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恩失言,看地獄梗與開玩笑的尺度拿捏

Neil
集知會所
Published in
6 min readAug 8, 2019

脫口秀主持人博恩,因為在 OPEN MIC 活動串場中發表以鄭南榕自焚為題的笑話,引起論戰。笑話內容大致如下:「我們在陽間燒的東西,在陰間都會出現一份,那陰間是不是有兩個鄭南榕?」

有人覺得這是搏君一笑的地獄梗,但也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個完全失敗的爛梗,且消費了爭取言論自由的鬥士。

地獄梗與糟糕的失言往往只有一線之隔,無論是個人還是品牌,幽默的尺度一直都是很難拿捏的課題。這裡我們暫且不討論博恩笑話的好壞,或是事件的成因(比如OPEN MIC 本來就是給人試驗還不成熟的段子等等),而是藉機討論影響人們對「幽默玩笑」觀感的各種因素。

與開玩笑對象的關係,決定他人的觀感

首先最重要的是,由誰,站在甚麼位置,在甚麼場合,講出這個玩笑

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只有黑人能講 nigga」。nigga 如果是由非裔族群來講,是一種稱兄道弟的俗語,但如果由其他族裔的人(尤其是白人)來講,就變成了種族歧視的用語。即使你並沒有歧視的意思,在歷史的脈絡下,你的族裔就已經決定了你用這個詞的立場和附加意義。

更進一步說,如果去看國外講少數族裔、歧視玩笑最精采的脫口秀,通常就是來自該族裔的表演者。因為最有立場大聲說出這些嘲弄並用言語翻玩的,只有本人。其他非此族群卻想拿他們的生活或文化開玩笑的人,就得做好冒犯了其他族群,被觀眾批評的準備。

笑話的「笑點」,通常來自於慘劇的荒謬或尖銳的諷刺。由不相干的他人來講是嘲笑,但由當事人來講,經常是者面對壓迫與權威時的解方,是一種幽默的反抗。比如少數族裔透過歧視笑話,讓他人感受到歧視行為的荒謬;帝國毀滅的MEME讓希特勒不再是讓人恐懼的魔王。

舉例台灣人講「醒醒吧你沒有國家」是一種無奈地自嘲,但如果由中國來講就一點都笑不出來了吧。

博恩這次炎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歷史悲劇不能用玩笑的方式解構,而是在於他跟鄭南榕卻乏任何有說服力的連結,便輕率地在「燒」字上做梗,把他當作消遣題材。

如果今天品牌或個人要開一個玩笑,必須得思考講出這個笑話的當下,自身站在甚麼立場,觀眾對你的印象與期待又是如何?

是嘲笑他人,還是自嘲娛人?

自嘲相對是一種多數人較能接受的型式,因為罵自己不會罵到其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安全的界線。此外承上個重點,如果你本身就來自與主題相關的文化背景,自嘲帶給人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引起共鳴。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能開別人玩笑,但炮口向外風險就是比較高。普遍來說,與觀眾價值觀相近的攻擊目標是相對安全的,就像綠營會笑韓粉,而韓粉笑綠營1450。開他人玩笑,很容易就要做好有一半的人會討厭你的準備。

但即便炮口一致,在強調價值正確的時代,粗糙的手法也可能被同溫層內的人質疑。比如嘲笑反對陣營的女性政客是肥婆、破麻等涉及性別與身體羞辱的方式,可能連自己人都聽不下去。

我們與地獄梗的距離,決定是否能一笑置之

地獄梗本身就是笑話中走鋼索的類別,主要的笑點建立在「我知道這我不應該笑,但我還是忍不住笑了」,觀眾知道這些笑話在道德上是糟糕的,但也因為這種帶有禁忌反差感而發笑,且笑話經常是建立在他人的慘劇之上。

不過殘酷的是,是否能對地獄梗一笑置之,取決於這些「梗」與我們生活的距離,我們能笑是因為對這些事情保有優勢與餘裕。

比如搜尋「地獄列車」、「地獄梗」,最常被拿來舉例的「非洲小孩」。例如:「非洲小孩沒有手機,也可以玩部落衝突。」同時揶揄了非洲的貧窮,以及戰爭不斷的狀況,但由於台灣人距離非洲小孩很遠,這種笑話就會被當成一時的地獄梗玩笑。但另一個經常被提起的例子「八仙塵爆」反應就不是這麼歡樂了。

八仙塵爆事件後,許多地獄梗玩笑開始出現,比如「我去八仙遇到『熟』人」。以他人的慘劇當作笑點,雖然仍符合地獄梗的模式,但很顯然會有許多人無法接受,因為那是距離自己非常近的事情。

所謂的距離也不單指「地域上的遠近」,時間、文化認同、同理程度也是。例如關於歷史人物或宗教領袖的玩笑經常出現,因為他們已經距離真實生活非常遙遠,只屬於共通的文化記憶。但本次博恩玩笑中的鄭南榕自焚事件,不過30年前,且背後複雜的黨國因素與其遺孀都還在真實生活中,自然會讓許多人都覺得相當冒犯。

世上沒有誰「開不起玩笑」,端看你與地獄梗的距離多近。

品牌或個人想透過笑話引起關注,地獄梗通常不會是很好的選擇,一旦沒拿捏好很容易出包。但如果真的要講,至少得認清,

1.講出來時得明確讓觀眾知道「你知道這件事在道德上是不對的」

2.最好不要是距離「太近」

笑話的動機與講者的責任

笑話是很特別的溝通形式,正如同上述說的,他可以是弱者轉化悲劇的武器,也可以是加害者者的二度霸凌,但也可以是大家享受背德刺激的小消遣。

當一個笑話出現爭議,笑話的動機就顯得非常重要,究竟是把別人的悲劇拿來消費,還是透過笑話的形式讓更多人引人深思,取決於講者的完整前後文與現場環境的氣氛。

許多帶有地獄梗色彩的笑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因為乍看之下政治不正確,但作為一個完整的「段子」,能夠讓人思考思考「為什麼好笑?」、「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其實這個笑話背後在講的是OO問題」。

然而這並不表示,只要動機相對正確,喜劇、脫口秀演員或任何人就不用為笑話負責。

原因是我們身在人人都能「高速傳播、二次創作」的時代,一句話的殺傷力有時候遠超過創造者的預想,即使一開始沒有那個意思,但當傷害或爭議造成。如果只會一昧抱怨觀眾不懂幽默,當火燒回自己身上的時候,也怪不得別人了。

即使沒有出面道歉,基本的解釋與澄清還是必須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分析,除了在 Medium 追蹤我們,也歡迎你加入集知社團,一起交流討論創意的觀點。臉書搜尋「集知會所」或是直接透過以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knowledgehub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