都會暴漲的房價讓年輕人無力負擔,以倫敦為例,租金甚至可以吃掉 70% 的收入。國家應該在土地稅制跟開發法規上鬆綁並提供誘因讓市場供給更多,以及提供公共住宅足夠財政支持。同時,必須開徵囤房税,阻止炒房。

8. 提供足夠的終身學習跟職業訓練

這不用多提,傳統的學校教育已經很難提供一輩子所需的技能,光是要學生在年輕的時候建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不夠,在資源上,政府也應該提供公民相對平等的終身學習資源跟機會。

9. 重新設計福利國家

傳統奠基於全職勞雇體制的社會福利應該脫鉤,去適應新的就業市場結構。傳統的社福體系要求企業負擔年金等各種社福開支,也要求保障勞工傷病婚孕等相關時候的福利,這創造不好的誘因,讓企業不願意開缺,讓勞工死命捍衛工作權,並引發兩者衝突。作者主張福利國家的負擔應該放在資本利得上面,而不是受薪階級或是應該創造工作的企業。

作者認為福利國家應該鼓勵更彈性、非典型的勞動市場(XDDD),要讓保險跟年金可以流動,而非鎖死在全職雇用上。要讓勞工不用擔心因為離職而失去健康保險,要鼓勵人們出來冒險開創新事業,要鼓勵勞動力的流動性,而非固守傳統社會的工作型態。這樣才能提升企業跟個人的生產力。

福利國家應該擴張,但要更聰明,不應該膠著在過往只討論是否太慷慨,是否讓大家變懶惰不負責任了這種層次。應該要關注的是怎麼同時保護勞動市場的贏家跟魯蛇、怎麼鼓勵企業雇用而不是砍人、怎麼讓勞工冒險闖蕩的時候仍然有安全感。這些最後都會經濟上的對社會整理有益。

台灣勞工運動目前的討論,按作者的定義,仍然相當傳統。這實際上的確有困難:在傳統雇用型態快速變遷跟裂解的現在,要求勞基法以全職雇用為基礎,去硬性規定勞動條件,難免力有未逮。而不妙的是,過往西方工業化社會提供的廠場工作環境,作為歐陸一種勞工團結的基礎,在後工業化的當代台灣社會,已經不復為主流。

10. 重新設計職業的意義

如同前述,後天獲得的(earned)身份有助於創造讓社會不同文化、種族背景的份子更緊密的連帶,職業是傳統上最重要的,但現在越來越少人能用單一職涯定義自己了,大家都變成斜槓青年或是數位經濟下孤單的 Uber 司機。這種孤獨的不安跟原子感也是民粹動員族群政治何以有效的原因之一。

重建對政治的信任

11. 要求社群平台自治

政府當然不能做網路時代 1984 裡面的老大哥,但他們必須要求社群平台針對假新聞、歧視暴力言論自治。也必須強調社群平台有鼓勵公民德性的善力,社群平台能鼓勵公民傳遞可信資訊、阻止假消息擴散、並且拒絕歧視性等有問題的團體打廣告。此外,社群平台也應該要有能力阻止機器人跟假帳號散佈惡意言論。

12. 阻止陰謀論擴散

作者認為公部門不僅要避免貪腐,也要避免「看起來貪腐」。政府各部門與反對派政治人物應該負責提供完整資訊,讓事件發生時,公民都不難獲得理性有說服力的解釋。陰謀論不會因此消失,但應該要消失在主流公眾的視野。

作者認為政治人物在競選時應該要實事求是,要懂得利益迴避(例如旋轉門),要讓自己跟利益/遊說團體的互動透明。

作者認為主流政治人物應該要建立君子協定,互相一起努力來重建對體制的信任。讓一般人認為政治人物不是只聽有錢人的話。

作者認為要對政治獻金有更嚴格的限制,並且相應的,要提供國會足夠的資源讓議員能夠好好做研究跟提升法案品質,而不是只高度仰賴游說團體提供資訊。(編按:推動立委減半的林義雄是千古罪人)

13. 提高公民素養

作者以實證研究結果指出,美國學校的教育越來越職業導向、實用主義。學校教育越教越多實用知識,卻越花越來越少的授課時數,來提供有關公民素養的教學內容。同樣的,許多研究指出,美國家長也對小孩的民主素養越來越不重視。

於是越來越多年輕人覺得政治是個聰明人才碰的玩意兒。這是不應該的。就算是在大學裡,也有許多人因為民主的一切缺陷對民主整體嚴加批評,作者指出儘管民主失敗的歷史應該被認識,民主的缺陷應該被了解,但教育仍應該要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自由民主重要,為什麼他吸引人,為什麼他比共產主義、獨裁威權等其他選擇都好。

小結

韓國瑜的崛起應該帶給年輕世代不小壓力,這本書對我來說算是紓解一些焦慮,至少是看到一個方向。所以我才想大概摘要。就像前面策略其中一點所說的:「專注在正面表述,描繪未來。提供真實、熱情的願景跟承諾。」

順著這本書提供的指引,其實能做的事情很多,就算只是在臉書上協助一些正確資訊的擴散,都會有幫助。

台灣的狀況還要考慮中國因素,短期並不樂觀,但考慮威權政體本身的不穩定本質,以及它與自由資本主義遲早會對撞的現實,長期的抵抗總會有回報的。當然,香港也是。

--

--

Ansin Lau
閱讀設計、社會、與永續

UX Designer @Aize. Strong interest in social sciences, UX, sustainability, and Taiwan/Nordic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