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大波蘭舞蹈

Kwen
音樂學音樂
Published in
5 min readFeb 7, 2019
Polonez pod gołym niebem (蒼穹下的波蘭舞曲) — Korneli Szlegel (1819–1870)

舞蹈在波蘭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其節奏更是對該國作曲家的音樂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在說到波蘭音樂時,一定得先了解其舞蹈特色。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認識自十九世紀開始便出現的「五大波蘭舞蹈」(5 tańców narodowych)。

波蘭舞曲 (polonez)

波蘭舞曲又可以音譯成「波羅奈斯」,其名稱是借用自法文的形容詞「波蘭的」(polonaise),而在十九世紀前的波蘭,波蘭舞曲有著許多不同的名稱,有時也被稱作「波蘭的舞曲」(taniec polski),因此說它是最能代表波蘭的舞蹈也不為過。

波蘭舞曲與其他四種舞蹈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來自鄉間的「民俗舞蹈」,而是來自宮廷的「貴族舞蹈」,因此與其他同樣有著宮廷氣質的舞蹈一樣,有著優雅的舞步、特殊的服裝以及繁複的手勢。波蘭舞曲是一種列隊伍 (taniec korowodowy),舞者像是排隊一樣形成一列,而其舞步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看起來並不像是在跳舞,而是在走路,這更帶給波蘭舞曲莊嚴的氣質(見下方的影片)。

波蘭舞曲的音樂是三拍子,速度偏慢,其特色節奏以及終止式節奏如下:

波蘭舞曲特色節奏與終止式節奏

波蘭舞曲在整個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初風靡全歐洲,常常當作舞會的開場,可以說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舞蹈,甚至勝過小步舞曲,因此在這段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波蘭舞曲音樂創作,而蕭邦則是其發展的巔峰,後來波蘭舞曲開始式微,其地位逐漸被馬祖卡舞曲取代。但因為波蘭舞曲的象徵性意義重大,一直到現在,波蘭人在高三時的畢業舞會上一定會跳波蘭舞曲當作開場:

波蘭畢業舞會用波蘭舞曲當作開場

三種馬祖卡 (mazurek)

馬祖卡其實不是一種舞蹈,而是三種不同舞蹈的統稱,速度由慢至快可以區分成:

  • 庫亞維亞克 (kujawiak),通常有著哀傷、抒情的特質;
  • 馬祖爾 (mazur),性格較為活潑;
  • 歐貝列克 (oberek),快速旋轉,熱情的舞蹈。

馬祖卡是三拍子的舞蹈,其音樂特色在於節奏重拍的錯移。我們熟悉的華爾滋重拍是在第一拍(恰恰、恰恰),但是馬祖卡的重拍往往不在第一拍,而是在第二或第三拍(澎恰、澎恰),這樣重拍的錯置可能與波蘭文的特質有關,加上其神秘的自由速度,有時會讓不熟悉馬祖卡的人對其節奏感到困惑,蕭邦就曾因為有人說馬祖卡是四拍而不是三拍而大發脾氣!

與波蘭舞曲不同,馬祖卡舞曲是真正的鄉間舞蹈,因此在十九世紀強調民俗與鄉間文化的民族主義中脫穎而出,漸漸取代波蘭舞曲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舞蹈,而因為蕭邦的關係,十九世紀下半葉在歐洲各國也出現許多馬祖卡音樂創作,成為波蘭音樂的新代表,而許多波蘭傳統歌謠也都有著馬祖卡的特質,而波蘭國歌本身也就是一首馬祖卡!另外像是在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中被改編成爵士風格的波蘭歌曲〈山谷〉也有著非常鮮明的馬祖卡特質。
(延伸閱讀:《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波蘭民謠關於波蘭國歌的大小事

真正的馬祖卡舞步據說已經失傳,然而現在有人根據史料來試圖重建其舞蹈。馬祖卡的基本舞步是兩人原地旋轉,加上踏腳或是圍成大圈圈等不同的變化。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像是 Mazowsze 等波蘭舞蹈團中所看到的馬祖卡風格舞蹈,往往是經由編舞師設計過的舞步,並不一定是其真正的傳統樣貌(儘管可能有參考其舞步特色)。下方的影片是經過重建後的歐貝列克舞步教學與示範。

歐貝列克舞步教學與示範

克拉科維亞克 (krakowiak)

該舞蹈的名稱來自於其發源地克拉科夫 (Kraków),與其他四種舞蹈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是兩拍的舞蹈,但是和馬祖卡一樣有著重拍錯置的特色(在第一拍的後半拍)。

五大波蘭舞蹈中,克拉科維亞克是最晚被加入的,雖然它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才漸漸真正受到重視與歡迎,但是在十九世紀初蕭邦就已經為它譜寫了音樂創作:

蕭邦《克拉科維亞克》作品 14

這些波蘭舞蹈的意義不只侷限在藝術領域,而是對整個波蘭文化與政治有著重大的影響,「五大波蘭舞蹈」的概念形成於十九世紀,此時波蘭因為被周圍三列強瓜分(普魯士、俄羅斯與奧地利)而喪失國土,其文化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些舞蹈便成為波蘭的象徵之一,並出現在舞會、沙龍、舞蹈課本、文學作品、歌劇作品與音樂作品中,幫助維繫與傳承波蘭傳統與歷史,因此儘管在1918年波蘭復國之後這些功能就漸漸消失,五大舞蹈卻仍是波蘭文化與生活不可分的一部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