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新設合併」是真平等還是大吃小?

Teddy Hsiao
雨太大雜談
Published in
Sep 19, 2019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案,昨天雙雙在各自的校務會議過關,未來將合併新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近年來興起的大學合併,依照教育部的原則分為「存續合併」及「新設合併」,前者即所謂大吃小,如清大併竹教大,自然會以併人家的大學為校本部,被併的為分部校區。新設合併就教育部的觀點則是兩校都消滅,產生出一所新大學。

新設合併通常是因為合併的兩方(或三方)規模相差不大,或強勢程度、名氣差不多,因此採用比較對等的方式協商合併,通常需要雙方拿出比較大的誠意,進行比較久的協商,且最終的校名會是雙方皆可接受,又不會偏向任何一方的。

學生人數因教育部的生師比規定,與教職人數成正比,而教師分布又與校務會議代表人數成比例關係。是故學生人數的規模,與併校後能在校務會議掌握多少比例的票數息息相關。

陽明與交大雖然規模相差甚遠(4000餘人、14000餘人),依人數來看,理應大併小(學生規模的比例差距甚至比當初竹教大/清大還大)。同時,如果比較校史悠久、整體名氣及國際排名等條件,交大也佔優。但陽明為國內醫學院校第二把交椅,大學排名及論文能量均優,又在台北市坐擁近50公頃的校區,談合校的資本雄厚。

就本次兩校通過的合校計畫書來看,交大不僅接受校名兩者並列,校本部、校徽暫不討論(但這兩者其實都是隱藏的地雷),還接受校長遴選委員兩校推派一樣的人數,具體承諾陽明新建大樓(雖然經費還要另案申請),甚至無視教師代表與教師人數成正比的普遍觀念,接受第一屆校務會議由兩校各佔一半的名額。讓我不禁好奇:過去其他新設合併的學校,當初談的條件應該是相對平等的,但最後運作起來究竟是否會有所偏失?

近代(2000年以後)成功新設合併的大學,相關文章皆會以嘉義大學為最早且最成功的例子。但其實同年的例子還有三軍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國防管理學院跟國防醫學院整併成「國防大學」。但整併後校本部、校徽均維持在三軍大學,整併19年來校長也均由三軍大學系統的上將出任。因此實質上是配合國家政策,把大家都併入三軍大學,同時改個名字。(又,國防醫在數年後再度配合國策而獨立)

國防大學併校沿革

只要探究整併的議題就會發現:分析嘉義技術學院(前身嘉義農專)、嘉義師範學院整併成「國立嘉義大學」的文章不勝枚舉。當時前者約有6600人,而後者僅有1700人,當時的技術學院是80年老校,有極大面積且在市區的主校區,而師範學院的主校區反而位於縣區,兩者可說是十分不對等。但在「合併升格大學」、「專案補助」的勸誘,及教育部的強力主導下,兩校的合併依舊水到渠成。教育部不僅派次長兼任嘉大的籌備處主任,這位次長後來還成為首任校長。

嘉義大學併校沿革

但併校之後的校內勢力差距仍然十分明顯,不僅校本部設在蘭潭校區,首任校長卸任後,14年來的校長均由農工相關(原技術學院體系)的教授出任。

兩校合併後的校徽可見:師範特色、「振聾發聵」的鐘被保留,農專特色的稻穗、秧苗則只剩稻田的遠景。

嘉大之後,高教界沉寂數年等到的是國立體育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合併成「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但一年後即宣告失敗的案例,主因是配套沒有商量好就匆促合併,竟出現兩校各設一分校校長,獨立運作、各自為政的模式(當然也與2008政黨輪替後教育部方向改變有關)。另這也是陽明交大之前,近年來唯一的跨都市圈合併案,陽明交大要小心不要步上「有併等於沒併」的後塵。

2013年,唯一有辦大專院校的地方政府—台北市政府力推市立體院、市立教大合併,當時兩者各有2300人、4800人。北體原也是上述國臺體大合併案的參與者,但市議會不同意。市北教最早可追溯至1895年,可說是台灣最早的大專院校之一。兩者合併成全國唯一的市立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後,雖然網站將兩校區並列,並且無明定校本部,但校長室,各處室的總部都位於博愛校區,市立教大果然勢力較大。校徽部分則是重新設計。

北市大合併後的校長是原體委會主委戴遐齡,擁市北教教職但也可以獲得北體的支持。比較特別的是:合併後博愛校區的理學院有體育學系,天母校區則有另外的獨立體育學院,不知未來會不會整併。

臺北市立大學合併沿革

2014年屏東商技與屏教大合併成「國立屏東大學」,兩校學生均為4000餘人,勢均力敵。合併後三個校區均在屏東市區,相距不遠,其選擇居中者為校本部。新校長則遴聘屏科大的校長轉任。就個人的觀點(猜測,並未實際訪調)可以算是相對平順、不偏倚的合併案。又,校徽部分直接採用新設計,結果發生抄襲健行科大未採用的校徽設計案,但屏大的處理是解聘設計教師,付權利金,還是繼續採用XDD。

國立屏東大學合併沿革

去年最新的新設合併案則是高應大、高第一、高海科大三校合併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案」。此案也創下多個第一,是第一個科大互併、第一個三校同時併、併校後校區最多、科大人數最多,同時學生人數也成為僅次台大的大專院校,這或許也成為促進台科大、雲科大、屏科大三校合併進程的因素。有趣的是,在工專升格技院、技院升格科大時,高應大跟高第一曾經互爭互卡「高雄科技大學」的名號,教育部後來指示一者冠以「應用科大」,另一則為「第一科大」,結果現在殊途同歸。

最初談合併的是高第一與高海科大,兩者均近8000人,高應大在後半加入時,學生數近12000人,順勢成為三校中較為強勢者。校長遴選也由高應大原校長勝出(這也是新設合併的首例)。由於有三原校五校區,高科大十分小心的未設校本部,並把學務教務、財務人事跟校長室分設不同校區,同時在五個校區都設綜合業務處。表面上並無偏倚,但原高應大部分仍佔主導地位。未來是否會改變(如次任校長出身何處,是否會遷移校長室設置)需要持續觀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併沿革

高科大的新校徽是採用原三校校徽的元素重新設計,其概念為「海洋、書本、陽光、北極星」,其中北極星、海洋採自高海科大(但原校徽反而無海洋元素),書本採自高應大及高第一,陽光採自高應大。整體觀之,高第一原本校徽的特色:高字樣(雖然看不出來)、翼型及書本,僅有書本以與原樣不同的形式呈現。

上右為高第一科大原校徽,下為高科大新校徽,設計理念由下而上為海洋、書本、陽光、北極星。

由上述例子可見,除了國防大學案國家說一不二,及國台體大失敗的案例外,其他的新設合併全部都在同一城市,並且在合併後直接以城市名取名,避免偏頗的爭議。全部的合併案都有包含技職或學院,且除了高科大合併案之外,都有配合教育部的師範(教育大學)轉型政策進行師範整併。陽明交大可以說是第一個大學併大學、第一個頂大合併、第一個跨城市合併、第一個初始對等合併、第一個原校名共存合併。又合併後預計會有9個校區,橫跨宜蘭、台北市、桃園、新竹縣市、台南,應該也是全國最多。(題外話,現交大北門校區、籌備中的桃園青埔校區、新竹六家校區、台南校區都在高鐵站旁,買地功力真的是十分厲害)

在兩校合併案順利過部、產章程、選校長、掛牌並且運作一年確保順利以前,還有一段路要走,尤其校長室駐紮何處?學生最多的地方還是首善之區,或是另闢蹊徑選在桃園青埔新校區? 交大與中國四所交大 「飲水思源,同行致遠」的校徽要不要改? 陽明校訓「仁心仁術」要不要放進新校訓裡? 這些都是關鍵又值得深思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