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來襲|行銷人的 dos and don’t

Ennio Hsiao
集知會所
7 min readMar 4, 2021

--

「你有邀請碼嗎?」和「今晚要一起開房間嗎?」忽然成為 2月的熱門社群關鍵字,這一切都是因為突然在台灣爆紅的聲音社交 App 「Clubhouse」。但你真的懂「Clubhouse」嗎?品牌和行銷人又該怎麼應對呢?

讓我們一起盤點行銷人應對 Clubhouse 的 dos and don’t 吧!💡💡

Clubhouse 的起源

雖然「Clubhouse」一直到 2021年年初才開始在台灣爆紅,不過這個 App 其實早在 2020年 6月 就開始在美國的矽谷新創、創投等群體中蔚為話題。

2012年推出的「Highlight」,當時實際使用的畫面。

身為創辦人之一的 Paul Davison ,從 2012 年就曾經打造 「Highlight」,提供用戶在實體的情境下,在街角與擁有共同好友和興趣的其他使用者,來場隨機的社群交流。(後來在 2016年時被 Pinterest 買下)。

2020年所推出的 「Talkshow:Live audio shows」,就能看到許多 Clubhouse 的影子。

之後更在 2020年時推出 「Talkshow:Live audio shows」,讓使用者們自由發起語音對談節目,參與節目的聽眾則可以透過文字留言進行互動。目的是讓 Podcast 體驗更容易更有趣,這也催生 Clubhouse 的出現。

以聲音為核心的社群服務

有人覺得 Clubhouse 有點類似過去的 RC語音,也有人說是「聲音版的 twitter」。但其實用最簡單的理解方式,這個 App 就是一個即時語音聊天室,你可以看到「房間」裡面有誰、在聊什麼。只要是你有興趣的主題、內容,你就能留下來收聽或發表想法。

不像其他社群平台已經充斥各種「高度編輯」的靜態內容,Clubhouse 希望以「聲音」為核心,鼓勵甚至是創造人與人之間更直接的社群交流。透過這種全新的體驗,為線上社群帶來新文化。

由於用戶只能透過創建房間,以「聲音」和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因此 Clubhouse 在 UI/UX 上盡可能的精簡,在視覺上簡化許多不必要的按鈕或互動機制,相信對多數人來說只需要短短幾分鐘,馬上就會知道該如何使用。

功能使用這邊就不贅述了,可以參考這篇 《Clubhouse 使用介紹》

那些 Clubhouse 爆紅和成功的關鍵點

// 邀請制 _ 創造神秘感與尊榮感

雖然「邀請制」是 App 在剛推出時常見的測試手法,不過 Clubhouse 希望營造出「使用者受邀加入俱樂部」的情境,採取邀請制和連坐法並行的制度。

當你邀請用戶進到 Clubhouse 時,也就意味著你為他的人格和行為背書,因此當受你邀請的用戶違反平台的使用規範時,除了違反者會遭到處罰,那邀請他進來的人也會遭到牽連。

這種作法能讓用戶在發出「邀請碼」時更加謹慎,不僅能確保大多數用戶都會按照規則走,也為 Clubhouse 營造出神秘感與尊榮感。

// 名人效應 _ 創造社群含金量

App 最早先從創辦人身邊的朋友們開始擴散,從新創圈開始漸漸地跨足創投、商業、演藝等圈子。讓 App 推出不久就已經眾星雲集,像是特斯拉創辦人 Elon Musk、喜劇演員 Kevin Hart和脫口秀主持人 Oprah等人。

擴散到亞洲區之後,有不少日本的 AV女優 也大量進到 Clubhouse ,為大家揭開過去較為神秘的 AV產業,也是成為吸引大量群眾的重要事件之一。而台灣則是先從 KOL 開始逐漸擴散到演藝圈,像是台灣迷因、百靈果、炎亞倫、唐綺陽等人,也都是 Clubhouse 上話題性十足的人物。

當 Clubhouse 成為俱樂部,名人們在平台上互動的「日常」,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已經可以滿足對名人的窺探慾。若是能在對談過程中舉手發言,就能和名人獲得更近距離的接觸,也是目前在其他社群平台難以獲得的體驗。

在台版 Clubhouse「FAM」推出之後, 更能感受到「名人效應」的影響力。即使「FAM」是由麻吉大哥黃立成的團隊所推出,更打著 Clubhouse 的痛點 開放給 Andriod 和 iOS 用戶使用。

但短時間內推出功能幾乎百分之百相似的產品時,無論是對使用者,或是那些已經在 Clubhouse 建立起人脈和影響力的 KOL 來說,根本沒有足夠的理由和誘因轉移到新平台。也讓 FAM 推出之後,一直鮮少出現像 Clubhouse 那樣的火熱的房間。

常見的 Clubhouse 應用

從 Clubhouse 開始爆紅至今,大多數直覺可以想到的玩法,目前都已經被大家嘗試過了,而這些玩法和應用可以簡單分成以下四類:

「議題討論房」可以說是最大宗、最普遍的房間類型,過去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大大,選定特定主題進行對談講座型的分享。也有人會在標題註明想要討論的內容,並廣邀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加入討論。

以台灣的「休閒娛樂房」來說,最早是由台灣迷因和韓璟為首的「角色聲音模仿」開始。 從韓國瑜、習近平等政治人物的模仿,一直到邀請聽眾參與各種卡通動漫角色的聲音模仿。在當時廣受到大眾的喜愛和好評,往往一開房間就會瞬間達到人數上限。

後來也有其他人開了宮廷劇、哈利波特等聲音模仿房。而這種形式也在日本也有短暫的熱潮,通常都會在標題掛上「声真似」,而房間內的 Speaker 同樣會將頭像換為模仿的角色。

左一:日本以哈利波特為主題的聲音模仿房|左二:議題討論房的範例|右二:東京再度宣佈緊急事態時,日本福岡市市長和他的幕僚,馬上就開一個應對決策的討論房。|右一:由於房間的排序是依照在房間的時常決定,因此只需要運用簡單的替換頭像,就能玩出這種有趣的形式。

行銷人的 dos and don’t

從 Clubhouse 推出至今,經歷了爆紅、山寨產品出現,以及熱潮逐漸衰退。身為品牌或是行銷廣告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dos and don’t 呢。

// 要持續關注新資訊,但不要只是在外面看

身為行銷人,當一個新興的社群出現時,你不一定第一時間就都會知道。但你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的時候,就實際進到社群中體驗,在過程中擁有第一線的操作體驗和文化觀察。

不然你在外面看半天,永遠都是「聽別人說」的時候,很多有趣的機會也都被別人先做走了,也就只能繼續「聽別人說」他的案例分享。

// 搶快很重要,但不要一股腦的把品牌投入

另外一個常見的盲點,是在新社群平台或工具推出時,在妥善的評估和觀察前,馬上就急著把品牌和行銷重心移轉過去。

的確搶快很重要,但應該要先退一步思考品牌現階段要的是什麼。可以先從盤點所有和消費者的接觸點,以及各個溝通渠道扮演的角色。再進一步分析新的社群平台,是否能補齊現有的不足。

最近在 Clubhouse 之後,又出現新的爆紅 App 「Dispo」,同樣正在測試階段,同樣採用邀請制。不過這次有了 Clubhouse 的經驗,以及上面 dos and don’t 的小提點,相信這次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除了在 Medium 追蹤我們。
也歡迎加入 Facebook 社團「集知會所」,一起交流討論創意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