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聽見內心的煎熬聲
約翰一書3:16–24
感到害羞、拍謝,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情緒,通常我們會在時麼時候產生這些感覺呢?可能是做了很糗的事情怕被訕笑的時候,或是被稱讚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習慣這種感覺,因此會想要避免這些感覺出現。
我們總是逃避、克服內心的責備聲
在今天的經文中,作者提到我們會受到自我內心的責備,但是如果能不受到自我內心的責備,就可以在上帝面前沒有恐懼,這是多麼讓人嚮往的地步,能夠在威嚴的上帝面前毫無懼怕;不過或許我們應該先問:什麼時候會遭受自己內心的責備呢?這有許多的狀況與情景:是因為罪咎感使我們不斷責罵自己,或是因為自己感受到會被嘲笑而無法認同自己,或是怎麼會講出這麼不恰當的話語,這些都可以是一種對過去的反省,但是這種感覺都源自於某些生命經驗,以至於不斷影響我們未來的人生選擇、待人處事,因此到底要如何面對這種內心的責備聲,其實是一輩子相當困難的回家作業。
當然,如果我們把臉皮砌的厚一點,或許這些感覺都會隨之消散,然而作為跟隨耶穌基督的我們矛盾的是,若沒有任何來自內心責備的聲音,那麼耶穌基督拯救的恩典相較之下就會變得相當廉價。因此照這個脈絡或許我們該問的是:我們真的信耶穌基督的「拯救」嗎?面對這樣的提問時,或許我們想這個問題實在沒水準:「信啦,哪次不信了?」確實,我們透過聖經文本知道耶穌基督已經成就了上帝的拯救計畫,因此宗教改革以來的信徒,透過勤奮的工作、尋找「天職」,來追尋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與意義,但這個結論到了當今資本主義、不斷追求快速便捷的社會中,在快速給出正確答案的狀態下,許多時候反而使我們失去了把我們的信仰經驗「說清楚」的機會。
無法面對說不清楚的擔憂
但有趣的是,我們會意識到原來我們「說不清楚」,經常是發生在:看見了說教對象並沒有依照我們的建議去改進、行動的時候;並且在遇到這種狀況時多數我們的反應,並不會去承認是我們「說不清楚」,反而會指控聽者「是有沒有在聽?」,這些反應都相當真實也是我們的日常經驗,也顯現出我們的擔憂:我們的故事與經驗是否能被傳承與記憶、是不是有被說清楚、聽懂意思。
最近在查經祈禱會中,我們一起閱讀了該隱與亞伯的故事,我們經常認為這大概是世界第一樁殺人案件,並且認為該隱才是那個「該死」的、邪惡的,今天約翰壹書的作者也是如此理解,並且告知收信者不要像那邪惡的該隱,要像那正直的亞伯。這讓我們更加確認了該隱的「不應該」,也猜測打從最開始,該隱的獻祭內容甚至是他的職業:農業、種植,早已不被耶和華上帝接納,或是認為因為土地因亞當、夏娃犯罪的緣故遭受詛咒,以至於後代的耕作也受到影響。這些討論的內容與過程,也都讓我們看到聖經中的豐富,但也因為過於這些內容豐富,以至於我們擔心:每次對經文過多深入的閱讀,都會使得我們對上帝的信仰與理解產生偏差。
內在恐懼:功績主義帶來失敗感
再加上最近幾天我們從影視新聞中也看到,台灣各地的媽祖信眾前往中部地區「瘋媽祖」,面對這樣的現象不禁讓我們想著,若是這些人能夠認識基督信仰該有多好?同時也會聽見許多信眾的分享她們前去的原因,不外乎是祈求平安順遂,若是不去或許今年就得不報保庇,這都隱隱透露出某一種對於未來走向衰敗的恐懼。對我們來說,在基督信仰中我們理解是因為耶穌的愛使我們能得到自由,出於這點我們可能會覺得繞境瘋馬祖的行為是很值得批判的,但若我們先看我們自己,無法否認我們對於死亡、對於上帝帶來審判的威嚴形象依舊是有所恐懼。
因此懼怕自己做的不夠多、不夠好、不被上帝看作是有義的,致使我們也不斷猜測到底有沒有被上帝接納,或是有沒有被信仰群體接納,而失去了與弟兄姊妹之間的連結。從這裡我們看見:我們其實很多時候在面對信仰、面對上帝時的狀態,與那些因為害怕沒有遵守那些不成文規定、迷信的信條而導致害怕未來不順遂的人一樣,都有種莫名的恐懼與擔憂,這些擔憂很多時候太大,大到使我們失去了信仰的動能與生命的活力,而再加上害怕信仰的傳遞過程產生偏差,使得我們想要建造同一性、同質性高的群體來保護自己。這就是今天經文中矛盾的部分:約翰既期待教會應當要有合一的愛來彼此相愛,但是又害怕有人超出了他所認定的範圍之外,造成群體的破口而需要出言甚至透過壓制來制止。
超出教義範圍外的是否是罪呢?
確實,某些超越我們理解範圍的信仰表達,很可能造成信仰群體的拉扯、破壞,並且使人失去生命的連結,就像亞伯失去了生命便不再與該隱產生關係;因此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重點在於:我到底應該要如何看待自己的「罪性」?從宗教改革以來的神學家都告訴信徒,上帝的恩典是不用依靠任何的「功德」得到,這個概念是很大的救贖,使人不用再依靠什麼特別的方式或禮儀來贖罪,討上帝的歡心。
然而這依舊無法回答我們的疑問:若失去了內在的提醒聲音或是某種道德觀念,或是不再懼怕上帝了,那我們還能意識到自己是有罪性的嗎?並且若不覺得自己是有罪的,那麼拯救的恩典就變得很廉價,重生的生命便看起來沒有功效,但是另一方面若太過強調恩典的價值,反倒會使人不斷追求怎樣得行為才能合乎上帝喜愛,也因此我們難以在這矛盾中找到平衡,或許唯一的解決方法是:確認並且承認應當要有這樣的責備聲作為提醒,使我們對罪有意識,然而也要知道:這並非是要把自己或是他人推向死亡的深淵。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
透過閱讀《他們都看見一隻貓》,我們會很快理解並且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既定立場,就像是戴著不同形式與顏色的墨鏡,因此看待同一個物品或是事件,因為每個人視角不同,帶來的觀察與感受也會有很大差異,不可能有絕對客觀中立的角度的發言與觀點。而差異經常會造成衝突,使我們更嚮往同溫層的安全感,然而這並不是在這個故事中的重點,也不是約翰壹書作者要講述的目的,重點應該是在於我們如何透過他人(其他動物)的視角,來重新釐清自己是用什麼角度去待那隻貓。而我們把貓換成其他物件:信仰、罪性、恩典,便會理解到不僅僅是每個人對信仰的理解不同、對罪的定義不同、對恩典的感受不同,正因為我們如此不同,愛才有施展的空間,才能回應約翰所說的「彼此相愛」,另外也因為看見這些差異,才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樣貌,正因為透過其他人的視角,我們才能像貓一樣走近水邊,加深對各樣事物的認識。
結論
因此當我們成為一個互相分享的群體時,我們才有機會說出看待「信仰」的不同觀點,或許就像看待那隻黑貓一樣,觀看帶給自己的感受與聲音皆不相同,然而在觀看之後的反應,都使我們看出自己是什麼動物、什麼狀態,彼此相愛是這樣的學習與經歷的過程,才能幫助我們通像不惡意傷害彼此的美好境界,那麼我們才能在上帝面前真實地說:「我不再懼怕,懼怕去經歷傷害,因為我們確信愛已經在我們中間。」
問題討論
1. 我們什麼時候會遭受自己內心的責備呢?
2. 你認為怎樣的表現是真誠的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