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回音

青鳥書店
青鳥書店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l 1, 2019

講題: 屏東學系列講座03:「《大武山的呼喚》與排灣族傳統音樂的運用 」
日期:2019/5/17
講者:連憲升、周明傑、謝水能、劉郁君及陳吉莧

位於南國青鳥書店的屏東學講座,第三場邀請了排灣族雙管鼻笛的國家重要藝術保存者謝水能、國立屏東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連憲升、民族音樂學者周明傑博士、小號演奏家劉郁君及現就讀音樂系的學生陳吉莧,共同為本講座演出。

大武山與聽眾的共鳴

周明傑博士首先拋擲出一個理念:現代的排灣族歌謠因為時代變遷,當歌詞創作已被今日社會貼上許多標籤。他期盼藉由此講座,使更多人理解傳統歌謠背後的意義。博士描述「大武山的呼喚」的意思為:小米梗拿去燒,竄出的煙裊裊升起,就跟閩南拿香一樣,煙指得是通往神的道路或神下來的道路,就是我們所謂的呼喚。

照片/南國青鳥提供

周明傑博士說起一些逗趣片段,曾有幾位小朋友一見鼻笛大師,便趣味地說:「鼻笛大師,你能吹蔡依林的歌嗎?」讓在座聽眾不禁捧腹大笑。博士補充說道:「聽鼻笛之前不要假設他能吹什麼。他就是他,他就是彎來彎去的旋律,也是一種美學的展現,而鼻笛他是用同一種骨幹去做編織的樂曲,美學概念與歌謠相似。」這番解說,加深了聽眾對鼻笛與傳統樂曲的了解。

大武山的呼喚美學

傳統音樂旋律是如此自然真實,像鳥立於枝條上的啾啾鳴叫與清澈的小溪聲,如何採集些優美的音樂呢?教授與講者們除了重視田野調查,更強調科學會抑制創造性,因此時常叮囑學生們別過度依賴五線譜,而是自然地記住旋律,才能表達出傳統音樂的真實樣貌;又或者在過程中創造不同的聲音,期許以非科學的方式呈現給聽眾。

國立屏東大學音樂系的系主任連憲升,提及作曲美學時說道:「本次的譜曲以傳統曲進行改編,而非純創作。當然,我也希望未來用上管弦樂和樂器的調配,這主要看作曲家想如何加工。」

關於創作中的難度,例如:音符要模擬雙管鼻笛的音律並不容易。接著,連憲升教授也提出關於美學「陌生化」,聽眾可能更不能接受傳統音樂,所以對於作曲的普及與否,取決於作曲者對觀眾的態度、沒有一定的答案。連憲升教授對於在場的聽眾進行交換概念。更強調藝術從手藝出發,鼻笛都是鼻笛大師自己製作的,也歡迎各位參觀鼻笛製作現場。

小提琴上的百步蛇圖騰

在講座結尾時來賓問答橋段,有位來賓分享道:「這次聽完鼻笛演奏,感動再度被燃起。原住民十六族有各種樂器,每項樂器的演奏聲線都是立體、有生命的音樂。另外在北部,音樂過於現代化,傳統音樂發揮的空間受到侷限。」說到這裡,不僅僅觸動了在座對傳統樂曲有興趣的聽眾,也響起了每位聽眾對於屏東這片土地的純粹聲音,感到十分難能可貴。

其他來賓接著分享:「聽到鼻笛聲響起,喚起了我兒時在部落的回憶,更想把小提琴刻上百步蛇圖騰,搭配我們部落的優美樂器聲,展現出重要的文化深度,可以見得像詩人那樣,如此以來就是歌劇了!臺灣南北差異巨大,要是能挑戰西洋樂器和民俗樂器融合,更加能展現出音樂的生命力。」最後,他大嘆一句:「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交織真是沒完沒了!這讓人充滿期待!」

最後,面對世代的變遷,除了專業人士盡全力保留傳統文化特色,2008年,排灣族口笛與鼻笛兩項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文化資產身分的原住民傳統藝術,於此同時,如果大眾在忙碌生活中能找到與自身不謀而合的傳統樂章,也透過傾聽最原始聲響,回歸大自然、回歸初心,且不斷傳承下去,我們的文化歷史將更具深度。

文字:周佳諭/攝影:周佳諭
南國青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