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學上的美相遇(一)美感經驗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14, 2020

前言

歷經了四年設計訓練,發現自己的美感真的是進步緩慢,常常很多時候的心理狀態是我覺得做的不好,但是我不知道哪裡不好、如何改善,所以我就在想我是否可以用一些已有的科學方法,去輔助我判別「美」,因此跟了研究神經科學的專家_黃碧群老師,也有了這一系列(直接殺去心理系評圖拉~跟你拼ㄌ)

重要始祖-費希納

(取自網路)

gustav theodor fechner(古斯塔夫·費希納):心理物理學家、實驗美學家。他發現「心理感覺與物理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把心理學從哲學抽出帶入科學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位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美學的人,創作「Elements of psychophysics」

那究竟要怎麼使美感經驗可以被測量呢?題目很重要必須是「可量化的、偏好程度」,比較好施測。測量結果發現人們喜歡藍色、對稱、黃金比例、有曲線的,但是全部加在一起的東西就會世人最喜歡的嗎?這可不是,因此漸漸形成完形心理學的論述。

完形心理學

心理現象是最基本的特徵是在意識經驗中所展現的結構性或是整體性,重視張力跟動態感,像是著名的muller-lyer illusion,如下圖,你覺得哪條線比較長呢?就是一個經典心理張力的例子,認為美感經驗決定於aroudal(激發程度)、tension(張力/緊張感)。

(取自網路)

利用變形的大衛雕像,判斷美感、身材比例,來看黃金比例,運用減法原理把你覺得好看跟不好看腦部活化的區域來看腦區的功能。

輔助ㄉ科學工具

核磁共振MRI_看灰質白質恢復狀態來成像。

腦波儀EEG_看腦中的電流來辨別腦中的變化,像是測量方法不同看的東西也不同,像是動作誘發電位ERP,腦波儀也可以測試這個人是不是真的瞎掉了,如下案例。

腦磁波MEG_測量腦中電磁波變化,但是由於自然界就會有地磁的影響,所以測量需要在訂製的房間,超級貴、目前全台只有三台。

情緒英文字詞解釋

knowledge emotion:跟後設認知有關。

beauty:跟好不好看有差別,帶有認知、情緒。

pretty:跟beauty不同,少牽扯到情緒,利用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對稱性的東西?因為對稱性,腦中的處理量減少一半,能夠更有效率。

awe:跟sublime feelings 的情緒反應相似。

chill:起雞皮疙瘩的情緒感受,常用在音樂,以測量激電反應、呼吸為主。

negative emotion:以心理界比較少探討,但是當代藝術常用此操作手法。

schachter-signer(兩因情緒理論):有三個比較著名的實驗。

  1. 注射腎上腺素(告知/未告知
  2. 經典的吊橋實驗
  3. 照片實驗(給他們看人的照片,同時配上不是自己的心跳聲,判別美醜)

情緒

人對藝術作品的情緒反應,仰賴對事件的熟悉性、簡易度。

可以用性格的開放性(五大性格因素之一)、專家/新手(專家著重抽象概念、特定探索),來預測民眾對藝術品的喜好度,所以通常在做神經美感的實驗時候會根據上面條件來篩選。(花錢不想打水漂ㄉ話

環境

做實驗通常都會在實驗室觀看藝術品進行,但是正常我們在接觸藝術品的時候都是在博物館、美術館,所以現在有一個方法是帶智慧手錶,定時問你的心理狀態。

體驗藝術(sensation_knowledge_emotion)

在哲學

仿真取向:藝術是我們看見世界的一個窗

表現取向:在二維空間表現三維

形式取向:融入感官經驗,因為當時已有相機發明

概念取向:藝術呀的角色是概念理論家

在心理

心理物理學

完形心理學

情緒涉入

認知科學

神經科學

美感經驗架構

(黃老師教學翻拍)

現在其實神經美學研究在心理研究方面蠻夯的,每年歐洲重要的心理會議都會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詳情:https://vsac2019.org https://vsac2020.org

(黃老師教學翻拍)

另外一個學者的研究架構,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拉wwwww

此系列的參考書目

  1. Bacci, F. & Melcher, D. (2013). Art and the Sen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Huston, P., Nadal, M., Mora, F., Agnati, L. F., & Cela-Conde, C. J. (2015). Art, Aesthetics,and the Br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永續設計者,一路走來,發現心態已經走很遠的一段路程,從我寫的文章或許可以發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