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帶追逐:神片值得遲來18年的掌聲

尼爾手動人類
非典型異男博物誌
5 min readJul 22, 2018
圖片來源: 鏡象電影 Mirror Stage Films

如果 2018 要選一部最喜歡的台灣電影,命帶追逐就是我的答案。我相信還是會有優秀的作品上映,包括本片導演蕭雅全的新作范保德,然而命帶追逐無論是內容或時代價值都太特別了。

撇開劇情,電影重新上映的故事就是很驚人的故事,正如預告片所自嘲的,18年後「又要上映」、「你一定沒看過」、侯孝賢說「這不會賣啦」等等,都在暗示本片當年的處境跟修復重生的意義。

無法定義帶來的嚴重低估

在本次宣傳之前,可能根本沒人聽過這部18年前的電影。而談到導演蕭雅全的作品,大家的印象應該都來自桂綸鎂主演的第36個故事

實際進戲院觀賞,你會在心中大呼:

哇靠,太酷了 18 年前的台灣居然有這樣的電影

電影中的剪接節奏掌握,以及精準富生活感的幽默,比今日許多仍在講歧視爛梗笑話的國片好上太多。本土味濃厚但又兼具潮感的調性,不落各種類型窠臼的劇情,撇開能看出年份的物件,不看宣傳可能會認為,這是由現在的年輕導演拍的復古片。

但也正因為這種領先時代的特質,讓2000年的市場無法將本片定義成觀眾熟悉的類型去做宣傳,就算拿下許多獎項,仍難逃被冷落的命運。

好片被低估並不是少見的事情,許多經典電影都曾因為太過前衛,上映時票房不佳但後續翻盤。例如靠 DVD 證明價值的 FIGHT CLUB,或是在科幻迷與影評的加持下,最終被拱上神壇的銀翼殺手

可惜的是,台灣沒有好萊鎢的行銷實力與資源,當年的觀眾可能也還無法接受這樣的口味。時光無法倒流,但如果當年這部片能被更多喜歡電影的年輕人看見,說不定台灣影壇今日會有不一樣的天空。

這是最好笑的自嘲,也是台灣影壇最悲哀的寫照

自然的對白與台式生活感的幽默

許多國片或台劇中的對白,總是讓人聽得尷尬癌發作。要不是「演的太用力」,就是「很明顯就是照著劇本棒讀」。

事實上這不只發生在國片,許多國外電影也有類似問題,端看演員自身或導演是否能注意到。

劇本上台詞會被一字一句列好,但現實中,我們常常跟他人搶話、打斷、無意義的重複,甚至在話題完結前跳出毫不相干的話題。

命帶追逐一片帶給我最大的驚艷,就是這種對話的自然感,是今日許多作品都還沒做到的。而我很幸運的買到導演 QA 場的票,導演也表示這是他作品中很重要的堅持:

演員必須非常有安全感,才能透過即興演出填補劇本與現實落差的空白,同時必須在洽當的時機講出關鍵台詞。

國外知名文本分析 YouTuber Nerdwriter 就曾做過一支影片,透過 NETFLIX 影劇邁耶維茨家的故事,解釋影劇中一段自然的對話應該如何發生。

電影如何講述平凡生活的切片

我常跟影迷朋友們開的玩笑,其中之一就是從故事發展與主角做的選擇,去猜是哪國電影。

如果主角戲劇性地超越自我,得到完整結局就是好萊鎢片;如果主角最終沒有解決任何事,只是改變了某種心境,繼續糾結的日常,就是歐洲片。近年來台灣的觀眾,由於少數片商的努力推廣,也越來越能接受後者的韻味。

如果粗略用這兩種類型去分電影,命帶追逐毫無疑問屬於後者。

無論砸再多的錢,用再多的特效,設定再大的故事觀,所有導演終將面對一種場面:一個空間,兩個主角,平凡的聊天

雖然命帶追逐的小場面,部份原因是預算限制而被迫為之,但仍不掩本片在處理這種日常橋段的優秀。

無論是取景的角度、背景的環境聲音、關鍵物件在背影中的持續作用、演員們對話時的小動作或是剪接的節奏,都讓這些日常顯得真實而不無聊。

也從這些細膩的基本功,能夠看出一位導演的實力。

今日的國片中,不乏大量運用流行手法特效,試圖抓住觀眾目光的橋段。然而過度的濫用,也容易讓電影觀眾審美疲乏。我非常喜歡以下影片的註解,透過分析名導大衛芬奇的電影:

別看一位導演做了甚麼,看看他不做甚麼

記得可以開中文字幕喔

最後,我很高興命帶追逐18年後能夠重新上映,也認為台灣電影史上應該要有他的位置。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他可能稱不上是大作,只是有趣的小品。

但就像我在談論 FLCL 時所說的,大膽的實驗精神, 不只讓作品具有時代意義,也充滿作為導演「原點」的魅力。

希望我的推薦能帶來一些影響,感謝社群時代,能夠讓這部片有機會重見天日,找到感興趣的影迷。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把握稀少的場次,進電影院感受 18 年前,這部片應得的認可與掌聲。

希望現在會賣了。

--

--

尼爾手動人類
非典型異男博物誌

我是尼爾,炸雞紅茶NETFLIX成癮者,現在的年輕人副業跟設計創意有關,正職是肥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