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學上的美相遇(六)追隨你的目光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Published in
Oct 27, 2020
取自網路

喜歡藝術品不代表眼睛會一直盯著看?眼睛軌跡可以反應心裡在想什麼?眼動這樣技術的發展,其實相較晚很多,現在大部分商業運動都是在看眼睛熱區,調整閱讀順序,增加購買率等等,還沒有利用非常透徹,代表未來的研究發展性很高。

眼動歷史的描述

很久以前人們就有在藝術的論述中談到關於眼睛軌跡的描述,像是下列兩個人所提到的問題。

圓形的拱門、有錐的拱門,哪個看起來比較舒服?(Filarete)

文藝復興時期前期與後期的差別,在於眼睛放鬆的程度。(Heinrich)

取自網路

真正的眼動研究到了1930年才開始,Guy T buswell發明第一台眼動儀,在那個沒有電腦的年代,人工分析一秒三十張的巨量資訊(想想都很驚人)。

眼動的近況

目前做眼動儀做得有聲有色就兩家,我個人是只有用過老師集資tobii的簡單版,使用心得就是還是離生活應用還有段距離。

  1. tobii

2.SMI

為什麽選眼動?

眼動其實在研究中是相較穩定的狀態,他有即時性(real time)、多功能性(versatility),並且分兩種方式運動:小波動(fixation)、大掃動(saccades),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態?因為眼睛能夠處理高解析度的區域(Fovea)非常小,所以需要不停的掃動。

取自網路

我們在觀看的時候,也會根據用途不同,眼睛停留的時間有所差異。

閱讀:140~200毫秒

分析內容:320毫秒

說關於畫的想法:40~50毫秒

視覺焦點(visual attention)

視覺系統其實就是資訊的選擇系統,那我們的焦點是怎麼選擇?視覺又是怎樣排序的?

  1. 眼睛只會聚焦在某個特定的點(winner-takes all)
  2. 抑制返回(inhibition of return,IOR),分成兩種

內癮:心中的目標、信念,例如喜歡某個偶像,所以會盯著他的海報。

外癮:外在周圍環境產生刺激,例如聽到聲響回頭。

內癮、外癮注意力的時間是錯開的,眼睛只會在同個路徑上晃動( scan path),有趣的是腦袋波動的使用的地方也不一樣(local visual attention與gobal visual attention的差別)。

觀看藝術品

於是就有群科學家對人的在觀看藝術品時的狀態,發現看畫的時候其實是很隨意的動(buswell,1935),並且發現我們在觀看時候會產生循環模式(cyclical patterns ),也就是眼睛看久了會重複性掃描同個地方,但是畫作內容的了解程度或是知識掌握會影響順序(yards,1967),

觀者的眼動變化

專家與非專家的眼動差異

藝術家在看熟悉的作品,藝術家fixation的時間較長,saccades較短但距離較遠,非專家反之,因為非專家需要了解畫作的結構以及想要表達的內容 ,持續至少30秒。

文化背景的影響

科學家找了澳洲人與日本人看同樣一幅畫,發現日本比較專注在上下移動,而澳洲人則是左右移動,推論日本文字的系統是直行書寫,所以才有此狀況。

在看畫前提問

給觀者不同的問題,如判斷年齡、記住位置等,會影響觀者的看畫方式,例如要觀者判斷年齡就會關注在臉部上。

同時看畫並且談論作品

不會專注看細節的地方。

結論

眼動可以運用在藝術教育上的呈現,以往都是看作品完成的結果,那如果是在創作的過程是否有不一樣? 這也是科學家值得探討的問題,那對於看東西的長短跟喜好其實沒有什麼相關的研究,雖然目前市面上的各種眼動裝置都以看的長短做喜好判斷,但是這裡研究指出在不熟悉的訊息中又會看得比較久,因此就目前來說喜好跟眼動之間確切的關聯,科學中還在挖掘中。

參考

如果有興趣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政大心理系的入門

如果妳有從中獲得一點什麼,歡迎拍手、追蹤,在下方留言與我交流,每週二更新內容。

--

--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永續設計者,一路走來,發現心態已經走很遠的一段路程,從我寫的文章或許可以發現一點。