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遠端三個月後的感想

如題,由於我現在的工作可以全遠端上班也提供大家出國遠端的彈性,我到了時區更適合我上班的澳洲遠端了三個月。待在布里斯本兩個月及墨爾本一個月,我的心境其實轉變了蠻多;不管是對職涯的期待、自己的生活、還是澳洲的文化及人事物。

Mr. Owen of Australia Zoo

讓我用食住行、娛樂、職涯來分開講講我的感受吧!

就飲食而言,由於澳洲的移民佔三分之一,且居民蠻多元化的,因此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國家級文化的食物。一些我以前完全沒試過的哥倫比亞菜、丹麥甜甜圈、希臘拼盤等,這裡都有很多。

對於喜歡嘗試不同文化食物的人來說,這裡真的十分適合!而就亞洲菜而言,由於澳洲可以廚師技術移民,所以對我來說這邊吃到的亞洲菜十分道地!甚至我吃過人生最好吃的Pad Thai和綠咖哩竟然是在澳洲吃的。

超好吃的泰式料理 Pochana in Brisbane CBD

價錢而言的話,普遍的餐費大概介於15~20澳幣 (300 ~ 400台幣),雖然說比起台灣略貴不少,但我覺得品質、份量及選項而言,這個區間可以選擇的餐廳不輸給台灣。

如果是自己煮的話,超市其實都可以買到很划算的食材,基本上一餐不用花到台幣一百塊也可以煮得很豐盛。食材的話,一般超市就有Asian區,但還是有很多亞洲、異國超市可以買到當地的食材及調味,基本上只要你想得到的菜,都可以買到食材。

Aldi收據及亞洲超市

以租屋來說,澳洲普遍入門價格偏高,Brisbane的單人房基本上都是一週250~300澳 (5000~6000),但如果兩個人分也就不至於太負擔,基本上也只需要再加一週50澳。然而到了Melbourne這種房市危機更加嚴重的城市,就常常會看到租房是一個房間兩到三張單人床分開租,一張就200~250澳幣,還要跟陌生人一起同個房間。儘管往郊區就可以找到比較便宜的房子,但基本上澳洲大城市的房市危機蠻嚴重的,這也多虧了華人的炒房能力。

而房子基本上分為公寓和獨棟、有裝潢(家具)和沒裝潢。公寓大多因為有公共設備,所以比較貴,但基本上都有健身房,有些甚至有桑拿、泳池,我自己覺得這種得住起來很舒服,也不需要再花錢去外面找健身房。獨棟的話,基本上是一層樓到兩層樓,很多房間一起分享浴室、廚房。這類的比較會被其他人的生活習慣影響,但也因此更會認識其他人、變得熟識。

在Brisbane住的這間獨棟意外的大家感情很好,週末會一起開車出去玩,時常一起訂外送、看電影,可能是因為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大家很有交朋友的意願,因此很願意交流跟分享。是很難得的一段回憶。

交通算是我覺得澳洲比較貴的一環,跟美國很多大城市一樣,公車、火車都一次塊台幣一百塊。但澳洲蠻提倡搭乘大眾交通工作的,在Brisbane一週只要搭超過八次公車,接下來這週都會半價。而Melbourne則是平日最多10澳、假日最多6澳,只要到頂就不會再收費的機制。

但Brisbane因為鐵路很有限、公車班次很少 (大多半小時一班),路線也都只有郊區往市區的路線,因此沒有車真的挺不方便的;很多時候開車只要15分鐘的路程,搭大眾交通工具硬是會變成一個小時。這點在Melbourne這種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就比較沒有,因為有路上電車 (Tram),基本上每個路線都每十分鐘一班,交通就比較便利。

Flinder Station @ Melbourne

娛樂

我覺得澳洲很適合培養興趣,因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因為像Brisbane這種市區比較小的地方,基本上晚上就剩餐廳、酒吧、夜店。相較於很早關的百貨公司和咖啡廳等,反而是攀岩館、健身房、舞蹈教室等地方還開著,因此我覺得如果是在這裡上班,下班基本上除了跟朋友去餐館外,都是這些比較偏向嗜好類的活動。

假日的話,基本上河濱、公園都可以看到很多人野餐、聊天、慢跑等,喜歡古著的也可以找到特別的市集,手工藝來說也有假日市集。跟台灣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澳洲人的生活似乎普遍很單純,一間餐館、草皮就可以待上一整天,看他們也只是跟朋友聊天,但就是一待就很久。

澳洲的基本薪資高,因此儘管高物價的生活,一週工作25–30小時就可以負擔房租再存一點錢;所以我看到不少人真的就是把生活重心很大量的放在生活上,我每次去攀岩館看到的都是差不多那群人。

Urban Climb West End 攀岩館 & Riverlife Kayak @ Story Bridge

職涯

而基於上面提到的許多的感受,讓我重新思考職涯對我的人生的重要性;並不是說職涯對我不再那麼重要了,而是工作與生活的比例或許該做些調整。

過去的我其實花很大部分的時間在工作上,下班後其實也花了不少時間在上課及思考如何讓工作表現更好。但其實在去年底、今年初就做了一些調整,而也讓我覺得我反而工作表現更好了。而基於這個原因我更是去維持這個步調在生活,但我意識到我應該是真的為了自己而去思考我想要的生活模式是如何。

在澳洲的時候在讀這本書,裡面提到大多時期的人生都是失衡的,你很容易會一股腦地專注在一件事上,而對現在的我來說就像是想把重心從工作移到生活上;當然工作上還是會有追求,但我覺得這件事不代表必須一週80小時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30小時有30小時的做法。等到我覺得休息夠了,想切換回去再切換。

總結

總而言之,澳洲給我一種治安相對好、生活負擔相對小的歐美生活。大家普遍友善,隨口搭話都不會有太多的防備心很好交朋友;彷彿好像我只要有攀岩這個興趣就可以一直在攀岩館認識不一樣的人,當地也有很多不同的社交管道,像Meetup會長期有活動。

平日可以輕鬆上班、下班做菜或是去開發美食,週末可以單純地在公園放鬆或是去運動、旅遊,生活可以變得很愜意又煩惱不多,或許這些事都可以在台灣就做到,但找到一個自己更喜歡的天氣、文化,似乎讓我對之後的生活又多了不少期望和動力。

--

--

Marcus 張為淳
非典型的商院人心得

花了四年半從政大資管系畢業,大學被當了23學分GPA2.57的我正在努力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目前在日本擔任一名資料科學家,閒暇時在這邊分享我的故事和經歷。 Self-motivated Data Scientist. Sharing my story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