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效應─The Silo Effect』讀後心得

雅客 Arc
雅客書坊
Published in
4 min readNov 18, 2019

所謂的專業,不應該讓人有距離感

我們從高中開始分文科與理科,到大學分不同專科,到後面就算是心理學也有眾多分類與專業,就算同樣是心理學也不能輕易跨分類。人類的知識底蘊經過數千年的累積、交流和專業化,總是會在很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有新的專業。

專業分類就如同開枝散葉,不斷地拓展人類文明知識體的眼界,但在資訊大爆炸和數不清的細分專業背景下,已經有一些人開始反思「專業分類」是否產生閉門造車的現象,甚至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多用具體的語言,而不是只用專有名詞

『穀倉效應』這一本書在說明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需要破除藩籬、彼此理解與溝通。

針對這點,我個人認為「我們需要的其實不是專有名詞而是具體的語言」,什麼意思呢?

作為心理師,我們會接觸到很多專有名詞,為得就是要準確形容與診斷每一個情況,但我在諮商工作中也體悟到,我們需要把諮商的語言化成服務對象聽得懂的話。簡單來講,就是說我們需要講「人話」

打個比方,有些時候我們會習慣跟服務對象說:

你現在的狀態「卡住」了,我們需要一起練習「覺察」,然後才有機會「頓悟」,進而改變。

卡住、覺察、頓悟、改變,這些都是概念性的字眼,如果不是曾經學習過諮商專業,你很難具體地了解發生什麼事叫做正在「卡住」,而又該做些什麼才能夠「改變」。這就是所謂的穀倉效應,專業人士無法離開自己專業穀倉的框架去與穀倉外的人溝通,讓人誤以為難溝通和產生距離感。

突破「穀倉效應」

具體上,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突破穀倉效應?難道專有名詞就應該被拋棄不用?

其實專有名詞的功能在於簡化及促進學術間的溝通,這其實可以提高溝通效率,只是專業人士卻常會忘記「轉換」。當我們需要與其他人討論和溝通時,不是需要花好大一分力氣去解釋,就是繼續講一推專有名詞好突現自己的專業與高人一等,不管是哪一種,都阻礙了突破與外界的藩籬這件事。

或許回過頭來想,這也是穀倉效應部分會發生的原因,因為要對外討論需要轉換語言,實在是太麻煩、也太累了,至少對我來說有時候是如此。

前陣子我知道有一種工作叫做 Project Manager(PM) ,也就是項目經理人,有人跟我解釋,這份工作就是在協助不同端的人溝通,對我來說是有點像翻譯的人,然後讓運作順暢,簡而言之, PM 需要懂很多的語言,我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只是就突破穀倉效應而言,我認為更需要內部工作人員彼此直接接觸和理解─透過突破固有的工作場域,甚至利用職位輪轉去突破不同領域的藩籬、交流資訊。

我認為,我們都應該學習類似 PM 的工作,不管在哪一個工作和職位。

從理念到執行

對我來說不免俗地還是可以從人性的觀點去看,穀倉效應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習慣」且符合大腦的慣性(節能生存原則:能坐著就不要站著,能躺著就不需要坐著)。只要說著及做著習慣的是,我們是很容易滿足的,就台灣來說就是一種公務員心態。

早在十幾年前我仍是大學生時,師長們常在課堂中提倡所謂的「科際合作」,也就是跨領域的合作,但是到了現在跨領域合作仍然像是一句口號,能夠被重視且執行的仍在少數,這背後的習慣導致大家覺得好像應該要如何,卻也不會執行。

所幸的是,對於現代社會來說,這樣的現象已經逐漸受到挑戰,也如同書中作者所批漏的─「穀倉」這件事也會帶來許多災難,隨著社會對這類現象越來越有意識,相信會有更多人努力去打通穀倉之間的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