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學上的美相遇(八)吃飯配音樂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Published in
Dec 12, 2020
取自網路

在餐廳我們常聽見一些重節奏的配樂,讓我們不知不覺吃得變快也增加商家的翻桌率,一不小心就落入商人的陷阱。聽覺除了影響選購食物的品項,也決定我們花多少時間買這個食物以及會吃多少、吃多快。本章節介紹影響我們在飲食各階段,變化產生的心理影響,進而引發藝術家的創作。

選擇食物

(視覺)

  1. 更動裝潢可以影響選購
  2. 把義大利麵英式名稱改成義式名稱,人們購買義大利麵的幅度就上升(認為這個最正統)

(聽覺)

1.買酒的時候,播法國歌、法國酒賣得好,播德國歌、德國酒賣得好(無意狀態)

2.播放經典音樂(非流行曲),可以讓人想買昂貴品

3.撥慢歌走得慢,買更多,因為不會錯過想要的商品

食物包裝

食物搭配對的名字與酒會讓我們更愉悅,其中研究發現食物比較尖銳的傾向叫kiki、食物比較圓的傾向叫pupu。

飲食中

1.播放大聲音樂會正相關影響青年的飲酒行為(gueguen,2008)

2.播快歌吃得比較快

3.播放高頻聲音,人們會覺得洋芋片比較新鮮、脆(zampini and spende,2005)

嗅覺引發味覺

那究竟嗅覺引發味覺是我們生理上真的有連結,還是大腦再讓我們以為有感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常聞到香草味就感覺嘴巴是甜的,那這個是文章的隱喻還是事實上感官的結果?現今研究並無詳細的指明,但是我們可以推測這是每個不同文化飲食行為的累積,像是小時候常吃香草味的小美冰淇淋就會慢慢連結到味覺的甜味。

探討食物有關的藝術

1.吸管模擬各種東西的感覺(觸覺與聲音提示)

2.duchamp chocolate grinder

取自網路

3.piero manzoni’s 1960 performance

取自網路

4.Andy Warhol’s packaged food

取自網路

5.Mario Merz’s spiral tables with fruit

取自網路

6.Claes Oldenburg’s fictional giant food items

取自網路

建議

像是分子料理等科技介入飲食,從烹調手法、外觀、甚至是氛圍,廚師的工作,不僅於限於視覺與味覺的處理,同時也需要設計在飲食過程中每一個動作,因為根據目前的研究,就連食物發出的聲響,也是決定食物好吃的關鍵要素,甚至有研究做過食用海鮮並同時放那個海鮮的海域音樂,會讓人感覺到好吃,因此我認為在未來的料理工作者也會兼顧音樂家、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等的功能,創造出了味蕾以外,腦的高度興奮感!

我想看更多其他項目…….

如果妳有從中獲得一點什麼,歡迎拍手、追蹤,在下方留言與我交流,寫完學校作業就會隨機更新內容=v=

--

--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永續設計者,一路走來,發現心態已經走很遠的一段路程,從我寫的文章或許可以發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