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學生的亮點

須正宇
須in故事
Published in
8 min readNov 17, 2019

談到學生的亮點,你會想到什麼呢?

課堂的開始,Joe向大家拋出了這個問題,並且說大家想到什麼都可以寫,越多越好,最好可以10個以上。

我寫下了許多──活潑、謹慎、專注這些大家常會寫到的我有寫,而在大家寫完後在教室內走動互相交流時,多數與我互相分享的人會好奇的都是其中比較少見的一個,「挑戰權威」。

會將「挑戰權威」視為學生的一個亮點,其實與我自己的經歷與觀察有關,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挑戰權威要付出的代價其實是相當大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越大的學生他放棄挑戰權威並非真心服氣,而是他覺得比起起身挑戰,忍一忍服從的代價還相對較小。因此對我來說只要學生敢「挑戰權威」,意味的是這個他心目中還有想要守護的價值並願意為此挺身而出,這是十分亮眼的。

什麼是亮點?

在初步的分享後,Joe請大家回到自己的組別中,提供給大家Frayer model的表格,希望每組可以根據剛才的分享以及小組內的討論,分別寫下「亮點」的定義、特徵、例子和非例子。

其中「非例子」是一個大家比較陌生的詞,Joe特別強調,「非例子」並不是「反例」,而是「不相干」或「與定義有出入」的例子。比方今天大家要舉關於「顏色」的例子,「黑色」、「白色」、「紅色」都是例子,但倘若有人提出了「狗」,則就屬於一個「非例子」。

Example that is irrelevant to a rule or a definition already shown, used for a clearer explanation.
Meg Thomas’ Frayer model template

要定義亮點,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與眾不同」,即便有某些特質在世俗觀點下會是相對搶眼的,活潑、開朗、愛表達這些都是,但在一群吵鬧的人當中總有一個人特別冷靜,此時冷靜難道不也是一個亮點嗎?儘管它是一個相對內斂的特質。

從與眾不同出發,我們寫出了「因為與眾不同而會被看見的個人特質」作為定義,然而Joe在路過時問了我們一個問題:

亮點只是個人特質,還是其實有好壞之分呢?

幾經討論後,想想確實會用「亮」點來形容,似乎所指涉的通常會是一個正向的特質(而後我們再改為更廣泛的「特色」),否則若是負向的,大家通常稱其為「汙點」,也因此我們調整了我們的定義為「因為與眾不同而會被看見的個人正向特色」,根據定義,從大家前面所寫的學生亮點當中歸納出「個性」、「行為」、「天份」、「價值觀」及「能力」五個類別,並且各舉了一個例子作為代表。

在非例子的討論中大家陷入了膠著,由於在前面定義亮點的過程中發現似乎是亮點的反義詞「汙點」,我們深知在這邊所應寫下的不太應該會是負面的內容,但在討論之中慢慢理出了一條脈絡:

亮點就一定永遠都會是亮點嗎?

例如在「能力」的亮點中,我們有組員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食量很大」,她認為這反應了某種程度的負責,為自己的那份食物負責,也為自己的營養補充負責,然而如果食量大到失控呢?又或者,在「價值觀」的亮點中,我們舉的例子是「重視公平正義」,但如果過度重視公平正義到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劇烈反應,到頭來反而造成更多傷害,那這還能稱作是亮點嗎?

大家沒有篤定的答案,但同意一旦「超過了」,原先是正向的特色可能因此不再正向,然而Joe在這個階段的最後反問:

作為老師,有沒有可能讓這些無法稱作亮點的個人特色在某些情境下成為學生的亮點呢?

怎麼找亮點?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是受過師培訓練的人通常能夠切入的一個角度,然而理解理論是一回事,可我們真的了解它能夠如何使用嗎?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

先了解自己,才能同理學生,而我們了解自己的這個過程,實際上也能讓學生自己走過一遍。或許有人曾做過也知道自己偏向那一種,但在這次的練習當中,Joe更具體地要求我們要盡可能舉出我們在每個面向「實際展現的樣貌」以及「這些如何在過去幫助我們學習」。

我嘗試在每個面向試著寫出了自己曾接受過的稱讚(姑且可以當作是亮點吧,但作為臭宅實在沒有任何印象我有任何的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並提出了「話很多」(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的部份)和「整理控」(visual intelligence)這兩個特質,如何在過去透過許多的討論和圖表整理幫助我更有效率地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幾乎在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算是善於反省及後設思考的,但想想要不是大家有這個部分,根本就應該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沒什麼好精進的,那麼根本就不會出現在這個課堂當中,想想確實是還滿合理的。

找到了亮點,然後呢?

練習在尋找自己的亮點中發現學生的亮點只是個引子,多元智能大家並不是不熟悉,而課堂教學/班級經營(兩者是不可能分開的)中要同時注意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及準備度也不是都不是第一次聽見。

然而Joe希望大家思考的是,為什麼明明知道這些,可是似乎在談到「差異化教學」的時候,目光好像就又只聚焦在準備度(程度高低)上了呢?

在他提供給大家看的影片中,我們看見了在一個確實落實到差異化教學的教室當中,「依據不同學生程度給予不同學習內容」僅僅只是冰山一角,那位老師在他的課堂中同時規劃了不同的學習場域,有著重視覺與聽覺的電腦操作區、有著重實際操作的手作區,還有著重討論與互動的教師區,學生握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習模式。

我很喜歡在討論過程中一位夥伴所提的:

有選擇才有負責

透過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其實會更意識到自己已經被賦予了選擇的權利,因此應該要付出相對應的責任。

然而「選擇」並非代表學生就永遠只要在自己的舒適圈學習即可,透過教師精心設計的「輪轉」機制,又或是課堂活動與節奏切換的安排,每個人確實都有機會在自己擅長的學習場域中發揮,卻也不會因此失去了探索或踏出舒適圈的機會。

讓亮點真正顯現

看別人完善規劃的差異化課堂是一種享受,可有實際教學經驗的人,應該都深知要規劃一個同時能夠顧及學生學習風格、興趣及準備度差異的課堂該多麼困難。

但雖然困難,卻非無法達成的,這堂課進行到這個階段,我相信Joe希望我們可以體會的一件事情是:

規劃完善的差異化課堂,來自學生亮點的累積

每個老師或多或少都有基本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能力,但能否在這個過程當中盡可能地去發現每個學生不同的亮點,並搭建一個又一個讓這些亮點能夠閃耀的舞台,便是真正落實差異化的開始。

圖片來源:alexbuehler.com

課堂最後的活動當中,Joe要大家盡可能地寫出:

哪些看見/表揚學生亮點的方法或方式是有效的?

在大家各自寫出後,要將兩組組員近十人所寫下的份量進行歸納、分類,再輪流去看各大組所歸納的類別為何。

很有趣的事情是,每組在分類時幾乎都將「看見」與「表揚」分開,例如「日常觀察」或「教學場域的安排與設計」是看見的方式;而「語言表揚」或「物質獎勵」則是表揚的方式。

然而,我們這組在寫到「給予舞台」的時候卻發現這是一件能夠在過程中看見學生亮點的方式,卻同時也是讓學生展現自己亮點而得到肯定的作法,我們突然回過頭意識到,或許這兩件事本來就不必然彼此獨立,而這或許也是Joe在問題設計時並沒有將其拆成兩個問題的理由。

Joe的說法是,所謂舞台其實就是一種多元評量,透過不同形式的評量,我們可以看見學生在不同任務中的展現,也同時每個學生們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場域中得到發揮而獲得內在或外在的酬賞。

我想起偉瑩老師時常會告訴大家的

「學會」本身就是最大的獎勵

赫然對於所謂「課程、評量、班級經營都是一體而分不開的」這件事情有了多一些的體會,而Joe從「亮點」出發,讓我們透過這趟學習的過程去慢慢體悟這件事情並思考更多實踐的可能。

我在想,如果亮點的定義是「因為與眾不同而會被看見的個人正向特色」,也許不必然要與眾不同,不必然要能夠被看見,甚至不必然要全然正向,好的課程或評量或班級經營能夠讓學生看見「自己」足矣,亮不亮或許其次,只要他們能夠更透徹地看見,更舒服地接納,不特別也無妨。

--

--

須正宇
須in故事

文字控,育有二貓胡椒與大蒜,從農化叛逃到心理的過敏厭世生物,信仰誠實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