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精準學習》神奇的臨界知識

matt
關於學習那件事
14 min readJun 14, 2020

前言

這是自己第一次嘗試分享自己的讀書摘要,決定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裡直覺便是決定先寫這本書,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自己過去曾受低勤奮的學習所困擾,直到近年狀況才開始有所改善,而市面上也有不少關於學習的好書,這一本《精準學習》就是其中一本好書。

作者將這幾年在學習這條路上的經驗,總結在這本書上,至今為止自己仍難以忘記當初在看這本書的感受,那是一種找回對學習熱誠的感受,自己現在在學習的觀念和方法,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這本書的啟蒙。

如果你曾跟我一樣,渴望學習卻苦無方法,從而失去信心,這本書值得你嘗試一讀

基本介紹

精準學習,作者成甲,「得到」知識學習 App 當中的說書頻道《成甲說書》的作者,羅輯思維評選為的「中國最會學習的人」。

《精準學習》這是一本在探討如何深度學習的書,掌握問題的核心本質以及背後的規律,並以此為基礎去構思,能夠解決任何相同根源問題的方法。

整本書全文環繞在 臨界知識 這一概念上面,並以此為主軸,說明如何擺脫低勤奮學習,從根本上改變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習認知的深度。

這裡我們擷取書中 3 個部分來說明:

  • 何謂臨界知識
  • 如何學習臨界知識
  • 臨界知識案例

何謂臨界知識?

每次在提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信我們都對於一個武器不陌生,叫做原子彈,原子彈的出現,幾乎顛覆了當時人們對於戰爭的概念,同時也促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對比其他的戰爭武器,核武器所擁有的是近乎壓倒性的力量。

而原子彈的原理是基於核分裂,這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臨界質量,臨界質量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要想使原子彈產生巨大威力的爆炸,需要其中的裂變材料質量達到其臨界值,而這個臨界值的質量便稱之為臨界質量。

試想,在所有的知識當中,是否也存在者一部分的知識,就像臨界質量一樣,只要透過不斷的累積,達到其臨界的量之後,比起多數的知識擁有更顯著的影響力,有的甚至足以跨領域的解決不同的問題,一種從根本上提升我們思考的高度,進而改變我們看待事物角度的知識。

這一類的知識往往是能夠廣泛、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

作者將這種知識稱之為:臨界知識

如何學習臨界知識?

有一陣子作者的朋友圈當中,曾流行一篇文章叫做《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這篇文章提到一個觀點:

「人們不能深度思考的 根本原因 是見識少,知識累積量不夠 」。

因為見識少知識不夠,所以無法深度思考,非常合理沒什麼毛病。然而在作者的觀點當中,「見識與知識的累積量」與「能否進行深度思考」是兩回事,見識與知識的累積量,並非是「能深度思考」的最大因數,至少稱不上是根本原因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能說沒關係,但並非是絕對正比,深度思考與一般思考,完全是站在不同維度的角度看待事物,深度思考尤其著重探索具體事情的背後,那些抽象而模糊的規律,具體的方法總會因人事時地物而改變,但所謂的定律和真理不會變,遵循定律思考的人,往往能較深入的理解事情核心本質。

總得來說:只是單純的累積知識,就可以達到深度思考,作者是不認同這一點的。若想掌握臨界知識,必須學會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的思維來理解事物,如何做到這一點,書中則提到了這兩種思維及三個學習方法:

  • 兩種思維:綠燈思維、以慢為快。
  • 三個方法: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

學習臨界知識的兩種思維:第一、綠燈思維

綠燈思維,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解釋:

  • 建立成長型思維
  • 避免習慣性防衛的思維

綠燈思維的第一個觀念:「成長型思維」。

在提到「成長型思維」之前,不免先提提到它的對立面:「固定型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往往對事情的認知較為封閉,認為有些事無法改變的。

好比總有一部分的人認為:傑出的人之所以傑出,是因為他們再先天擁有更好的優勢,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他們,這樣的認知導致他們忽略了其他可能更為重要的因素,包括光鮮亮麗的背後,他們超乎常人所付出的大量時間與難以想像的努力。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不同,相信任何人是可以靠後天努力所改變的,哪怕是沒有天賦,也能勤能補拙,改變自己先天或過去的劣勢。

有時學習這條路上我們無法踏出第一步,便是因為我們不具備成長型思維,未嘗試之前便斷定這件事做不到,或許更多的只是我們害怕面對失敗,並以沒有天賦或先天條件作為藉口,好使自己待在安逸的舒適圈而已。

綠燈思維的第二個觀念:「避免習慣性防衛思維」。

什麼是「習慣性防衛思維」?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舉例來說:有時當我們的認知與別人的認知有所出入時,當下被否定的感覺引起我們情緒上的不滿,下意識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便開始否定別人,難以理性的從客觀角度去思考對方的觀點與自己認知上的不足。

唯有當我們去刻意的覺察與檢視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思維時,才能開始訓練自己如何避免落入「習慣性防衛思維」。

學習臨界知識的兩種思維:第二、以慢為快

圖片出處:https://pixabay.com/users/composita-4384506/

學習為什麼要「以慢為快」?這道理就跟跑馬拉松一樣,相信任何人跑馬拉松的人都知道,一開始如果你就使用跑百米速度衝刺,即使一開始可能遙遙領先,但隨之而來的是筋疲力盡而無法保持速度,最後被別人超越。

倘若選擇穩定的輸出速度,使體力的恢復與消耗以及整體的速度,保持這三者在最好的平衡的話,儘管初期可能因此落後別人,但長久來看,必然能在長時間內堅持最久而跑最遠。

在學習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厚積薄發,必須經過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以「慢為快的」思維,也並非是真的一定要「慢」,而是在該慢的時候要慢。

又如同前面所提的臨界知識,臨界知識往往比其他知識更能準確的定位出問題根源的所在,而在學習這一些知識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確保自己是否充分理解了,再邁出下一步,否則可能出現頭重腳輕的狀況,前面的基礎核心知識還沒消化完,就硬啃後面更難消化的知識,除了無法有效吸收知識,更會使自己在學習上充滿挫敗感。

這裡特別想補充一點:在撰寫這一段時,自己想到在《零秒速讀法》一書當中,強調一種跳躍性閱讀,透過先跳過無法立即吸收的章節,而先去閱讀其他部分,個人認為這跟「 以慢為快」的思維看似矛盾,實則不互相衝突,甚至可以相輔相成,為避免離題,這一部分放在日後有機會的話來分享。

學習臨界知識的三種方法:第一、反思

「反思」是學習臨界知識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本書不少的篇幅都在講述反思,「反思」同時也是我在書中,讀起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段落。

為什麼「反思」這麼重要?「反思」之於我們,就好比「點石成金」的一種方法,石頭就像是我們過去失敗的經驗,我們常說失敗為成功之母,為什麼在經歷多次失敗之後,卻仍未取得成功,便是因為我們少了「反思」這一個環節,我們若想要取得「黃金」,便是要透過反思,從這些過去經驗的「原石」提煉出來。

透過「反思」,開始正視自己真正的問題,以此為具體的目標改進,而非只是全盤的依賴別人經驗與原則去實踐,照單全收,一但失去了依賴之處,便覺得無所適從。每個人所經歷過的體驗與認知都不全然相同,按照情況有時使用的方法也可能需要調整,而反思也能幫助我們找到調整最好的著力點。

「反思」總共有哪些好處,這本書主要提到了三個好處。

  • 第一:找出我們的知識誤區

簡單來說,便是發現自己的盲點,曾有「貞觀之治」這樣豐功偉業的唐朝皇帝唐太宗,在其大臣魏徵去世時,曾說過這麼一段名言: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 失 …」。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向來以直諫敢言而廣為人知,對唐太宗而已,魏徵就像一面鏡子,能時刻的提點出唐太宗不足之處,使其不斷能反省更正。

然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尤其是職場當中,未必能像唐太宗那樣,身邊有那麼一個「魏徵」作為我們的鏡子時常提點我們,「反思」是一個可以作為我們一面鏡子的行為,照出我們過失與缺陷,適當的反思有助於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死角,甚至發掘出自己不曾意識到的優點或潛能。

  • 第二:溫故知新,促進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

在學習的世界當中,連結 二字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知識與知識之間,一但失去連結,將變得獨立而難以理解,從而無法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

反過來說,如果能將不同的知識建立連結,將過去的知識與現在的知識串連起來,將有助於我們的思維不受更多的侷限,思考到更多更廣的層面,反思,同時也能幫我們溫故知新。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時,回顧過去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也可能會萌生出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觀點。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 第三:檢驗,確保我們是否確實的掌握了知識

「反思」可以是一個檢驗我們所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作者在這段落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提前設定一個期望的標準,然後每天反思,與之比較尋找差距」。

帶者明確的標準來重新檢視我們所學習的知識,除了幫助我們複習,更可以驗證我們是否確實掌握到目前的知識,這亦是一個正回饋的過程,可以讓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使自己能更積極的堅持反思與提升自我。

我們常說學問二字,學問學問,要學就一定要懂得問,而問問題不是說你只能向別人問,向自己提問同時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這便是「反思」。

學習臨界知識的三種方法:第二、以教為學

以教為學,相信多數人可能已經聽過 費曼學習法,這裡我想分享自己本行,也就是軟體開發領域當中,一個非常有趣以及概念完全相同的方法「小黃鴨偵錯法」。

何謂「小黃鴨除錯法」(Rubber Duck Debugging)?

任何一個軟體工程師都清楚,在日常的程式開發當中,debug 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一個過程,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要從數百數千行中的程式碼,找到程式錯誤的源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的,而「小黃鴨除錯法」,就是藉由一個小黃鴨,幫助我們釐清我們現在的需求。

小黃鴨?對,就是小黃鴨,透過擺一隻小黃鴨在你的電腦旁邊,當你在除錯的過程,你得逐步跟小黃鴨解釋: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有什麼蛛絲馬跡?兇手可能是誰?該如何解決?這一行的程式碼用意何在?

聽起來似乎有點搞笑,但這方法並不愚蠢,透過表達輸出來整理自己腦內的想法以及問題,從而整理出一個脈絡來完整的認識這一個錯誤的來龍去脈。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你無法將其簡單說明,代表你了解得不夠透徹。

事實上「小黃鴨除錯法」就是一種「以教為學」的學習法。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只是我們在學習任何一件事情時,不一定都能有機會「用」,時間久了也容易忘記,而「以教為學」便是製造一個讓我們「用」的機會,同時也可以作為驗證自己是否充分理解的一種方式,如同前面所提的反思一樣。

一旦我們在每次學習當中,都是以「以教為學」的心態開始學習,我們開始會用更嚴謹的角度去審思自己的觀點,並利用自己過去的知識或經驗,以及任何生活上的靈感來幫助我們去理解、詮譯我們所想表傳的概念。

深入淺出,化繁為簡,是每個學習的人所期望能達到的境界,而「以教為學」便是達到這種境界最好的方式之一。

總結書中「以教為學」的三種好處:

  • 督促自己發現知識阻塞,進一步打通已有知識。
  • 教別人的過程,是一個強化記憶和認識的過程。
  • 當別人提出疑問、質疑和新想法時,可以讓我們補足自己忽略的部分。

學習臨界知識的三種方法:第三,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一個打破了一萬小時法則迷思的一個學習法,只要秉持者正確學習的目標、方法以及持之以恆的訓練,任何人都能擁有讓人望塵莫及的天賦能力。

在《精準學習》一書中,提到《刻意練習》,事實上是一種提升我們「元認知」的過程,而「元認知」是什麼?

「元認知」是去思考我們平常的思考過程,倘若我們能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自己思考的過程,就更容易明白自己不足之處,作者認為要想刻意練習提升自己元認知的能力,大概可分為 3 個步驟:

  • 對基本核心知識劃小圈

劃小圈的概念在於,打好基礎,舉例來說:針對自己基本概念與知識阻塞的部分,反覆的探究和思考,確保自己明白明白其概念。

  • 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位

掌握基本知識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便可試圖將其建構與組合起來,用其來解決問題。

以游泳為例,當我們開始練習並掌握了漂浮、潛水,以及泳式之後,組合起來便是游泳,而一但學會游泳,就能和其他技能組合,例如跳水、水底救援等更好的能力。

  • 在各知識能力單位之間建構認知框架

這句話源於查理蒙格所說的:「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這個步驟是將每個知識能力單位,最後跨界綜合起來的一個體現,運用臨界知識組成的框架,來面對我們所思考的任何一個問題,好比在商業分析中,利用複利、邊際效應、規模效應、品牌效應等組成一個認知框架,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臨界知識案例

複利效應

這裡分享書中的例子是「複利效應」,又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相傳在古代印度的時候,宰相西薩.班為了古印度舍罕王,發明了一個類似西洋棋的棋類遊戲,在嘗試之後,古印度舍罕王非常高興,試想在一個沒有手機以及電腦,也沒有任何球類運動遊戲的時代,能有這麼一個打發時間的遊戲多麼不容易?

因此,古印度舍罕王決定滿足他的宰相一個願望,不想宰相西薩.班只提出這麼一個要求:「陛下,請您在這 64 格的棋盤上,從第 1 格開始放置 1 粒麥子,第 2 個放 2 粒麥子,第 3 個放 4 粒麥子,每 1 格都比前 1 格放多 1 倍的粒麥子,直到放滿這個棋盤 64 格為止」。

國王起初還想,這要求那麼容易還不得了,於是吩咐其他人把麥子拿來,然而當一袋一袋的麥子被拿過之後,國王才明白,恐怕把全印度甚至是全世界的麥子都拿來了,恐怕也滿足不了他的要求。

放滿整個棋盤的麥子,總數為:1 + 2 + 4 + 8 .. + 2 ⁶³ = 2⁶⁴-1 !!

這是提到「複利效應」時,最常見的一個故事,同時也點出了「複利效應」的神奇之處,「複利效應」的本質不難理解:

做事情 A 導致結果 B 的發生,而結果 B 同樣也會導致事情 A 的發生,於是造出一個無限循環。

例如文章寫得好,點閱率自然會高,而點閱率高的同時,如果搜尋引擎推薦的演算法是以點閱率為優先,那麼出現在首頁的機率就會變高,曝光率一但變高,點閱率自然也高,最後便會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如果意識到這麼一個正向循環,那麼我們在撰寫文章的時候,策略便會傾向以品質 > 數量的文章,而不是以量取勝。

在我們明白「複利效應」之後,我們要做的便是盡可能在生活中找出,擁有這樣規律而且有益的事情,並積極地做這件事,促使這件事成為一個良好的循環,反過來思考也是,如果我們總是重蹈覆徹犯下同樣錯誤,必然是有件事情或錯誤的認知侷限住我們的思維,導致失敗的輪迴,使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事實上書中提到好幾個臨界知識的案例,包含:複利效應、黃金思維圈、八二法則等等,這裡我就只分享複利效應。

如前面所提,臨界知識是一個需要持續累積的才能發揮其影響力,單單只是理解複利效應還不夠,需要搭配其他的臨界知識,若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去查閱相關的各種書籍。

心得

看完這本書的我,其實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的不足,也並不認為看完這本後,就能掌握很好學習的技巧,因為需要透過長時間的大量練習,但藉由這本書,對於當時的我,又再次充滿了自己認為在學習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對學習的信心。

人一但對自己的目標沒有信心,哪怕是再想做的事情,都會因此而無法踏出第一步,然而,偏偏只有踏出第一步,機率才會從 0 進位 1,哪怕這個 1 是 0.00001 也好,都要強過 0。

學習有時就像坐雲霄飛車也像人生,總是起起伏伏,保持對學習的熱忱同樣是一大學問,事實上讓我找回對學習熱忱的事物,也不只這本書,實體課程也是有很好的,像是自己曾上過的「高效閱讀力精準學習實踐班」課程也是一個。

由於這篇文章是自己練習摘要的一個筆記,所以不完全會按照書上的流程來講解,往後的讀書摘要也是,也會以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推薦可以買來看看,相信一定有更多的收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